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院士到乌合之众
2025-01-24 15:54:38 作者:材料学网 来源:材料学网 分享至:

 

 

最近,我对群体心理有了新的领悟。为何盲从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这源于我观看宋尔卫院士的讲座时,脑海中浮现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类似于酒桌上男人们常有的心态:“这些在我们圈子内司空见惯”、“你并非独一无二”、“有人比你更过分”、“等风头过去就好了”。难道真是这样吗?群体似乎拥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我尝试将自己置于其中,暗自利用职权和影响力为儿子谋取985高校的名额,因为我清楚,在我这个圈子中,这样的行为比比皆是,我充其量只能算中等水平,毕竟还没让他进清华北大……在群体中,总有一种不自觉的攀比心态作祟:明明我不是最过分的一个,却偏偏成了倒霉蛋,被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


群体的模仿效应令人着迷。想象一下,当我独自犯下滔天大罪,我会感到自己罪孽深重。然而,一旦我置身于群体之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们因为共同点而聚集成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放弃了一部分个性,融入了集体。群体成员的行为要么在形式上相似,要么在本质上相同。以一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这个群体每天都用木棍攻击他人。不幸的是,有一天我失手打死了人。但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大家都参与了这种行为,我只是不幸地导致了致命后果。因此,罪恶感会从个体分散到整个群体,导致我们对许多事情失去了敬畏之心。

在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的阴影下,人们往往因为群体行为而减轻了罪恶感。原本的自责变成了对不幸命运的哀叹,而非对不当行为的反省。这种集体心理让我们意识到,并非在每个时刻都必须盲目追求合群。保持自我反省和独立思考至关重要,而不是随波逐流,被群体意识和大众舆论所左右。我渴望坚持内心的自省,不愿沦为那些在群体中用借口自我安慰的人。

院士制度起源于欧洲,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开始推选杰出的科学家为会员,这些会员后来被称为“院士”。法国科学院也在1666年成立,采用了类似的制度。院士制度的设立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并通过他们的学术领导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院士不仅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还在社会各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 学术领导力:院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通常是领军人物,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院士们通过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式,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 社会影响力:院士不仅在学术界有重要地位,还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关键作用。许多院士担任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顾问,为科技发展战略提供咨询意见。
  • 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外籍院士的选举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科学院的国际声誉,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从院士到乌合之众的转变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院士不仅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还在社会各界具有重要影响力。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通常是领军人物,通过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式,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然而,院士的社会兼职过多、科研经费不足、年轻科研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也对院士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不断推进院士制度的改革,旨在提高院士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
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群体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学科。它探讨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群体决策过程、群体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群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 群体思维一致性:当个体汇聚成群体时,他们显示出的思维方式与独立个体时截然不同。群体行为往往更加冲动、易变、易怒、轻信、不负责任,且容易被情绪所驱动走向极端。
  • 情绪传染:群体中的情绪容易在成员之间迅速传播,导致群体行为的同步化。这种现象在大型集会、抗议活动等场合尤为明显。
  • 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会减弱,导致行为更加极端和不受约束。这种现象解释了为什么群体中的个体可能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情
从院士到乌合之众的转变
从院士到乌合之众的转变,反映了个体在不同社会角色和情境下的行为变化。院士作为科学界的领军人物,通常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和自律。然而,当这些个体进入群体环境中,尤其是在情绪高涨、意见一致的群体中,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