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Cell、Nature、Science),作为三大举世公认的顶级科学期刊,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发展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学者在国际科研舞台上崭露头角,国际科学顶刊接连刊登中国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科研实力上升的体现。
据高绩(ID: gjdata)统计,2024年1月到6月,中国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在CNS期刊总计刊出原创论文173篇,同比增长35.1%。清华大学作为通讯单位在三大顶刊上发文27篇,总数最多;中国科学院大学发文25篇,排名第二。北京大学发文24篇,位列第三。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发文14篇,12篇,分列第四、第五名。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10所高校实现CNS大满贯。
各高校发文情况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高校发文数量大幅上涨。5月,清华大学3天内连发5篇Nature、1篇Science。6月5日至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鹏课题组、郭强课题组,物理学院刘开辉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接连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在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在一周内达成CNS发文大满贯。江苏科技大学2月份发表了首篇Nature论文。5月,大连医科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Cell发表研究成果。、
里程碑!两校打破校史
江苏科技大学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将传统的c-Si太阳能电池转变为具有显著柔性和轻量化特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降低硅片厚度并利用复合梯度钝化技术和自修复纳米晶形核等先进工艺,研究者成功地提高了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同时保持了其柔韧性。这不仅拓展了太阳能电池在极端应用场景下的应用可能性,如卫星、航天器和无人机等,还为光伏商业化提供了实际基础。
此外,本文还突破性地提出了复合梯度钝化技术,解决了外延生长和氧掺杂对钝化触点电学性能的矛盾,为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新能源团队的李阳教授为第一作者,陈代芬教授(能源与动力学院)、许俊华和晏超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通讯作者,郑雨荷、苏超为共同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48-y
大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所构建的培养组技术,大规模培养了来自100多名健康志愿者的12453株肠道真菌,生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人体肠道真菌菌株库。该研究丰富了对肠道真菌组的分类学、功能和代谢多样性的理解,为真菌生物技术领域的未来研究开辟新的视野。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0469-0
新发现!多项全球首次
高校的科研实力不仅仅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上,一批大成果、新突破的涌现,让世界进一步看到了中国高校的研究水平。西湖大学科研人员首次揭示了γδTCR–CD3复合物的组织原理;山东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者首次发现再生因子调控植物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确立了配对赝能隙的存在……
6月6日刊出的Nature上,西湖大学周强、宿强共同通讯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human γδ T cell receptor–CD3 complex的文章。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γδTCR–CD3复合物的组织原理,为进一步研究γδT细胞在免疫反应和免疫治疗中的独特功能和治疗潜力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39-4
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研究组在Cell上发表的“Peptide REF1 is a local wound signal promoting plant regeneration”研究论文,首次鉴定到诱发植物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再生因子REF1(REGENERATION FACTOR 1),并系统揭示了REF1调控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信号转导网络,同时证明了REF1在植物转基因、基因编辑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
论文链接:http://www.genetics.ac.cn/dtxw/kyjz/202405/t20240524_7169579.htm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及其研究团队报道了利用动量分辨微波光谱技术,精准测量了费米子谱函数。在排除了终态相互作用的虚假效应后,研究人员在均匀的锂-6原子幺正费米气体中观察到了由配对波动驱动的赝能隙。通过光谱分析,研究人员定量确定了配对能隙、逆配对寿命和单粒子散射率与温度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超流体转变温度之上,他们首次发现了显著的赝能隙存在。
姚星灿教授(右)、陈宇翱教授(左)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964-y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