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判断一个博士的学术水平最靠谱的方式了吧......
2020-06-22 15:44:49 作者:SOOF 来源:生物学霸 分享至:

各行都有各行的圈子,博士们自然也有博士的圈子。圈子里男女老少,土博洋博,海归海带…… 各色人等均有,但都有个统一的标签 —— 博士。


有圈子就少不了比较,比长相,比收入,比工作,比孩子…… 对于视学术尊严为生命的博士而言,比的首先是学术水平。


出于最基本的社交礼仪,比较学术水平的时候直接向对方提问,多半是不合适的,即便人家到你这里应聘也不行。高手过招,处处机锋,靠的是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要沉得住气,要注重细节。


那么,如何才能不动声色地判断一个博士的学术水平呢?


一、拿出手机学术检索


虽然教育部和科技部接连发文,破除「唯论文」,破除「SCI」迷信,但比较学术水平时先查一下文章,仍然是学术界的常规操作。


寒暄一阵,请教大名,拿出手机,偷偷检索。


先看对方主要作者的文章,文章档次如何?引用次数多少?具体研究方向是什么?对方在其中有何贡献?…… 这都是官方和民间衡量学术水平的「金指标」。


再看挂名的文章,挂名多不多?有时候挂名多未必是好事哦。如果有时间,可以仔细看看挂名文章的研究领域,跟身为主要作者的文章研究领域有多大跨度?如果跨度大,搞不好是没有意义的人情挂名。


文章查完,再查学校。博士大部分集中在好学校,但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优势专业,如果对方读的恰好是优势专业,那至少水平下限有了基本保障。


查完学校再查课题组,对标一下导师,特别是导师的代表作 —— 咱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在对学术产出进行评价时施行「代表作制」。如果导师的代表作论文里恰好有对方发表的论文,那说明你眼前的博士水平肯定很高。


要是还有时间,再查查课题组里已经毕业的学生都去了哪里,都在做什么。如果前面毕业的师兄师姐都出人头地了,说明这个组培养的博士质量过硬,你对面的博士,也是其中之一。


学校牛不牛,专业牛不牛,课题组牛不牛,导师牛不牛,学生多不多,已经毕业了的学生都去干嘛了……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检索得到。


时间充裕的话,不妨读读对方课题组的论文。看看对方发表的论文,在课题组发展道路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到底是课题组先前的研究领域老树开新枝地创新呢?还是自己挖了坑为本组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呢?还是朝着前面师兄师姐挖好的坑灌水呢?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锤地在别人 idea 上缝缝补补呢?—— 这里面区别可大了,只有行家才能看得出来。


二、通过聊天抓取信息


即便有随时连线上网的手机检索,传统手艺还是不能丢。


水平比较,过招留万儿,都是在学术交流的框架内。交流就得交谈,交谈就是说话。任何圈子里,说话都有技巧,听说话也有技巧。有时,判断一个博士的学术水平高下,需要从聊天说话中抓取信息。


1. 聊学术


看学术水平高下,先看学术聊得怎么样。实验学科,离不开一套吃饭的家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仪器是干不出好科研的。


聊天的时候可以问问承担的课题,都需要哪些设备,主要操作什么仪器。如果对方有问有答,那不妨进而交流一下使用仪器的心得。如果对方连仪器的操作都不熟悉,那要么仪器不在组里,要么仪器在组里,但使用机时少,这都暗示了水平可能差点事儿。


2. 听术语


聊学术一定会涉及术语,牛人都读英文文献,讲术语也都用英文,他可以不知道苏氨酸是什么,但一定会明白 threonine 长什么样。


先顺着他英文术语聊天,然后你突然来一个中译名,如果他愣一下,需要反应一秒钟,可能学术水平不错哦。缩写和诨名也算术语,比如要知道 KCN 不是毒药,小蜜蜂不是昆虫。中英夹杂是优秀博士的常态,但要看英语具体怎么用,比如以下几种就是反例:mei 不 make sense?o 不 ok?hi 不 happy?


3. 聊生活


学术交流要是都在飙术语谈科研,一是乏味,二是目的性太强,所以适时聊一些生活是必要的。聊生活可不是闲聊啊,也能看出一个博士的学术水平。


有没有女朋友?在追哪些番?有什么爱好?王者啥段位?… 如果对方爱好不少,对所有爱好都侃侃而谈,那你就得想一想了:这么多爱好,恐怕得花掉不少时间吧?哪还有时间搞科研嘛?还是说,对面是个天才?……


4. 听八卦


学术水平高,一定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的表现之一,就是八卦之心。


优秀的博士生一般会对学界内的八卦了如指掌,哪个组的论文被哪个组抢发了;谁的项目搞了十年没做出来,但被谁偷偷摸摸搞定了;谁的博士去了谁的组做博后,结果双剑合璧搞了篇大 paper……


听八卦时要从多个维度观察对方,因为八卦考验的不仅是求知欲和好奇心,还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5. 聊理想


求学之路,荆棘坎坷,唯有眼中看着光明的前方,才能无畏脚下的险阻。没有学术抱负的人,想来学术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在闲聊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这几个问题:毕业之后准备去哪里?准备怎么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有没有什么学术梦想?


如果对方条分缕析显然早有准备,那大概率靠谱。与之相对的,注水博士多半还在为延毕发愁,哪里有心思想什么诗与远方?


6. 听牢骚


牢骚太盛防肠断。如果对方牢骚太多,很可能水平不高。你想啊,带着一肚子牢骚,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博士生涯,不是一场考试,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能决定是否成功;任何探索,在寻求突破的挣扎中,都是艰难而且迷茫的,根本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如果把有限的脑容量都用在发牢骚上,哪还有时间琢磨科研问题呢?优秀的博士,会省下抱怨的力气,努力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三、观察外表合理判断


虽说人不可貌相,而且以貌取人具有先天的政治不正确性,但作为辅助手段,观察外表还是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对方的学术水平的。


1. 先看手


做实验学科,吃的是手艺饭。指甲太长,甚至做美甲,这不行;手上戒指手镯等饰物太多也不行;手太脏不行,说明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2. 再看发型


发际线在什么位置?博士求学消耗的是体力、脑力和发量,发际线太高是常态。如果头发浓密,这是天赋异禀呢,还是祖师爷赏饭啊?要不要给洗发水做个代言啊?要是烫发染发搞个造型,那更不行了,越是花哨的发型,打理起来越费时间。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做做实验读读文献,哪怕睡个懒觉休息一下也好啊。怎么还有时间弄头发,这是嫌学术压力不够大吗?


3. 后看衣服


搞科研做实验,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有脑子也得有膀子力气。满身名牌,这一看就不是干活儿的。衣服换得太勤,花里胡哨,心思都在穿着打扮上面了,博士水平也不会太高。当然,太邋遢也不行,说明实验习惯不好。


四、特殊行为暗示水平


眼瞅着又到了毕业季,笔者最后再为即将开启科研生活的学术圈准新人们送上点干货:新进课题组,如何不动声色地判断一个博士的学术水平?


大家都在同一个课题组,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特殊行为来分辨组里哪位师兄师姐水平高。然后…… 你懂的。


1. 看实验记录


如果一位师兄的实验记录本里面都是鬼画符,有空页跳页,有的还没有日期,那他的水平就值得怀疑了。做好实验记录,可是科研必修课。


2. 看码字速度


组里水平高的博士,自然也受到导师的信任,所以论文草稿,基金本子,都让 Ta 来起草。久而久之,什么中文英文,论文基金,早就身经百战了。导师布置的撰写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过硬的码字速度绝对搞不定。


3. 看作图水平


无图无真相,高水平博士不光 PPT 玩得溜,各类专业软件也用得很棒。Office 这是最起码的,Word 和 PowerPoint 这都天天用;ChemOffice 全家桶也都得熟,画个瓶子蛋白什么的得漂亮;不 PS 一下,图片放进论文不好看啊,再说了,数据图有时候也需要 PS。


高阶玩家会熟练操作使用 Origin、Python、Mathematic、GraphPad Prism、Matlab…… 学无止境啊~~


4. 执行力高低


很多高水平的师兄师姐,都是实验室的大管家,执行力非常强。所以,从执行力上也能看出一个博士的学术水平。比如缺仪器或没有实验材料时,他们如何处理?


优秀的博士生所具备的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会在解决这类问题上有所迁移。他们不会打个报告后一味等待,而是想各种办法先解决问题。


当然,无论对方的学术水平是高是低,归根到底也是别人的事,判断清楚心中有数即可。对方水平高,没必要自己心理失衡;对方水平低,也完全不能揶揄嘲笑。看破不说破,是一个优秀博士生的修养。


而且,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导师在学术会议上做 keynote 报告时举重若轻地说「我们解决了 XXX 问题」,只有你才知道这轻描淡写看上去又 smart 又 elegant 的解决方案背后是多少博士生的血泪汗。


那些比你牛的同龄人,也一定有超乎常人的优秀品质;那些看上去比你差的博士,所付出的未必比你少。


每个博士都是好样的!


最后,学术水平高低,不代表综合能力高低,更不代表人品高下,切记切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