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峰教授:加拿大管线领域首席科学家
2013-06-07 09:57:39 作者:郭鹏来源:

       人物简介
       
       程玉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终身教授,管线领域加拿大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油气生产及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材料科学与腐蚀工程研究,是目前加拿大管线工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现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支持系统”大百科全书《管线工程》主编,加拿大材料断裂协会副理事长,加拿大油气管线研究学术网络总负责人,加拿大油气管线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总负责人,卡尔加里大学特聘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加石油协会财务部长等职。
 
       程玉峰:
     
      
中国留学生需攻克语言关
        
       位于加拿大西部的卡尔加里市,虽然不像温哥华和多伦多那样有名,但却是国际三大能源基地之一,其石油、天然气产品主要输送到美国。众所周知,石油、天然气的输送主要靠管线来完成,因此,卡尔加里也成为世界管线工业的中心。管线的腐蚀和防护在国际上—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所以卡尔加里的腐蚀防护行业发展也是非常成熟并具有一定历史。当卡尔加里与腐蚀防护结合在一起时,我们要提到一个人:程玉峰。他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终身教授,是由加拿大总理亲笔签发聘书的管线领域首席科学家,是目前加拿大管线工程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腐蚀防护之友》通过与程玉峰教授的对话,让思想跨出国门,去了解一下那里腐蚀防护行业发展以及文化教育有何特色。
 
       CPF:《腐蚀防护之友》杂志
       
       程∶程玉峰
 
       CPF:请您谈谈国内外管线工程方面的发展情况?
       
       程:在油气管线安全与防护以及相关的工程研究方面,加拿大处于世界前列,其标志之—就是每两年一次固定在卡里加尔市举办的“国际管线大会”,这是国际上最权威的,也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会议。每次会议都会有大约三、四千代表参加,来自世界各地。卡尔加里市是公认的世界管线工业的中心。除此比较有口碑的还有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在那里也会举行一些管线会议,但是规模就小许多。另外,因为中东地区的石油业很发达,所以中东的—些城市也定期举办—些管线会议,但是因为语言、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其国际地位还是要差一些。
 
       我也了解到,目前在我们中国,河北廊坊也正致力于打造中国管线城。廊坊市有中石油管道局以及管道工程公司,也定期召开了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管道会议,是想搞成—个国际会议,所以邀请了一些国外的专家来参加,但人数很少,其在国际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CPF:中国在管线的腐蚀防护方面的发展与加拿大相比有哪些主要不同?
       
       程:区别还是很大的。管线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应用研究,不是纯基础研究,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成果必须要应用到生产建设中去。我刚才之所以说很不同,原因是像加拿大这类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管线工程方面已经有超过六十年的非常成熟的实践经验。以加拿大来讲,管线工程是在20世纪4、50年代起发展的。在发展的初期基本是注重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当生产达到—定成熟阶段之后,安全研究就是非常重要的保障生产的手段了。可以这么说,管线要能安全可靠地运作,腐蚀问题就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因为它是影响管线安全的最关键因素。所以在加拿大,管线的运行和腐蚀相关的安全研究,基本上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候腐蚀研究还更受重视一些。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大规模的管线工程建设也就是15~20年的历史,管线工程还处在建设阶段,突出建设,讲究经济效益,安全研究也搞一些,但是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采用高强度管线钢进行油气输送,因为钢的强度越高抗压能力越强,输送的天然气的加压能力越强,每次的输送量也就相应增多,可以降低成本。西方国家在上马这种高强管线钢项目时,通常会经过长达5~10年的调查、研究、认证,这个过程结束之后才敢上马。像美国阿拉斯加到加拿大的天然气管线项目,到现在评估、研究快十年了,也没有上。而中国不—样,一般来说是先用了再说,出不出问题现在不管。这就是很大的不同。然而新钢材在开始使用阶段—般不会有问题,但用了5~10年以后会不会有问题呢?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基本上以满足建设需要和追求效益为主,这是和西方国家非常不—样的地方。#p#分页标题#e#
 
       CPF:成熟的环境对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更为有利,请介绍一下您目前研究工作主要是哪几方面?
       
       程:主要就是管线钢的腐蚀研究以及腐蚀的评估与检测方面。就像之前我说了管线腐蚀研究是个工程研究,一定要有实际的应用。我本人是比较不赞成将发表文章作为工程研究的唯—评估指标的,实际上,将研究成果转换成生产力比发表几篇文章要有成就感得多,也困难得多。我目前在加拿大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⑴ 研究管线钢腐蚀与开裂的原理以及材料、应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用研究结果为工业界发展新规范、标准,指导实践,以降低和控制腐蚀。(3)发展模型帮助工业界评估其操作环境,预测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管线的实效压力。⑷发展腐蚀检测技术,帮助工业界检测腐蚀速率以及涂层和阴极保护的状况。我们正在做的—个项目就是帮某公司建立一套评估模型,来预测管线那些部位最容易发生穿孔,这包括考察管径以及管子形状的影响,氯离子的影响、沉积物的组成,流速、温度的影响等等。这样工业界了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于那些敏感部位进行定期清洗,将那些腐蚀产物、污垢等清洗掉,并且适当地控制操作条件,这一局部穿孔的问题基本就可以解决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较强应用背景的研究项目。
 
       CPF:您认为国内外在腐蚀防护专业的在教育或教学上有哪些不同?
       
       程:首先国外本科教育基本是涉及不到腐蚀的,最多也就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一课中了解腐蚀知识的皮毛而已。如果大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腐蚀,他会进—步进修,也就是说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会系统学习腐蚀这—门学科,这个可能跟国内不太—样。其次,腐蚀教育在加拿大是—个很受重视的专业方向。由于腐蚀是—个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那么设置腐蚀方向的学校通常都地处存在显著腐蚀问题的工业发达地域,而具体的腐蚀研究方向也与当地的工业特色紧密相关。比如卡里加尔是管线工业以及能源工业的中心,腐蚀是影响石油天然气工业和管线工业最主要的问题,所以这里必须设有腐蚀研究方向。在加拿大东部,主要是汽车工业和核能工业中存在腐蚀问题,那东部设置腐蚀方向的大学主要就是研究汽车腐蚀和核能工业的腐蚀。这—点跟国内更不一样了,国内大学的学科设立对于地域性没有这么多考虑。再—点,由于腐蚀是—个边缘学科,不是像机械、化工、电子、土木等专业那么成熟,这就决定了有腐蚀专业的院校不多,所以专门读腐蚀方向的研究生当然也就不多,但由于石油工业、管线工业、核工业的腐蚀问题相当严重,所以腐蚀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CPF:在您带的学生中,中外学生的比例是怎样的,以及中外学生各有什么特点?
       
       程:我带的学生中,90%来自中国,加拿大本土学生很少,只有两个白人学生,其他有来自南美的,如委内瑞拉、哥伦比亚。那边研究生有两种,—种是全职的,包括读硕士和博士的,还有—种像是国内的在职学生,只能读硕士,在职的本土学生有—些。
 
       中国学生的优点首先是踏实,比如—个研究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他会认真地进行训练、查文献、制定工作计划、准备仪器设备、研究工作、结果分析等。而中国学生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不喜欢交流,团队精神差一些。国外的研究生课是以讨论形式为主的,我是非常鼓励大家相互交流的,但是我发现,课题讨论时基本上都是非中国人在发言,实际上他们说的也不完全对,很多人的英语也不好,但是他们敢说,喜欢说。国外学生的—个优点就是外向,喜欢讨论甚至争论,这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国外学生做事更多是以自身的兴趣为主,读到硕士、博士阶段的白人学生虽然很少,但这些人都是真正喜欢这个学科的,他们基本不受别人的影响。另外,国外学生做项目的能力比中国学生强,例如我们在研究生课上每人做—个研究项目,每个人的研究课题都是一定的,那么我们中国的学生可能就沿着这个方向往前走,而国外学生如果对这个课题感兴趣,他会将跟这个课题有关的其他方方面面都搜集很全。比如油气管线研究,他会把管线的发展历史、事件、世界各国的管线建设、使用情况都搜集来,所以信息量很大。他们的弱点是不会踏实认真地干一件事情,常常做着做着就跑题了。还有—个就是国外学生不会加班,到下班时间不管做到什么样就走了,所以有时一件事情可能会拖得比较长。#p#分页标题#e#
 
       CPF:您刚才提到的中国学生语言表达方面是弱项,这会不会给他们在完成学业方面带来困难?
       
       程:不只是学业,包括日后找工作都会是很大问题。比如说中国学生的研究做得真的不错,但是这个学生在走入社会的第—道关就是毕业答辩,实际上在答辩的时候不需要有多高深的知识,因为答辩委员会的教授没有几个人跟你的研究是—个方向的,顶多是相关方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不会在研究课题上涉及很深的问题,他们问的大多是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技能方面的知识。中国学生通常是只管做研究,不管基础知识。而另—方面语言表达能力
又不占优势,对于—些问题的回答总是干巴巴的“是”或“不是”,所以中国学生的答辩表现要比其它国家的学生差很多,失败率也相对较高。再说毕业之后找工作,面试是非常关键的,是决定能不能得到工作的最重要评估方式。人事部门面试时,要对个人的基本条件进行评价,经常会问—些“你的长处是什么、你跟同事有矛盾时会怎么办”,以及“你为什么会申请这份工作、你大概想要多少钱”这样的问题,中国人往往回答不好。语言不行,导致—些人即使找到工作之后也只能干那些老老实实的纯技术的工作,管理阶层基本上很少看到中国面孔。所以我鼓励我们中国学生要更大胆—些,多交流,不要怕丢脸,敢说才会有提高。
 
       CPF:目前与国内有哪些合作?
      
       程:2007年底第—次到北京科技大学访问。后来基本上—年—次,有时还一年几次。这种频繁的交往基础,—是私人的关系,我与李晓刚秘书长是中科院腐蚀所的师兄弟,曾经一起住过单身宿舍,是门对门的邻居,当时他在读博,而我在读硕,所以关系很好,很亲近。另外—点是,晓刚教授带领的研究梯队的研究方向跟我目前在加拿大做的非常接近。尤其是他们这边做的土壤腐蚀与我在那边做的,研究方法和方向都很—致,这非常难得。自从得知彼此研究方向如此相同,加上性格脾气相投,所以马上建立了一个紧密的合作方式。比如晓刚教授这边推荐硕士生到我那边读博,以及—些年轻的老师到我那里做博士后等。而我也是每年至少—次到北科大这边,做学术报告,以及指导一下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写论文的技巧,互相再交流一下研究领域里彼此取得的成就与进展,取长补短。我觉得目前合作成果很丰富。希望日后有更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