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自然:化学部等完成青A、青B评审
2025-07-15 12:00:18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高分子科技 分享至:

 截至目前,根据基金委官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4个学部已完成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3个学部完成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评审工作,具体进展如下:

  • 化学科学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

  • 交叉科学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

  • 数学物理科学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
  • 信息科学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01



化学科学部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2025年6月12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评审会议。

吴骊珠副主任首先代表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与会专家长期以来为科学基金工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工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199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在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希望各位评审专家充分发挥学术鉴赏力和科学家精神,严格把握评审标准,优中择优,遴选出真正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和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科技人才。

杨学明主任指出,自然科学基金委近年来持续深化改革,提升资助效能,确保将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学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为我国化学化工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与会专家站在国家和科学的高度,帮助学部遴选出高水平项目和优秀人才,圆满完成委党组的任务,不辜负科技界同仁的信任。

杨俊林常务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化学科学部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的申请受理情况、参加会议答辩项目的遴选原则、答辩要求、会议评审标准和会场纪律等。驻会监督工作组组长就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驻会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

2025年6月25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评审会议。

吴骊珠副主任首先代表自然科学基金委感谢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科学基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她指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人才类项目之一,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评审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判断力,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认真考察和评估项目申请人已有研究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既要鼓励年轻人敢想敢闯、大胆挑战新的研究方向,又要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最优秀的项目和人才被选拔出来,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最后,她呼吁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帮助自然科学基金委积极探索建立更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人才资助机制。

杨学明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科技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奋斗。科技创新靠人才,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对于我国基础研究乃至未来科技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坚持将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希望与会专家排除外界干扰、科学公正评审,帮助学部遴选出化学化工领域最优秀的青年人才。

3.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

5月28日至2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评审会议。

吴骊珠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系列中两类重要项目,自设立以来倍受学界重视和关注,在建设国家科技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支持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在某些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上持续拓展,取得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鼓励优秀学术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着重打造目标一致、合作密切、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科研队伍。希望与会专家秉持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遴选出最符合项目定位要求的高质量项目,同时帮助项目申请人在相关方向上进一步思考和凝练,未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杨学明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化学化工领域能够取得当前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真正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工作仍然不够多。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设立的初衷,旨在通过选拔出真正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国际上引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希望与会专家瞄准项目定位,发挥学术判断力,公平公正评审,遴选出化学化工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和团队,推动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杨俊林常务副主任介绍了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系列改革举措,以及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项目定位、总体目标、本年度的申请受理情况、遴选原则、答辩要求、评审注意事项和会议期间的评审纪律等。

02


交叉科学部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2025年6月20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评审会议。

吴骊珠副主任指出,自然科学基金委始终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经过系统规划,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人才资助体系,助力各年龄段人才成长。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已成为我国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孵化器。通过本项目的资助,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希望各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良好学术声誉的专家充分发挥学术鉴赏力,秉持公平、公正、客观、负责的态度,遴选出一批勇于探索、最具创新能力、致力于交叉科学前沿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

汤超主任表示,高质量人才的选拔依赖于高质量评审。希望各位专家回归人才项目的初心聚焦项目的本质属性,考察答辩人的独立性,既有成果和拟开展研究工作的交叉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优中选优,为国选材。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首次在交叉科学部设立“科学工具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请相关评审专家重点关注答辩人在科研工具研发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拟研发科学工具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创新性、指标先进性和方案可行性等。希望各位专家秉持公正客观、科学理性的原则,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踊跃提问,坦率交流,独立判断,理性评估,遴选出一批能够在交叉前沿研究和科学工具自主创新中取得突破的优秀青年学者。

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

2025年6月27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评审会议。

吴骊珠强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作为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才资助体系的重要支柱,自2012年设立以来,已成功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与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今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交叉科学部首次设立“科学工具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旨在通过优化人才梯队建设,推动我国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期望评审专家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精准识别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应对未来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奠定人才基础。

汤超表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评审工作须兼顾答辩人的既有成果、创新潜力和拟开展工作的科学价值,同时强调交叉科学部资助项目应重点关注其交叉属性,对于“科学工具类”项目,须着重评估其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与技术先进性。希望评审专家继续秉持深入质询的优良传统,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提问与互动,遴选出真正有潜力、有深度的项目。

付雪峰详细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才项目改革措施、交叉科学部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的申请与受理情况、项目评审特点和遴选原则,强调了评审纪律和注意事项。驻会监督工作组组长就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驻会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3.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

2025年5月2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评审会议。

吴骊珠副主任指出,卓越研究群体项目作为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希望与会专家充分评判项目的科学性、交叉性和发展潜力,客观评价项目申请人和团队的创新能力,科学公正地遴选出交叉特征鲜明、有望在未来走在国际前列和引领发展方向的优秀项目。

汤超主任代表学部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积极提问,敢于提出尖锐问题,与项目申请团队充分交流,充分考察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原创性、重要性,遴选出深度交叉融合的项目。付雪峰副主任介绍了2025年度科学基金改革相关精神,以及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申请情况、资助计划、评审要点,并强调了会议评审纪律。

03



数学物理科学部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B类)

2025年6月10日和16日,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在北京分别召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评审会议。

江松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江松副主任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近年来的各项改革举措,明确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的项目属性,强调要将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同时,他还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巩固深化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的举措,要求评审专家站在为国选才、为学科发展选才的高度做好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地遴选出最优秀的项目。

倪培根副主任介绍了本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的受理及通讯评审情况,明确了评审会议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强调了会议评审纪律要求。

驻会监督工作组组长对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议评审监督的整体情况、工作职责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专家组仔细查阅了项目申请书和通讯评审意见,认真听取了项目答辩汇报并提问,投票遴选出本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顺利完成评审任务。驻会监督工作组全程监督了评审过程。

2.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

2025年6月11日和13日,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在北京分别召开2025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和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评审会议。

江松副主任介绍了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卓越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定位,指出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旨在支持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旨在支持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在某些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上持续拓展,取得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江松副主任进一步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巩固深化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维护评审公正性的各项举措,要求评审专家打破学科壁垒,严格按照要求对项目进行评审,特别是团队成员间的科研合作、年龄结构合理性以及科研领域互补性等要求,遴选出国际前沿领域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倪培根副主任介绍了本年度数学物理科学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和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的受理及评审情况,明确了评审会议的具体内容,并强调了会议评审纪律要求。

专家组仔细查阅了项目申请书和通讯评审情况,认真听取了项目答辩汇报并提问,投票遴选出本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A类)和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顺利完成评审任务。


04



信息科学部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

2025年6月23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评审会议。

陆建华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作为自然科学基金关注度最高的项目类型之一,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对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的评审,在保证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申请人的贡献和潜力,从“增量”“变量”和“份量”三个方面评价申请人过去取得的成绩和对领域的实质性科学贡献,从“高度”“深度”和“广度”三个维度评估未来工作的意义和申请人的研究潜力。希望各位专家站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专业鉴赏力,从严把握评审标准,遴选出最优秀的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委驻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办公室(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郭建泉就驻会监督的指导思想、组织保障、工作内容和相关事项等作了详细介绍和说明,呼吁与会专家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评审氛围,保障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质量,加快构建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