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形势非常严峻。 海拔2000多米的唐家山直接被削去一半,短短2分钟便将奔腾的通口河堵塞得结结实实,形成可蓄水近3亿立方米的最大天然悬湖。余震不断,大雨不停,悬湖的水位也在一天天上涨。 巨大的堰塞坝阻拦住河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形势非常严峻。 海拔2000多米的唐家山直接被削去一半,短短2分钟便将奔腾的通口河堵塞得结结实实,形成可蓄水近3亿立方米的最大天然悬湖。余震不断,大雨不停,悬湖的水位也在一天天上涨。 下游百姓头上高悬的一个巨大无比的悬壶,一旦溃决,下游百余万生命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武汉大学的李德仁院士。 李院士利用遥感卫星实时获取堰塞湖区三维地形,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完成了最精细的三维数字高程模型。借着这套模型,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在被堵塞26天后终于成功导流泄洪,危机解除。 这成为国际上成功快速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典范。 今年,已经84岁的李德仁院士,在6月24日召开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值得一提的是,李德仁院士的弟弟李德毅、堂弟李德群,一位是人工智能专家,一位是材料形成专家,兄弟三人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被传为佳话。 李德仁(1939)、李德毅(1944)、李德群(1945)院士三兄弟 勤学苦读 1939年,李德仁出生在江苏省泰县溱古镇一个书香世家。他的曾祖父李贞发曾手书80字家训,时至今日仍挂在李德仁江苏老家的厅堂上。 李德仁一家兄弟姐妹七人。父亲在县银行当会计,母亲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家中收入不多,能读书不容易。所以李德仁从小就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高中时期,李德仁仅数学题就做了十多个厚本子,高二就读完了全部课程。 因为喜欢数学,李德仁报考大学时,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第八志愿填报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今武汉大学信息学部)。 但他不知道当时教育部有规定:凡是12个志愿里填写了新建大学的考生,只要合格,一律纳入新建大学。 于是,18岁的李德仁带着与北大失之交臂的遗憾,从泰县来到武汉。 开学第一天,校长夏坚白院士给同学们讲话,说起5000年以前尼罗河每年都会发水,一发水,田地就被冲掉。为了把土地利用好,农民开始做测量。地图的重要性,从那时候就开始凸显了出来。 听了校长一番话,李德仁与同学们备受鼓舞。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基地建设和国防建设都需要地图测量技术的支持。 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汇聚了当时中国测绘界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老师们上课有声有色,不仅传授知识还分享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这里,李德仁深深理解了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当时的教材大多是苏联编撰,苏联是个数学强国,很多教材在业内被奉为圭臬。但李德仁是个勤于思考,不迷信权威的人,有一回他翻看苏联的教材,发现了好几处错误,较真的劲儿立马就上来,他一口气写了三篇文章,把这几个错误阐释得明明白白,还交给了系主任王之卓。 王之卓先生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学者,也是我国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他看到这个“愣头青”的文章后大为吃惊,立马邀请他来家里讨论,师徒两人从下午5点钟谈到晚上8点钟,连晚饭都顾不上吃。自此,王之卓对这位颇有想法的后辈非常欣赏。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后,在恩师王之卓的鼓励下,他参加了极具竞争性的研究生考试,这在当时全校仅招收一名研究生的情况下,竞争异常激烈。李德仁的表现出类拔萃,三门考试中两门满分,另一门得到了99分。 然而,由于高中时期因支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言论而被错误标记为思想偏颇,李德仁的录取资格不幸被取消。尽管王之卓试图留他为助教,但这一提议也被否决了。 李德仁无奈接受了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二地形测量大队的安排。在那里,他的勤奋和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常人相比,他的工作效率极高,每天能完成的测量点数是别人的数倍。无论是在复杂的山地还是在河流两侧,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在夜晚利用微弱的烛光进行精密的计算。他不仅解决了山区高程导线不闭合的技术难题,还提出了新的检测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正当李德仁准备在他热爱的测绘领域中大放异彩时,特殊的政治时期到来,他与数千名科技工作者一样被迫改行。这一转变使他从一个拥有光明前途的科技人才,变成了一个在水泥电杆车间日复一日使用大锤和钢筋的普通工人。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李德仁以及“一门三杰”的其他两位,都在社会大潮中经历了起伏与挑战。 20世纪60年代,我国制造业刚刚起步,电力工程、冶金技术也开始进入探索进程。 抱着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的想法,李德仁的堂弟李德群考入清华大学冶金系,亲弟李德毅则考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在清华苦读五年,李德群本打算大展拳脚,投身于祖国的制造事业当中。然而命运弄人,一毕业他就被分配到宁夏灵武农场当农工。 巨大的落差,一度让李德群十分压抑。 好在农场工人十分亲切友善,给了他很多关怀,渐渐地,李德群心里的阴霾被驱散了。在农场,他利用自己的专业改进了机器,大大减轻了同事们的劳动强度。后来,李德群又到湖北潜江当了5年工人。短短三年时间里,把一个很落后的农机厂改造成一个先进的环保设备厂。 这些经历不但没有磨灭李德群的意志,反而让他心性更坚韧。他明白了,人在逆境,更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从中找到发挥所长的道路。 李德仁的亲弟弟李德毅也没闲着。 当时,几位美国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进行了一次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 刚刚毕业的李德毅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对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一切条件都不完备,时局也不稳定。 有梦想,也只能先放在心中。 三兄弟在时代的浪潮中浮浮沉沉,未来的方向一时不明,那个“兴我家邦”的理想,似乎一下变得很遥远。 所幸,曙光就要来了。 少年时期的李德仁 于是,18岁的李德仁带着与北大失之交臂的遗憾,从泰县来到武汉。 开学第一天,校长夏坚白院士给同学们讲话,说起5000年以前尼罗河每年都会发水,一发水,田地就被冲掉。为了把土地利用好,农民开始做测量。地图的重要性,从那时候就开始凸显了出来。 听了校长一番话,李德仁与同学们备受鼓舞。 李德仁院士年轻时的照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