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波--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05-18 13:58:11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分享至:

01.jpg

熊建波,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事迹


熊建波同志现任交通运输部海洋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行业野外观测研究基地主任、交通运输部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交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自2000年毕业以来,秉承为国家基础建设添砖加瓦的信念,在我国水运工程建筑材料与结构耐久性领域,二十载如一日,以工匠精神锻造科技品质,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达30多项,多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者国内领先水平,取得的成果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一、执着与坚守,专注耐久性长期观测研究


四航研究院的耐久性长期观测研究自1984年开始,薪火相传,已持续30多年。作为我国第三代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领头人,他持续关注并扎根耐久性基础理论研究,先后参与“海工抗盐污染高性能混凝土成套技术研究”、“混凝土长期暴露试验研究”、“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健康诊断与寿命预测”(获省部级特等奖)等项目研究工作;专题负责中交集团战略研发课题--“基于原型观测的海工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退化与耐久性设计研究”、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可靠度设计方法研究”(获省部级二等奖)、“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过程和寿命计算理论”(获省部级一等奖)等;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理论及应用”,国家科技部保密项目“xxxxxx研究”等。


二、研用结合,助力国家重点工程技术实施


2004-2005年,负责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在深圳盐田港三期码头主体工程中的应用,这是我国首个以国际高要求的海洋环境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制与应用案例。以项目为依托编写人员编写的 “高桩码头浪溅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法”获国家二级工法。


2009-2014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青岛海湾大桥高性能混凝土和防腐蚀方面科研课题,所得成果 “青岛海湾大桥耐久性保障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期间主持编写两本大桥专用规范,为我国北方冰冻海域第一座跨海大桥100年设计寿命提供技术支撑。


2010-2018年,作为专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四--“跨海集群工程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期间主持编写了《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南》与《港珠澳大桥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该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至今,专题负责“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耐久性保障技术研究”、“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制造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主持广东省重点领域计划项目“重大跨海通道全寿命周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课题,为深中通道耐久性设计和钢壳结构自密实混凝土沉管提供技术支持,相关成果于2022年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注重国家及行业技术提升,助力科技品牌建设 


作为主编人员参与了《既有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GB/T 51355-2019)、《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JTS 153-2015)、《水运工程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S 304-2019)等9部国家及行业标准编写,主编《水运工程结构防腐施工规范》(JTS/T 209-2020)、《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等三部行业标准。 


四、结语


近年来,获得了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获授权国家专利共计56部;获省部级施工工法5项,国家级工法2项;参编出版专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79篇;完成包含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浙江北向大通道、肯尼亚蒙内铁路、加纳特马集装箱码头、马来西亚东部铁路等大型项目技术服务90多项。 获得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奖”优秀青年人才、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殊荣;“熊建波创新工作室”获评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组专家等,在腐蚀与防护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为我国海洋环境基础设施结构耐久性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人故事

 

(故事一)执着与坚守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解决海港工程腐蚀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交通部开始启动全国范围内的暴露试验研究工作,以此为契机,四航研究院于1984年在广东湛江建立了暴露试验站,在国内率先开展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工作,肩负起要让国家基础设施长寿命的使命。

 

2002年,熊建波怀揣着梦想加入了单位耐久性技术团队,在前辈的引领下,他深度参与了工程耐久性研究工作。为了从湛江暴露试验站获得珍贵的研究数据,熊建波随着团队成员时常奔波于广州与湛江之间,在暴露试验站放置试件、采集数据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团队成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混凝土小试块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不同海工结构的耐久性规律。”熊建波感慨地说道。30多年间,湛江暴露试验站先后放入100多种将近3000多块试件,获得了上万组的现场暴露试验数据,持续的数据积累为重大海工工程耐久性设计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在2020年,熊建波提出整合我国华南、华东、华北诸多暴露试验资源,主持建立的“海洋基础设施长期性能交通运输行业野外观测研究基地”被认定为交通运输部观测平台,对促进全国材料腐蚀和工程安全方面的技术进步,推进我国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基础研究水平意义重大。

 

(故事二)服务重大工程显担当

 

2009年,百年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首次提出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高达120年的设计目标而举世瞩目,四航研究院耐久性技术团队勇敢承担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熊建波有幸负责其中的专题研究。

 

120年的寿命,是大桥向科研人提出的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经过多番讨论、大量计算和反复验证,熊建波和团队成员发现,工程项目其实就和人类一样,同样具有出生、生长、衰老的全寿命周期特征,而从暴露试验站近30年来积累的数据,就是海港工程耐久性的“基因库”。通过对“基因库”里7300多组暴露试验数据、1400多个实体工程样品入手,按照可靠性设计方案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终于建立了基于概率理论的“港珠澳模型”,以此为基础,熊建波和团队成员创新性地提出与120年设计使用年限有定量关系的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在八年的时间里,还编制了《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南》和《港珠澳大桥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技术规程》,全面指导港珠澳大桥耐久性的设计,实现了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设计方法在国内交通基础设施的首次应用,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孙伟院士、缪昌文院士等专家的大力赞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