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俐:青铜文物保护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要“中西结合”
2023-09-15 14:21:23 作者:李玲珊 分享至:

 

1

万俐 二级研究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万俐:在南京博物院从事青铜器保护与修复修复43年,二级研究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主持的《青铜文物保护新方法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主持的《绍兴印山越国王陵墓原址的保护工程》获得2012年全国文物保护十大工程;主编了四本文保专著,撰写了文保论文100多篇。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青铜器文物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受到埋藏环境及自然界中各种腐蚀因素的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坏。青铜器修复在中国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青铜器文物保护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是青铜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对于保护珍贵青铜器文物、传承中华青铜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为增进对青铜文物保护方面的了解,科普青铜文物保护知识,日前,记者就青铜文物保护这一议题专程采访了原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所长万俐老师,请他就青铜文物保护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解读……

 

    记者:您是如何与青铜文物保护工作结下不解之缘的呢?请您谈谈最初学艺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项工作。

 

    万所长:我于 1973 年 12 月调入南京博物院,在保管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1974 年,跟随奚三彩教授在南京甘家巷,学习保护六朝石刻。1975 年 3 月,院领导派我到上海,参加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上海博物馆(修复工场)举办的文物修复培训班的学习 , 从而走上了学习青铜器修复技术之路。


    当时培训班共有十名学员,分为两个工种——青铜器修复与书画装裱,其中学习铜器修复的四名,分别来自江西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我当时年仅19 岁,是最小的一名学员。青铜器修复指导老师是王荣达师傅,王荣达师傅的助手为顾友楚和黄仁生两位师傅。
铜器修复的教案与进程,是根据每个学员各自从博物馆带来的文物因材施教的。我带的文物:一是残破 7 片的六朝铜镜;二是残片十多块残缺五分之二的商晚期青铜罍。


    王荣达师傅根据铜镜和残缺五分之二的青铜罍为我制定了教学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时间大约要两个月左右,学习如何修复残缺的铜镜、制作修复工具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制商周青铜器纹饰图案的三部分内容。王师傅手把手的传授,使我对青铜器修复从一窍不通,到初步掌握了对青铜器修复三方面的技能:


    1、铜镜的修复,尤其是铜镜边缘处插片焊接、定身孔与定身锭的制作与焊接;残缺部分用石膏先翻制样板,然后对接到残缺处后,再进行连接与修饰。
师傅通过铜镜的焊接,传授了针对各种铜器的质地、厚薄、形状的特殊状况需用不同的方法,并启发我在锉焊口时,要把文物受损程度降到最低,但又要有利于残片达到最大强度的焊接方法。


    2、根据青铜罍纹饰的需要,我在师傅的指导下,自制了一批约 50 多把不锈钢修复青铜器的工具——这批工具,它一直伴随我在南博 43 年的铜器修复生涯。


    3、在修复铜镜的那些日子里,我利用中午与晚上休息时间,学习绘制了各种饕餮纹图案,王荣达师傅每天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批改我的作业。直到今天,我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理解,包括纹饰的篆刻要领都得益于王师傅的亲口传授,并使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乃至对商周青铜器鉴别真伪时,都受益匪浅。


2

青铜罍腹部五分之二配补(内局部)

3

青铜罍圈足五分之二配补

 

    至于学艺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项工作,当属第二阶段学习,学习怎样修复青铜罍。该件文物在 1975 年没带到上海博物馆修复时,器物锈迹斑斑、变形厉害,残缺五分之二之多。王师傅为修复青铜罍给我特拟定了学习计划:包括植物酸去锈、V 字形焊口处理、盐酸加锌粉的助焊剂、火烙铁为焊接工具、在焊接中整形;肩部与腹部的残缺部分均以失蜡铸造的方法以铜补铜,残缺三分之一的圈足夔纹也补铜,其方法是在铜上用钢錾凿刻;作色以植物酸、化学试剂与虫胶漆调无机颜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王师傅拟定对青铜罍修复计划实施的那些日子里,我逐渐明白了王师傅培养我的意图与苦心——珍贵文物的铜器补缺,一定要以铜补铜,而补铜的方法有两种:精密铸造和传统的凿刻工艺。


4

南京博物院一级文物商代青铜罍

 

    青铜罍残缺的部分,纹饰有依据的,王师傅安排顾友楚师傅教我翻制石膏模,纹饰没有依据的,他亲自教我绘制图案后,在石膏上篆刻;王师傅还安排我在精密铸造技术方面向黄仁生师傅学习。因为青铜罍的肩、腹和圈足残缺部分均有大量的纹饰,所以在石膏上篆刻、尤其是在铜上凿刻需要大量的时间。为了充分合理分配时间,我想晚上住在修复室,因为从宿舍到博物馆的路途约一小时,很耗时。在王师傅的帮助下,上博馆领导最终批准了我可以睡在工作室的请求。从此,我每天 5 点钟,天不亮就开始把白天王师傅传授青铜罍篆刻的要领不停的练习,上班后再请教,下班后再练习,直至深夜 11 点。青铜罍肩部与腹部的纹饰篆刻完成后,师傅又开始教我铜上怎样凿刻圈足的夔纹。由于此件文物修复有一定的难度,在纹饰还没有完全凿刻完时,培训班规定的半年学习时间已到 (3月-9月) ,王师傅表示我可以继续留在上博,安心学习直到完成为止,接下来又开始毫无保留地教我如何在新铜上浸泡皮壳,怎么用虫胶漆调无机颜料做旧等等。在培训班结束的 60 天后,青铜罍修复基本完成。


    青铜 罍 修复的学习让我深刻意识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传统修复技术博大精深,自有其奥秘,有些现代科技理念中不会使用的方法,在传统工艺中使用,却效果十分显著。


5

万俐指导修复人员

6

万俐、朱庆贵、白玉参加
“第十三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7

2002年仿制的明代浑天仪,
在南京市博物馆明代展览展出

 

    记者:请您谈谈青铜文物保护方面,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是如何融合的呢?


    万所长:文物的腐蚀就像是生病,而文物保护工作者就是给文物看病的医生,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延长文物的寿命。在我看来,现代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的医生。
所谓“西医”,是指现代科技,包括科学试剂、科学仪器等,像医生给病人做 CT 检查一样,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看到文物内部的结构,对文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所谓“中医”,是指传统工艺, 包括焊接技术、 雕刻纹饰、仿锈的能力,以及一些重要的传统技艺等。有些传统技艺已失传,需要我们去做进一步去挖掘。传统技艺对于青铜文物保护非常有用,所以我认为青铜文物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来延长文物的寿命。


    对于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必然趋势,我是深有体会的,而且我觉得其结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举个例子来说,1975 年对青铜罍的修复过程中,王师傅教我用植物酸——乌梅制成的弱酸为青铜器去锈,在焊接过程中使用盐酸和锌粉作为强助焊剂用锡焊焊接,焊接后再用氨水中和。按照现代科技理念,盐酸具有强腐蚀性,含有氯离子,在青铜器修复过程中是不应该使用的;但是传统工艺中,传统文化留下的经验是如果不用盐酸和锌粉这样的强助焊剂,是根本焊接不上去的,而事实证明,青铜罍修复后至今已四十余年,并没有出现脱焊现象,盐酸的使用并没有造成青铜文物的腐蚀,青铜罍现状良好。实践证明,传统工艺具有很多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按照传统工艺修复的青铜文物,在经历了较长时间之后,状况依旧良好,我们应当对传统工艺有信心,并将其传承下去。当然,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研究和传承传统工艺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用现代科技对传统工艺做更多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研究,通过科学数据分析来剖析传统技艺的科学性在哪里,只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得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方法。


8

2010年2月,万俐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作《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报告

9

2008年8月,万俐在日本天理参考馆考察中国青铜器

 

    记者:青铜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传承”二字,您能为我们介绍下青铜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吗?


    万所长:青铜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三个阶段来讲:

 

    一、1949年以前:


    最初的铜器修复方法是老北京青铜器修复行业创始人——清宫造办处太监,姓于、外号“歪嘴于”年代(辛亥革命前后即1894-1911年) , 所谓修复,不过将铜器破碎处利用新铜作的锡焊法,焊接起来,再用胶水颜料和黄土涂抹成出土的样子如遇传世品即沾胶水、黄土、黑烟一涂也就行了。到了张泰思“万隆局” 古铜局的时候 (辛亥革命后) ,铜器成了赚钱的商品,破残的铜器是卖不出去的,因此必须将破铜器修理好,此时的修复技术除焊接、补配、锤铜外逐步成熟,而作锈还没有解决,仍是胶水和颜料。到了“五四”运动前后由张泰思的徒弟张文普和王德山以木器家具行业中“榆木擦漆”用的虫胶水和溶剂酒精得到启发, 研究了 “漆地磨光” 和 “点土喷锈”两种作假地子和假锈的新方法。
用这种技术将残破铜器的假土地子(铜器表面的氧化层)和假锈仿制得更加逼真,为作锈技术起丁革新的作用。张文普的徒弟高英(已故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赵振茂(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和王德山的徒弟王荣达(已故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在继承前人技术的基础上。完善了商周青铜器花纹雕刻方法,自制了适合商周铜器上三层花纹雕刻用的铲錾、平地錾和适合雕刻春秋铜器的挑錾、马錾、踩錾等大小一百多把雕刻工具。


    在三十年代初期,古玩商为了迎合外国人对铜器的鉴赏、收购标准,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硝酸来清洗铜器上的锈,并且改变铜器锈下红褐色(氧化亚铜)的“漆皮红”为“绿漆古”地子。王德山结合他自己多年的经验,在伪造铜器上用进口的碳酸铵和绿色颜料交替作用在铜器上,使铜器在作绿漆古地子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王荣达研究员继承了他师傅的技术,并加以完善和发展,用化学试剂在青铜表面上作多种氧化层的方法。


    三四十年代古董商和外国人对铜器的要求是:特殊的器形、精致的花纹、漂亮的皮壳、美观的锈色,使得修复手工艺发展迅速,逐步完善。青铜修复手工艺的技术是经“歪嘴于”的启始阶段,张泰思的发展阶段,王德山、张文普的革新阶段,王荣达、赵振茂、高英的完善鼎盛四个阶段,是四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形成了在中国民间工艺中具有特色的一支奇葩。

 

10

蒋道银、万俐到瓷器修复室进行指导

11

南京博物院获多项荣誉奖项

 

    二、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


    1949 年后~五十年代末期,新建博物馆中的青铜器保护,主要是象赵振茂、高英、王荣达等师傅以修复手工艺为主保护青铜器。到了六十年代初期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来到了文博单位,从事于青铜文物保护技术。从而揭开了以科学保护青铜器的序幕。其中有代表的有故宫博物院陆寿麟研究员、上海博物馆祝鸿范研究员等。他们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根据国外文献并结合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研究了去除有害锈、无害锈,表面进行缓蚀等一系列的保护方法。


    1、去锈:用柠檬酸、草酸、六偏磷酸钠、碱性酒石酸钾钠等试剂取代以前的硝酸、硫酸、冰醋酸的方法。超声波振动仪去除粉状锈,电解还原去除等方法。


    2、置换与封护:用 5%倍半碳酸纳溶液中的 CO 2- ,置换 Cl - 氯离子以去除粉状锈的根源;用 Ag 2 O 局部封闭,使Ag 2 O 在潮湿条件下遇有氯化物形成氯化银的棕褐色角银膜,从而将含有 CuCl的病区封闭起来。缓蚀保护研究较多的是苯并三氮唑(BTA)处理。经 BAT 和BTA 复合配方处理的青铜文物表面形成一层 CuBTA 络合物膜紧密地覆盖在青铜文物的表面上,阻止了进一步的腐蚀。


    3、分析:结合保护青铜器对出土铜器的锈层进行光谱分析、X射线等分析法。虽然锈层达十层左右,但基本结构大致为:
内层青铜金属本体、依次往外有氯化亚铜CuCl、碱式氯化铜CuCl 2  ·3Cu(OH) 2 、氧化亚铜 Cu 2 O、碱式碳酸铜 CuCO 3 ·Cu(OH) 2 。在研究铜缓蚀剂中,进行了模拟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盐雾、湿热、盐水浸渍、电化学等耐蚀实验,从而选择保护青铜器的最佳配方。


    自 1974 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柯俊教授领导下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原名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运用整理文献、调查研究与科学考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通过化学分析、X 光探伤、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X 光结构分析、同位素源 X 萤光、质子 X 萤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各种方法,对全国上百个省市博物馆珍藏的大量金属文物进行了科学检测,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其中包括对著名的郑州商鼎、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秦皇陵陶俑坑出土青铜兵器等文物的检测。在有色冶金、钢铁冶金、古代金属工艺发展研究方面,以详实的史料、准确的科学数据、雄辩的论点论据写了 100 多篇上乘的佳作,这为拓宽青铜文化保护技术的领域,为提高保护技术的科学性、 准确性, 起了一个开拓作用。


    1980 年代前后,故宫博物院赵振茂研究员(赵振茂师傅在 86 年被文化部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王荣达研究员,先后对传世的青铜器作了大量的鉴定真伪的工作。他们均从同一个角度——修复、仿制工艺去鉴定真伪即:重量、泥范铸造的特点、锈的分布叠压规律。虽然他们对金文的内涵和青铜器历史缺乏足够的了解,但由于他们精通修复工艺和作伪技巧,经他们手鉴定的铜器真伪准确率是百分之百。


    1980 年前后,上海博物馆率先用实验考古的方法,模拟并复制了汉代透光镜,汉代透光镜的复制成功,又将青铜文物修复与实验考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继而上海博物馆古代铸造工艺研究室在谭德睿研究员的领导下,先后研究了 “古代铜镜水银沁的表现面处理” 、 “商代陶范的研究”,以及最近研究成功的“春秋战国菱形暗格纹的研究” 课题等,不仅在全国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传统的修复手工艺与化学保护、科学分析、现代机械加工技术、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进行广泛地合作,相辅相成,加快了工作的进步,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如 1991 年 10 月~ 1992 年 10 月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复制的“秦陵一号铜车马”(获国家文物局 1994 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 “秦陵一号铜车马”
修复工程(获国家文物局 1995 年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 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明代浑仪、简仪的修复工程”(获 1991 年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明代针灸铜人复制”和 “青铜文物保护新技术的研究” 等等。


    纵观二十世纪青铜文物保护技术,修复手工艺从社会的需求到工艺逐步完善,几乎经历了半个世纪,青铜文物的化学保护技术和科学分析不到 20 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文物保护国情的方法,两者相加使我国青铜文物的保护技术在本世纪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记者:您从事青铜文物保护工作四十余载, 参与了很多文物的修复工作,能为我们介绍一两项您最为自豪的青铜器文物保护技术吗?


    万所长:青铜器修复保护一直是南京博物院文保工作的重点,我们的青铜器修复保护团队做了大量研究和修复保护工作。氟橡胶作为文物保护剂在青铜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是我较为自豪的技术之一。


    高分子封护层封护是金属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由于保护效果比较突出,操作手段比较简单,近年来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文物保护专家们现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对于文物保护要求是最小的干预,因此对于青铜、铁等受水侵袭比较严重的文物,最好在保存环境中与水隔离。此时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环境,高分子封护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青铜封护的材料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有 B-72、三甲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硅丙树脂等,近年来也有用氟碳等含氟材料封护的趋势。南京博物院在 1994 年开始研究有机氟橡胶在青铜文物方面的应用,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996 年南京博物院新展厅铜器馆的一百多件铜器,用有机氟橡胶封护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明显变化,没有发现粉状锈蔓延的现象。“氟橡胶作为文物保护剂的应用”于 2004 年申请了发明专利,由我和同事徐飞共同发明。


12

万俐、徐飞“氟橡胶作为文物保护剂的应
用”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13

万俐“青铜文物保护新技术的研究”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氟橡胶涂层使用后,肉眼看不到,而其过程是可逆的,用有机溶剂,可以将氟橡胶涂层再去掉,这种涂层的防水性能非常好, 是一种 “无色透明的外衣” ,具有 “荷叶的效果” 。 荷叶具有憎水性能,荷叶上的水会形成水珠,如果要辨别文物表面是否用了这种涂层,可以向其表面喷一点点水,氟橡胶涂层就会使文物表面形成“荷叶的效果”。氟橡胶的防水封护剂效果非常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其耐老化周期长,而且其表面没有眩光。氟橡胶涂层的广普性好,也可以用于彩绘陶、 彩陶、 壁画等文物保护。


    除此之外,我再介绍一项技术——AMT技术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简称 AMT)。AMT 复合配方的研究成果是将去除粉状锈、提取氯离子、缓蚀保护三步工艺,简化为以 AMT复合配方处理的一步法。AMT 复合剂ACN1 对青铜文物的保护性能优于单一的 AMT 性能,这种保护技术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对人无毒害和对环境无污染,是新型的、绿色的青铜文物保护科学技术。该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青铜文物保护,经 AMT 复合剂ACN1 新技术保护的青铜文物,如南京博物院等展厅陈列和馆藏青铜文物,至今已长达 20 年,经观察这些青铜文物未出现任何病害,仍完整完好、稳定。
AMT 复合剂 ACN1 新技术保护在青铜文物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