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解析┃2025国家奖提名政策/提名书变化
2025-05-21 16:30:13 作者:科奖在线 来源:科奖在线 分享至:

 

近日,国奖办官网正式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202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常见问答对比往年国家科技奖提名政策和提名书填报要求,科奖在线将其中重大变化要点解析如下:

一、2025年国家奖提名政策变化

1、申报间隔年限正式取消!

2020年之前的国家科技奖,每年申报一次,三大奖获奖人要间隔两年才能再次申报国家科技奖,未获奖的科技成果要间隔一年才能再次报奖

202312月发布的《国家科技奖提名办法》,对以往的提名规则做了重大调整,删掉了获奖人和未获奖科技成果再次申报的间隔年限

《2025年度国家科技奖提名工作问答》中明确了“2023年度国家奖获奖的完成人、未获奖的科技成果都可以再被提名2025年度国家科技奖”。新人申报国家奖越来越难。

2、首次明确优先领域!

在提名原则第1条中,首次“鼓励提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新一代网络、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矿产勘探、生物育种等领域高水平科技成果。这十大领域的科研成果,将可能获得提名机会;在后面的评审环节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十大领域的科研成果可能优先获得授奖机会

3、加大提名者责任!

提名原则中新增加两条,全是针对提名者责任的,要求提名者应当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自觉抵制“打招呼”“跑找要”等各种干扰评审的行为,引导监督被提名者及所在单位……

4. 提名者应当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确保支撑提名的数据、指标、学术成果、候选者贡献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完整属实,并客观反映学术价值、应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等。

5.提名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科技奖评审纪律“二十条”》等要求,自觉抵制“打招呼”“跑找要”等各种干扰评审的行为,引导监督被提名者及所在单位恪守学术道德、遵守评审纪律,持续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奖环境,维护评审公正性和严肃性。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参评项目1400余项,初评通过301项,正式授奖248项,落选53项,创国奖历史新高(一般不超过20项)。部分项目极有可能是因为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出现问题,或者被提名者及所在单位出现干扰评审的行为,从而导致落选的。2025年国家科技奖加大提名者的监督责任,杜绝不端行为。

4、明确“不得提名情形"

完成人、完成人均不得出现这些情形,否则将连累整个报奖成果落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1.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

2.有科研不端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

3.被依法列为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对象且处于联合惩戒期的;

4.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政务处分并处于影响期的;

5.其他依法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或者有科技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5、申报时间延长9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申报周期仅有36天,2025年国家科技奖申报周期44,有助于提名单位遴选优质项目、报奖者完善申报材料。

点阅2025国家奖重大变化与要点解析(一):提名政策的5点变化和3点说明

二、2025年国家奖提名书变化

1、国家科技进步奖正式取消创新团队奖

科技进步奖中的创新团队奖按照一等奖标准评审、授奖,每年不超过3个,2012年纳入科技进步奖,2025年正式取消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2008年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2020年取消。

2、特等奖不再需要征得5名以上院士同意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精神,为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考虑到所有三大奖项目提名前已征求不少于5名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的意见,2025年起特等奖不再另行要求征得5名以上院士同意。

3、自然科学奖代表性论文(专著)增加

自然奖的代表性论文(专著)不超过5篇。鼓励填写在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或国内出版的专著,如有在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或国内出版的专著,可不超过6

专著必须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无国际统一书号(ISBN)的印刷品不得列为专著。不得填写专利、软件等知识产权

4、三大奖的“科技局限性”正式取消

  • 2020年之前的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科技局限性单独描述(限1页)简明、准确地阐述项目在现阶段还存在的科技局限性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2023的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科技局限性不再单独1页描述,可在主要技术内容(5页)中简单简述本项目存在的技术局限性,即合并到了5页中。

  • 2025的国家科技奖三大奖,正式取消了科技局限性的描述

5、明确降级获奖项目的授奖人数和单位数量

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授奖不超过30单位50人,一等奖授奖不超过10单位15人,二等奖不超过7单位10人。本年度对降级的获奖项目授奖数量进行了特别规定:

  • 选择提名“特等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的项目,最终授奖的人数按授奖等级确定,超过授奖等级对应数量的个人不予授奖

  • 选择提名“特等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的项目,最终授奖的单位数量按授奖等级确定,超过授奖等级对应数量的单位不予授奖

6、提名书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增加重要条款

2025年国家科技奖的最高奖、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均新增了一条重要条款完成人和完成单位被依法列为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对象且处于联合惩戒期的,或依法依规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完成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或者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并处于影响期的

这就要求我们报奖成果组队的时候,认真审查每个完成人和完成单位,绝对不能有任何瑕疵

7、三大奖的项目起止时间

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精确到月。

点阅2025国家奖重大变化与要点解析(二):提名书的9个重要调整

三、特别注意事项

1、形式审查不合格最常见的情况有哪些?

(1)论文、专利等相关技术内容重复使用;

(2)自然奖代表性论文(专著)发表(出版)年限不足三年;

(3)发明奖、技术进步奖整体技术应用时间不满三年;按规定需要行政许可的项目,未提交相关部门行政许可证明的或者行政许可时间未满三年;

(4)同一候选人在同一年度被重复提名三大奖;

(5)自然奖完成人不是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6)自然奖代表性论文第一单位不是国内单位;

(7)发明奖前三完成人不是“七、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所列授权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发明人少于三人时除外),或列入发明人均不是项目完成人的发明专利;

(8)候选者被依法列为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对象且处于联合惩戒期,或依法依规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候选者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或者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并处于影响期;

(9)其他不符合《条例》等法规文件以及当年度提名工作通知要求的情况。

(本条转载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2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常见问答

2、要正确理解报奖材料中的经济效益

关于发明奖、进步奖中经济效益的表述,近几年的国家科技奖填报说明做了重大调整。

  • 以往的经济效益的描述都是“新增销售额”、“新增利润”,但实际填报中,均不是“新增”的概念,而是技术或产品应用后产生的实际的销售额,而不是当年度减上一年度的差额。

  • 近几年的经济效益描述调整为:院校、科研院所的合同收入,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以及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等情况,已经不再提“新增”的概念了,很多省奖和学会奖还未做调整

经济效益一般填写近三年的效益情况,建议是202220232024三个完整年度。报奖项目根据成果特点,自行调整,易可。

3、哪些单位可能具有国家科技奖的提名指标

2025年度国家科技奖提名数量预计与2023年度持平,在1500项左右。但哪些单位具备提名资格、提名数量多少,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公布,需在系统查看。

下面是2023年度各单位提名国家奖数据,可供参考(因部分单位提名项目未通过形审或未公开,具体数量存在误差,具体以政府消息为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