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西游记》告诉你:研究生最讨厌的8种类型导师
2021-11-16 17:18:54 作者: 学术志 来源: 学术志 分享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导师,无疑是与研究生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深远的人,因为导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方法,还担负着传承科研精神与文化的重任。

所谓“带学生”,其实就是导师和学生一起探求、开发未知领域课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导师往往那些喜欢挑选那些科研能力强、勤奋又好学、能吃苦耐劳、甘坐“冷板凳”的学生进入师门。

导师挑选学生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同样,学生对导师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为简明扼地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引用大家众所周知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指出导师平时带学生应当注意的8个方面问题,可称之为“八戒”。

 
玉皇大帝型

——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西游记》中,学艺归来的那猴头,先去龙宫借宝,后又大闹地府,东海龙王敖广与幽冥教主纷纷进表,请求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这猴头。

玉帝先是允诺即遣将擒拿,但又听从太白长庚星启奏,由“擒拿”变成了“招安”。

原本以为大闹龙宫又折腾地府的妖猴可以变成阶下囚,没想到这两张状纸递上去,人家反而升了个官。玉帝不按套路出牌,龙王和冥王得是有多憋屈哪!

变,是导师的权利。整个实验团队上下,只有一个人可以朝令夕改、随意更改,这个人就是导师。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周组会时,导师告诉你论文应该这样构思、如此下笔。而你完全按照导师嘱咐的来做后,结果,换回来的却是导师骂你做的不对。

这时,我们通常会跟导师解释,本来就是您让我这样做的。可没想到导师的说辞已经换了:影响因素一直在变,事情不能再按照原来计划那样做了,你怎么就不懂得变通?……

这种喜欢朝令夕改的导师,往往会让学生们感到手足无措,做事无法放开手脚。

 
太白金星型

——喜欢忽悠,善“画大饼”


什么是“忽悠”“画大饼”?最就凭着一张嘴皮子,让你心怀美好梦想,自觉掏出腰包买单,还要对他心存感激的技术。太白金星就有这种超级牛气的本事。

想当初美猴王大闹天宫之前,太白金星他老人家自当毛遂,单身来到花果山招安。他对那心高气傲的孙猴子一个劲地“画大饼”:上天去位列仙班,比当个山大王强的太多。

总之,左一声“大王”,右一声“大圣”,反正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孙猴子“忽悠”上天再说。

这种类型的导师,最喜欢给学生画一些味道倍爽,但又一下子吃不到的“大饼”,最终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好好给我干活!

而在所有的大饼之中,最常画、最有吸引力的当属以下三个:

大饼一:我想让你留校!这个大饼堪称boss级杀器。你如果信了,导师赢来的,就是你未来3~6年的勤勤恳恳。如果能分一杯羹,比如你自己确实也能在学术上多发几篇文章或多做点项目,也不算亏。最惨的是,前两年你本本分分的按着导师的指示来做,等你快毕业的时候,留校政策改变,你已经毫无希望了。

大饼二:做这个,你能发TOP!这个饼对单纯的研究生杀伤力也不小,尤其是刚进组对科研满怀热情的小同志,听到导师的这句话,往往眼含星光,还带有一丝骄傲,对导师的肯定感激不尽。殊不知,过了一个月两个月,导师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啥?你这数据也不行呀,顶多发个三区、四区吧!” 

大饼三:好好干,毕业的时候我给你推荐工作!这个饼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较强。如果这句话是在你刚进组的时候讲,那你就要注意了。你刚进组,别说导师还不怎么了解你,这种情况下导师跟你讲这话,这不是侮辱你智商吗?

导师与其给学生“画大饼”,还不如下达一些够得着的指标,做踏踏实实的工作来的实在。

 
土地公公型

——背后论人,到处传播


土地公,在《西游记》里没啥话语权,一般都是听别人的命令,他们的胆子也很小,怕这个怕那个。但有一个土地公与其他土地公有一个大不同,他敢背地里骂孙悟空!

原著中写道,这位土地公公说:“若去见他,他那棍子好不重,他管你好歹就打哩!”婆儿道:“他见你这等老了,那里就打你?”土地道:“他一生好吃没钱酒,偏打老年人。”

两口儿讲一会,没奈何只得走出去,战兢兢的跪在路旁叫道:“大圣,当境土地叩头。”

这种类型的导师喜欢嚼舌根,不仅在实验室人员内部,背后跟这个学生说说,跟那学生讲讲,而且还跟其他实验室的导师在背后嘀咕。

研究生只要学习、工作,犯错就在所难免,特别是工作越多、任务越重的研究生,犯错的机率就越大。学生出错,导师给予正常的批评是应该的。

虽然俗话说:“无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但这种导师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方式,学生最不能容忍。

作为一名导师应该知道,本科研团队发生任何问题,当导师的都不能置身度外,逃脱不了干系。如此“糟蹋”学生,同样也是在“糟蹋”自己!

 
诸路神仙型

——任人为亲,双重标准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各种妖怪都想吃一口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因此孙悟空没少打架,基本每一回都要打杀一个妖怪。

但被孙悟空杀了的妖怪,基本都是野生的,在天庭没有编制。而那些活下来的妖怪,则都曾在天宫待过一段时间,算是一个体制内的人员,神仙保下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他还只是个孩子,不懂事,大圣你就放过他吧!”

这种类型的导师喜欢任人为亲,搞双重标准。这里的所谓“亲”,包括导师自己的孩子,当然不限于此,还包括最喜欢的个别弟子,学术圈中其他有联系导师的子女,生意场上有往来朋友的家人,并亲切地称之为“自己人”。

这种导师只愿意重用“自己人”、相信“自己人”,有好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人”,比如:论文给“自己人”挂名子;把“自己人”拉进科研课题组,但实际上又不用出多少力气;出差、参加学术会议,也总喜欢带上“自己人”,美其名曰让其见见世面、开开眼界、认识前辈……

同时,即使出了错,这类导师永远不会责怪到“自己人”身上,而是去挑其他“非自己人”学生的毛病。

其他学生则是那些多干却不一定多得、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人,写的论文成了别人的;做的课题成了别人的;出去开会、考察更是“痴心妄想”,在实验室加班才是唯一的主业……

不仅如此,他们经常被“自己人”打小报告、穿小鞋,还要替他们收拾残局,甚至成为他们的替罪羊。

 
唐三藏型

——能力一般,指手画脚


西天取经的四人组合之中,最糟糕的还数这个队长——唐三藏。

原本悟空对他心怀感激,毕竟是唐僧把他保释出来的,可后来却发现,这光头各方面能力稀烂,但还特别喜欢指手画脚,甚至是瞎指挥。

唐三藏凭着无与伦比的自信,一次次把队伍带到坑里,忠奸不辨、善恶不分,没事儿总爱给悟空小鞋穿。官大一级压死人,人家是神仙和国王钦定团队的领导,你一个混混出身,能奈他何?

这种类型的老板,虽说有自己较为突出的科研方向,但也无法做到所有科研方向和所有学生的课题全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

对于不太熟悉的科研方向,他也总喜欢指手画脚,说这篇论文要这样写才容易发表,那个实验那样做才容易得出数据,但结果显示,按他的指示来做,往往是空废时间和精力。

这种科研能力水平不行,但却非要时时处处装“专家”、喜欢高谈阔论的导师,做学生的都有一种莫名的冲动——直接把实验器材甩给他:“导师,要不您来?”

 
孙悟空型

——乱发脾气,恶语相加


孙悟空本来是一个性子比较直的猴儿。一般来说,有胆色、有能力的人,大概率情况下脾气是不会很好的,但这也因对象而异。

菩提祖师是他师父,本事比他大,孙悟空是服气的;后来观音菩萨能降得住他,他也是服气的;那如来佛祖,他自然也是服气的。

但是,其他那些本事不如他、地位不如他的神仙妖怪,孙悟空就不放在眼里了。就算是自己人也不能例外,在取经的路上,那可怜的八戒被叫“呆子”之声不绝于耳,时不时就会被臭骂一顿。

这种类型的导师,平时经常带有讽刺、挖苦、嘲笑的意味跟你说话,动不动就以“延毕”相威胁。每次开会都喜欢骂学生,每个学生都逃脱不了,骂的内容很伤人,还会时不时爆粗口。

假若你有不懂的问题去请教,他又觉得你这也不懂那也不行,可能还会数落你一顿。

遇到这种导师,学生的命运一般都比较惨:有读了多少年也无法毕业的,有精神抑郁的,有中途受不了换导师的,延期毕业更是“家常便饭”。

 
猪八戒型

——处处争功,不懂揽过


猪八戒一路之上,就是喜欢好吃懒做、争功诿过。

有一回,当巨蟒妖怪来时,猪八戒就想往后躲,被孙悟空扯出来后,就吓得战战兢兢,趴在地上,还用嘴拱开土,把自己埋在地下,就跟钉了钉一样。瞧,躲的有多快。

孙悟空要去打妖怪的时候,猪八戒还不忘招呼一声:“哥哥,不要供出我们来。”

后来孙悟空独自打怪,从天黑一直打到半夜,这时猪八戒看出来,跟妖怪相比,孙悟空要稍占些上风,这时就有了底气:“沙僧,你在这里护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不要叫那猴子独占这功,领头一钟酒。”

猪八戒这是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开始抢功了。最后,孙悟空把那个妖怪打死了,猪八戒又赶上来,举钯乱筑。

这种类型的导师,实验室有了科研成绩,处处给自个儿脸上贴金:

某个学生有一个好的科研想法,他跟别人说是自己想的;

某个学生写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他非要把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某个学生获得了XX奖项,非得说大主意是自己拿的;

甚至在自己外出期间实验室出了成绩,他也会说是自己电话遥控指挥的结果。

而实际上,这类导师既没有出思路,也没有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但如果实验室一旦出了一点差错,就赶紧往外推责任,说这是谁谁谁干的,平时就不听劝导,甚至是屡教不改才酿成错误。

研究生在这种与学生争功又不承担责任的导师手下工作,恐怕是最不幸的了。


沙和尚型

——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独立有主见,一种却毫无主见。前者懂得自己思考,后者一块糖就能带他节奏。《西游记》中的沙僧就属于后者。

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和悟空发生激烈冲突,八戒又在旁边煽风点火,师徒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唐僧要将悟空赶走,沙僧却选择了沉默。

在狮驼岭时,悟空被狮子精吞到了肚子里。八戒以为大师兄死了,便哭着回去要分行李散伙。在此危急时刻,沙僧依旧是毫无主见,他不仅不去想办法,还迎合八戒:“二哥,分怎的?”

这种类型的导师,往往缺少科研主见,与学生讨论论文方向时,听到谁的建议都觉得挺好,开一次会换一个idea。

导师明明对该研究方向不懂,并且缺少应当拥有的主见,加之每次提的意见都是天马行空,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强迫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让学生根本无法是从,从而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导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导师,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但人无完人,对于以上为师“八戒”,导师们应秉持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视之,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