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号气田水处理站外输水溶解氧和腐蚀速率控减难题被攻克,普光气田集输系统采出水处理-回注环节防腐取得突破。
2019年,普光气田回注井P11检管作业,油管因严重腐蚀发生断裂,水务分公司普光水务项目部按要求在1号水处理站外输水缓冲罐现场挂片监测,结果碳钢腐蚀速率平均0.5366 mm/a,腐蚀触目惊心。
查找腐蚀原因刻不容缓!普光分公司组织专家会诊,一致认为溶解氧含量高是造成腐蚀的直接原因。
水务分公司主动担当,成立攻关小组,领导班子成员挂帅,带领技术专家、水务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前往普光水务项目部开展课题攻关。
现场开展投加亚硫酸钠化学除氧、旋流除氧装置物理除氧等现场试验。
多次邀请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院校教授现场分析和指导。然而历时数月,均没有取得一锤定音、立竿见影的效果,1#站外输水溶解氧和腐蚀速率高成为疑难问题,时刻困扰着普光气田的现场操作、管理和科研人员。
抽丝剥茧寻“病因”
水务分公司转换思路,开展分析化验新方法攻关,先后建立了残余双氧水现场快速测试条测量方法、钛盐比色法化验室精确测量方法,最终锁定1号水处理站外输水溶解氧和腐蚀速率高的关键原因为残余双氧水浓度高。
反复摸索配“解药”
1号站来水硫化物含量高、变化快,水质非常复杂。利用双氧水要将硫化物彻底除尽,保证水质达标,不可避免地造成残余双氧水存在,因此残余双氧水控减成了难啃的骨头。
项目部依托苏三宝博士带领的博士后科研团队,开展大量探索性室内评价实验。最终发现:次氯酸钠虽除硫效率较低,但能与氨氮等多种物质反应,不易残留。
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两级除硫加药配方,一方面将剩余硫化物彻底氧化,另一方面去除氨氮,为水质深度处理提前打好基础。
实践应用看“成效”
好的方案,需要落到现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多家单位共同努力,发扬“苦干一百日”的精神,一起推动着“两级除硫方案”快速实施。
普光污水站副站长韦小科看完方案后十分欣喜,立即到物资保障部料场找寻加药泵、储药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台1000 L/h的计量泵,加快了现场实施步伐。
普光水务项目部维修班在班长何本东带领下,加班加点,完成了加药设施安装和管线连接。
1#气田水处理站站长王伟强带领运行班成员,积极学习两级除硫工艺要点,主动完成加药设施试车。2020年7月初,两级除硫工艺在1号水处理站开始试运行,为解决残余双氧水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
精心呵护保运行
“新工艺就如新生儿,需要百般呵护,不断指引其成长。”普光分公司多次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及时掌握试运行动态,剖析存在的问题,指明改进方向。
1号水处理站现场运行班组加强巡检、加密化验,尽最大努力将方案的关键参数落实到生产运行中去。水务分公司还现场安装ORP在线监测仪,辅助第一段除硫剂双氧水精细投加。
经过共同努力,1号水处理站滤后水残余双氧水平均值降低至45 毫克/升,处理时间只是原方案的70%,但能使残余氧含量稳定在0-30 毫克/升的较低水平。
自此,残余双氧水难题基本被克服,后续投加少量亚硫酸钠除氧和降低腐蚀速率水到渠成。末端除氧后,溶解氧指标控制在0.5以内,腐蚀速率控制在0.076以内。2020年9月实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5%。截止到12月1号污水站达到95.9%以上,3号站推广此成果后,水质达标率提升到90.9%,水质全面达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