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机警示国人须重视腐蚀防护事业
2015-03-05 17:42:08 作者:洪乃丰来源:

  2011年日本核危机震惊全球。继2011年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后,随之而来的是核电站爆炸引发核危机,震动了整个世界,搅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地震后,日本55家核电站10家关闭,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故障。核危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表示,总体形势“十分严峻”,《纽约时报》惊呼,日本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效,可能引发日本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新西兰先驱报》说:日本的核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全球,这是自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以来,人类又一次面临严重的“核威胁”。许多国家担心日本核危机可能会酿成大型的核灾难,有关心理层面的核恐慌,以一种更快的速度蔓延全球。欧美一些人在抢购碘制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碘盐现象……
 

 

  地震、海啸、核危机,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同时也是世界性灾难。其中,地震、海啸存在不可预测、甚至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核电危机却有着诸多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值得思考与反思。实际上,一些专家和机构,已经陆续发表一些相关意见与看法,其中谈到与腐蚀、老化有关,在此,仅对本次日本核危机与核设备老化、腐蚀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与讨论。

 

  据来自中国新闻网报道说:“曾任东芝公司核电站设计师的后藤政志在地震发生后初步认定,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一号机组已建成40多年,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中最早完工的,各种设备和管道都已老化,甚至存在锈蚀状况,所以最容易出现问题”。

 

  后藤先生明确提出了老化、锈蚀问题。从专业技术角度讲,所谓“设备老化”是指系统、设备部件的物理、力学特性,在使用环境下随着时间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导致设备整体或部分部件功能失效而引发事故。对于金属制造的设备、构件而言,“老化”主要表现为腐蚀(锈蚀),包括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磨蚀、腐蚀疲劳、应力腐蚀等;同时,辐照脆化和热脆化、疲劳、蠕变、磨损等也属于老化范围。

 

  关于福岛核电站老化与腐蚀的问题,在以往的报告中有更明确的表述。据《新世纪》-财新网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和福岛第一原子力发电所完成的一份对于福岛一站一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指出这一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 据此初步资料可以认定,福岛第一核电站存在腐蚀、老化问题是确信无疑的了。按照后藤先生的判断,除抗震不足之外,老化、锈蚀就是导致这次核危机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