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属材料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被腐蚀破坏的日子,腐蚀堪称为金属材料的天敌。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属材料发展研究的历史,也是人类与金属腐蚀抗争的历史。
腐蚀,俗称生锈。科学上对腐蚀的解释是金属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由于化学和电化学的作用所遭受的破坏。其中,化学腐蚀是金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或者在干燥的气体中与外界环境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金属在高温气体中的氧化,就是化学腐蚀的一个例子;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作用的结果,金属在酸类液体中的腐蚀都属于这一类。铁的生锈就是由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由于水和氧或其他微量电解质的作用所遭受的破坏。
多数金属在腐蚀过程中,表面能生成一层固态膜,如果膜层是坚固致密的,就可以起到隔离腐蚀的作用,腐蚀就会减慢或中止。如铝制品在空气中生成一种十分坚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其不再继续腐蚀。铁在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铁膜层,铅在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铅膜层,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金属在腐蚀过程中如果不能生成固态膜,或者膜不完整不坚牢,腐蚀就进行得较快。
为了防止金属腐蚀,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做了尝试。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的从葬陶俑坑挖掘出的3把宝剑,至今无丝毫锈迹,光耀闪烁,锋利无比。经科学家们研究,宝剑采取了铬盐氧化处理,是用铬盐作氧化剂,在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非常细密的氧化层,使剑不再起别的氧化作用,所以又叫钝化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今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越来越多。但这些方法只能适用于构造简单、形状规则的金属材料,对于构造复杂或精密度要求高的金属零件就不适用了。
科学家们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又从化学工业中找到了新型防锈剂,如亚硝酸异丙胺、碳酸二环己胺等。这些化学防锈剂具有像樟脑丸一样的挥发性,能充满整个包装空间和任何细小的缝隙,并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如和空气中的水分相遇,就发生水解作用,分解出有机阳离子和氢氧阴离子薄膜。金属表面上有了这层薄膜后,就像涂上一层油似的,不会再吸附水分,而氢氧阴离子则能抵抗空气中氧的侵蚀而起着防锈作用。
近年来,人们利用被誉为“闪烁时代光辉的金属钛”来进行金属反腐蚀的斗争,也取得了卓绝的成效。一些用不锈钢做的机器,比如漂白机等,每年要腐蚀掉0.3毫米,2毫米厚的不锈钢7年也会被腐蚀掉,而改用钛每年只腐蚀千分之二毫米,同样厚的板材可以用上1000年。
责任编辑:赵泽南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82387968/62316522
邮箱:ecorr_org@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3558-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