“幸运”的大学往往名声响亮,生源优质,还有源源不断的外界资源。相比起来,不幸的大学就显得比较凄惨。 在河南,也有一所大学格外地惨,它经历过战争、变革,从名师汇集到四分五裂,从一代名校到泯然众人。 河南大学,在过去也有高光时刻 / 视觉中国
1912年,一位名为林伯襄的教育家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建立起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大学[2]。 当时全国有三大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其他两所分别是清华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天的清华大学);上海南洋公学(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3][4]。 所以,可以说彼时的河南大学是能和清华比肩的全国顶尖高校。 那个时期,河南大学称得上是名师辈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家冯友兰等学者都曾在这里执教[5][6]。
1942年时,河南大学又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教育资源均衡,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各设一所国立大学,河南省的扛把子便是河大[2][7]。 但如今的河南大学,和辉煌时期相比几乎算是“判若两校”。 昔日的国立河南大学被拆分为了许多学校,如今的河大只是当年的国立河南大学的小小分支。 而且,明明是河南曾经的最强高校,河南大学却无法入选“985工程”建设高校名单,连河南唯一的211高校名额都落到了郑州大学头上[8]。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
点击排行
PPT新闻
“海洋金属”——钛合金在舰船的
点击数:8473
腐蚀与“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数: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