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工程领域,金属疲劳就像材料界的“慢性病”——零件在反复受力下逐渐产生裂纹,最终导致突然断裂。这种失效往往发生在材料看似完好的情况下,因此提高疲劳强度是保障工程安全的关键。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团队与李殿中院士团队合作,在轴承钢抗疲劳性能优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这个百年难题开辟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于《Acta Materialia》和《JMST》,构建了“夹杂物控制-强韧匹配-界面优化”系统理论框架,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端轴承材料研发开辟新路径。 那么,这项研究都破解了哪些难题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破解“应力陷阱”之谜 2 建立“疲劳安全警戒线” 3 稀土改性的“界面革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
点击排行
PPT新闻
“海洋金属”——钛合金在舰船的
点击数:10723
腐蚀与“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数: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