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存在的问题及防腐蚀策略建议
2018-06-07 16:44:59 作者:侯保荣等来源:

    5.3.5.1 存在的问题


    1. 腐蚀防护技术及新耐蚀材料研究方面


    (1)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起步较晚,国内主要发展的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两项海水淡化技术,千吨级以上海水淡化装备于2005年才投入使用,至今不过10年时间,且由于供水成本问题导致国内大型海水淡化装备很难做到长期满负荷运行,因此潜在的装备腐蚀失效问题尚没有充分暴露。再加上装备用户因商业或技术保密方面的考虑,对使用装备的少量腐蚀失效现象采用堵管或局部涂层修复等方法进行简单处理,并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造成国内相关科研机构难以有效掌握用户使用过程中暴露的腐蚀失效问题,为装备腐蚀防护技术改进增加了难度。


    (2)近年来,随着淡化市场的升温,国内企业对淡化表现出了很强兴趣,上海电气、宝成锅炉、北控、首钢、东汽、中船等企业都纷纷成立专门的海水淡化公司或者机构意欲进入海水淡化行业。此外,海亮、洛铜、湘投、宝钛等原材料生产企业也都对海水淡化用板材、管材、型材等表现出了极高关注,上马针对淡化装置用的材料的生产线。但是国内材料相比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线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大宗供货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同时新材料的开发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滞后。这也与国内企业重视生产,研发力量薄弱有关。


    2. 腐蚀防护标准化工作方面


    (1)标准编制经费严重不足


    多年来,我国海水淡化标准的制修订经费只有很少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经费不足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解决。然而,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形势已经发生很大改变,标准的需求增加十分明显,但标准化工作的经费非常有限,一项标准目前国家补助费只有不超过5万元,如无其他渠道来补充经费,标准的验证、试验等工作只是一纸空文。标准化工作经费的缺乏,使得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开展,标准的技术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高技术人才不愿意从事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机构和标准化工作者甚至经常面临生存问题,这是导致我国海水淡化标准水平偏低的根本原因。


    (2)标准验证不够充分


    《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中强调了标准的实验验证工作,要求在起草阶段制定实验验证的工作步骤和计划进度,并选择3家以上对标准关键内容进行实验验证,还对实验验证的单位和实验验证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的验证工作已经成为海水淡化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实际的制修订工作中,有一些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国内能够承担验证实验的单位数量较少,在验证单位数量上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很多海水淡化标准因缺乏实验验证导致进度滞后。尤其是,腐蚀防护技术标准需要长期的现场腐蚀失效分析数据支撑,在国内标准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开展上述工作。


    5.3.5.2 防腐蚀策略建议


    (1)设立海水淡化集成创新研发专项,用于发展针对工业余热蒸馏海水淡化以及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完善新能源利用与海水淡化的工艺、装备集成,开发高可靠、小型化淡化装备;并以此为海水淡化装备材料腐蚀防护技术的开放研究平台,开展不同种类海水淡化装备材料及腐蚀防护技术的长期腐蚀环境试验,建立海水淡化用材(包括主体结构材料、传热材料、腐蚀防护材料、非金属密封材料以及管路材料等)的环境腐蚀失效数据库,分析研究导致材料失效的关键因素和材料耐蚀性能、腐蚀防护技术有效性的快速评价方法,为建立完善的海水淡化用材及腐蚀防护技术标准、开发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系列化淡化装备、加快新材料和新型防腐技术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实现提升海水淡化自主装备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目标。


    (2)设立海水淡化材料研发专项,资助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材料的研发,突破新型海水淡化装备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重点解决基于钛复合板材及双相不锈钢材料的蒸发器优化设计与材料应用配套技术、超薄壁钛传热管的低成本加工及工程应用技术、铝合金传热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钛材在膜法海水淡化高压管路系统的应用技术及经济分析,提升自主技术装备的应用可靠性、降低设备运行维护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