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师不喜欢推荐老实人?这是我听过最醍醐灌顶的回答~
2022-07-13 16:10:58 作者:材料学网 来源:材料学网 分享至:

 最近我的研究生朋友小陈被论文折磨得快爆了,三天两头念叨着要放弃。


他把改了第七次的论文交上去,结果换来了导师的白眼:

 论文文献资料匮乏、版本不对;

 数据不能支撑结论,图表展示质量太差,需要重新核验;
 
 实验数据没有可视化,密密麻麻看不清;

收到邮件,他整整三天没出门。


他不是个例,成千上万的科研人,都要接受论文、无数实验、数据的反复毒打。

难道就只有被虐的份吗?

其实,掌握了下面这个”秘密武器“,你也是可以“反杀”的!

01  论文的痛,都是它惹的祸

一篇论文好不好,全看有没有详实的文献支撑和数据、案例佐证。

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快速搜集你想要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陈向发过几次SCI的师兄求助。师兄反手甩了一个论文神器:Python。

本来还不太了解,但看到演示后,小陈惊掉了下巴:

  处理数据  

有了Python调研数据就能自动整合成列表,便于查看筛选;还能自动清洗,一键剔除用不到的。

并且不同于需要付费的Matlab,Python提供的函数功能全部是开源的,而且可以与多种软件兼容使用。


  文献精准筛选和下载   

最让人头疼的文献,用Python 3秒就能定位,5分钟一并下载相关领域的关键文章、重要作者和科研热点,追溯引证关系。


缺文献、缺资料、缺脑筋的时候,拿这种方法来做论文和文章,瞬间就能实现有数据、有内涵、有深度。

它还能爬取小众精致的 PPT 、简历、海报等模板等,只需要几行代码的事情,几千套PPT模板就自动下载到本地中。

再也不用担心小组汇报的时候,PPT不够美观了。


 数据可视化展示 

与枯燥乏味的Exclel表格相比,Python能把数据自动输出成折线图、三维图、直方图、嵌套饼图等规范高质量的图表。

还可以分类数据标注,直观展示千辛万苦得来的研究成果,助力文章发表。


  一键翻译文献  

国外文献也能翻墙下载,碰上艰涩难懂的,还能用Python做个小工具,逐句逐行翻成中文。让你不用为英文不好而烦恼。


 免费查重 

用Python还可以实现免费查重,输入关键词即可抓取所有相关文献,再将搜索内容与文本比较相似度,准确率堪比知网。


 模型搭建 

只需要输入一些代码,Python就可以轻松完成各类力学模型的搭建,且搭出来的模型还很精致美观。


“怪不得师兄天天不慌不忙的,论文倒是发了好几篇。要是早点知道用这个查文献、做数据,我也不至于这么煎熬了!“

于是小陈迅速学起了Python。发牢骚的深夜语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满是兴奋的动态:

审稿专家那边过了,调整下格式就能发刊!

我用Python搜集整合了许多导师需要的资料,他现在对我刮目相看;

不仅导师夸我,同学们也来向我请教,成就感满满啊!

听说他还把这些资料截图发到校友群,竟然有同学问:能不能卖一份给我?


这从天而降的外快让他开心到不行。看来Python的确是个神器!

02  科研人,千万别打杂。

很多人抱着一腔热血做科研,结果发现最痛苦的不是枯燥实验,而是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手忙脚乱。

所以,掌握一个帮你打杂的工具太重要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把精力集中在科研本身。

近几年Python流行起来,也正是因为它在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方面实在强势。

只需要几行简短的代码,它就可以:

● 网络爬虫,一键爬取全网公开资料

●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让观点更科学严谨

● 批量处理上百个Excel、Word、PDF文件

● 生成可视化图表,成果展示更专业……

每一个功能都非常适合高分子科研人。


△几千条论文几秒钟瞬间抓取

不过,如果今天是你第一次了解Python,那么该有点危机感了。

不仅中科院,将Python列入招聘条件和培训范围。


△信息来自中科院官方网站

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Paul Romer,也是Python编程语言的忠实粉丝。

她表示:Python是最适合数据科学和统计学领域中的语言。

看来,Python真的已经是新时代科研的趋势了,不会Python的科研人,可能连领域前沿成果里的数据模型都搞不清楚了。

就连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种政府单位,现如今招聘中也需要掌握Python技术的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