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提供几点自救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10招自救指南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读博、求职和入职三个阶段。
读博阶段
1.博士课题向课题组长期优势方向靠拢。
课题组长期优势方向,不仅资源富集,而且领域内熟人众多,不管是发论文还是以后申请基金、拿项目,都会比其他方向要容易得多。
2.多发论文才能有更多机会。
对于博士来说,基金、帽子你拿不到,那论文就是硬通货。如果有进高校的想法,那你一定要早发论文、多发论文。找教职的第一关就是PK成果。论文不够,你连科研圈入场券都拿不到!更别提想在科研上有什么发展了。先吃上科研这碗饭,后边才有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
3.留有论文存货未发表。
入职后科研、教学、生活压力一涌而来,很难保证在考核期内出色完成考核任务。因此,博士期间手里留几篇存货能帮你顺利挺过这一过渡期。
4.与导师建立良好关系,持续享受导师发展红利。
导师与你师徒一场,虽然你毕业了,但不意味着师生情到此结束了。如果你继续混学术圈,导师的引荐和支持仍然非常重要。因此,大家要与导师多联系,勤汇报工作,甚至是合作申项目、合作开展研究,搭上导师发展的列车。
求职阶段
1.找准定位,调整心态。如果你想安逸,那就要接受去二三流高校,接受在学术上碌碌无为;如果你有学术理想,想谋求更大发展,那就要接受“非升即走”、“996”,接受没有生活。这样才能在未来遇见困难时,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
2.找团队抱大腿。青椒靠单打独斗就能混出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科研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团队手里,你想要有所发展只能依靠平台、依靠资源、依靠大佬。虽然加入团队后科研自主性变差,甚至自己的经费自己说了都不算,但是有了大佬的庇佑,你的“非升即走”就会变成“非升不可”,而且你的眼界、人脉会快速成长成熟。
3.规划好发展路径。如果你想追求安逸,博士毕业就赶紧去找教职占坑,而且是有编制的那种,稳定性压倒一切;如果你想谋求更大的发展,目前发展最优捷径就是出国做3年博后,合作导师最好是国外牛校大佬。3年博后期满后申请“海优”回国,直接以特聘研究员/特聘教授身份起步。哪怕你没有入选海优,凭借丰富的海外经历和成果,拿一个211特聘副教授/副研究员还是不难的。这条路径发展速度碾压国内土青椒,而且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招生名额也会明显优于土青椒。
入职阶段
1.上课能少则少。从青椒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上课绝对是性价比极低的一项工作,坚持的原则是能推则推、能少则少,把时间留给科研。
2. 积极融入大团队,伺候好大佬。如果你加入了大佬团队,那大佬就是你的皇帝,你获得的资源基本都源于他,你在学校学院的庇护神也是他,简直就是你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多琢磨琢磨他需要什么,你能否满足大佬的需求?
3. 努力平衡科研与生活(尽管很难)。科研是苦涩的,不应该把这份苦涩带到生活中去。希望大家可以用生活的甜去调剂科研的苦。想办法给自己和家人留出一点科研之外的时间,去短暂享受你努力科研带来的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