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985高校的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
6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新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并与五家企业签约共建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绩(ID:gaojidata)查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官网发现,学校的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也已囊括“面向高端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此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官微发布《哈工大AI,未来已来》一文,其中提到:学校获批国家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仅14所)。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在采购与招标网站上,发布国家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比选和成交结果公告。
近年来,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如火如荼。此前,已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人工智能、医学攻关5个领域,以高校为依托已经建设了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此次说明高校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到,加快集成电路、储能、生物育种、医学攻关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据高绩(ID:gaojidata)不完全统计,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人工智能、医学攻关5个领域,已有至少34所高校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其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各获批3项。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大学各获批2项。
据高绩(ID:gaojidata)不完全统计,多所高校的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总经费均过亿,最高近5亿元。
复旦大学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西安交通大学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总经费超4亿元;四川大学的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总经费达3.9亿元;厦门大学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总经费为2亿元。
国家级平台,引领创新改革! 7月18日上午,教育部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成果发布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淀深厚,依托郑南宁院士团队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级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AI+”改革工程,打造垂直教育大模型与智能体,积极探索“无边界课堂”等创新范式。 作为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西安交通大学以“人工智能先导计划”为引擎,通过“平台+课程+管理”三维改革,重塑教育形态。 西安交通大学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赋能年”。学校与华为共建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部署DeepSeek(深度求索)等大模型,配套60余种AI应用功能;打造12个专业教育垂直大模型,形成涵盖7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语料库。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智能化”课堂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已可以通过AI自主生成机构设计迭代路径。 2024年1月,四川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正式揭牌。 平台积极组建“高端医用先进材料创新中心”“下一代分子诊断技术创新中心”“医疗机器人研究中心”“高清智能内镜研发创新中心”“影像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医工共享示范中心”6大创新中心及24个研究平台的科研矩阵,合力打造医工交叉学科引领极、医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汇聚极、医学技术攻关创新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