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编委】《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25年新增青年编委简介(五)
2025-05-08 16:47:23 作者: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分享至:

 

 

青年编委

简介

    邓书端    

        西南林业大学        

 

邓书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法国洛林大学博士后。现担任西南林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保型缓蚀剂及胶黏剂研究。2022-2024年连续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及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10余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orrosion Science、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H因子45;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先后荣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2022年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第2完成人)”、“2024年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第2完成人)”、 “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10完成人)”、“2022年度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第九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6完成人)”等多项科研奖励。现担任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林学会生物质材料科学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委员、中国腐蚀与防腐学会第十届缓蚀剂与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Sustainable Structures期刊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青年编委等学术兼职。

 

    陈柏屹    

            集美大学            

 

陈柏屹,博士生导师,集美大学教授,福建省“先进海洋功能材料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蓝色人才,厦门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监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Corrosion Communications 杂志青年编委。已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作为第一/通讯作者18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IF=29.4),The Innovation (IF=32.1),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IF=19.4),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F=15.4)等。近5年主持项目共9项,总经费近1200万元:主持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项目1项(720万元),企业委托产业转化项目1项(2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校级人才项目1项,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3项。现任先进海洋功能材料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监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申请发明专利10项。应邀在第22届国际腐蚀大会等9项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组织承办两项国际、国内海生物污损防护学术交流会议。2024年获选“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年科学家”及“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蓝色人才团队核心成员(排名第一)”。

 

    李祥宇    

            东北大学            

 

李祥宇,20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防污防腐涂层的研究。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4年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沈阳市高层次C类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海上风电联合基金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担任Corrosion Communications、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青年编委,Materials客座编辑。获得XXX防污/减阻技术挑战赛优胜奖(2/8)、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等荣誉。

 

    陆    杰     

        上海交通大学        

 

陆杰,2020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立足我国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高温热防护重大需求,开展高性能长寿命高温防护涂层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支撑我国"两机"热部件先进高温防护涂层研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启明星扬帆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两机基础科学中心重大项目子课题、东汽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高校共建课题,以及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科研协作项目20余项,参与JKW国防基础加强、工信部两机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3年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身份在Corrosion Science、Scripta Materialia、Composites Part B、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被引超过1000次,研究成果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3项。

 

樊    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樊亮,2019年获得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20年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与延长寿命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工基础设施腐蚀监测技术与传感器研发、腐蚀过程和机理研究以及腐蚀防护技术的开发。目前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 “引才计划” 青年俊才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军科委基础加强项目子课题等,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担任美国交通部大学交通中心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腐蚀与污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电网腐蚀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国际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学会、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和材料科学与技术学会会员,同时是 Corrosion Communications、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入选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 青年俊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培育计划, 获得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年创新人才奖、密苏里科技大学工程与计算学院院长优秀博士奖、土木工程系优秀博士生学术成果奖等。

 

    卞贵学    

        海军航空大学        

 

卞贵学,海军航空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现为海军航空大学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飞机结构日历寿命、腐蚀环境对飞机结构强度和寿命的影响等。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享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三类岗位津贴。青岛市高层次人次,青岛市政府津贴专家。《材料保护》青年编委、《装备环境工程》青年编委、《海军航空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孙佳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孙佳文,2022年毕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海洋腐蚀与防护博士学位,师从段继周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为侯保荣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环保型海洋防污涂层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长效环保型有机硅超低表面能防污涂层,获2021年度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多次在国际海洋腐蚀与污损大会(ICMCF)、全国腐蚀大会、海洋装备防污防腐材料与技术论坛暨海洋污损防护技术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青岛市博士后资助项目(一等)共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Applied Materials Today和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已授权5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