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涨薪?博士1年7万,硕士3.3万
2024-06-03 13:40:51 作者:材料学网 来源:材料学网 分享至: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调整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消息弥漫全网!如图:

 

(来源:网络)

 

各培养单位:

 

为更好地保障我校在读研究生安心治学,经研究,决定调整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最低发放标准,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具体如下:

 

一、最低发放标准

 

按照研究生年度平均收入计,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津贴和其它补贴等,下同)最低发放标准调整为70000元/年·人或5835元/月·人;硕士研究生最低发放标准调整为33000元/年·人或2750元/月·人。研究生奖助学金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1。

 

调整后,对于一年级研究生,除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外,学校设立一年级研究生助学金,分别为博士9000元/年·人、硕士4000元/年·人,按月与国家助学金一起发放至学生账户,其余部分由培养单位或导师发放;对于其余年级学生,除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外,其余部分均由各单位或导师发放。

 

在读研究生,提高待遇刻不容缓

 

“每月几千,你招不来一个实习生,但可以招来一个博士生”的背后,是在读研究生窘迫的现状。

 

受学校、地域、专业等影响,在校博士生的补贴差异很大,但是放眼全国,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还得缴纳上万元的学费,博士生们对于补助水平的回答基本都是“不够花”!

图源:《博士“涨薪”,刻不容缓!》文章评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都较低,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不被认为是国家的义务,而是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所以在培养方面家庭和个人要承担一定成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孙万儒认为,“随着物价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低补贴更使得研究生们的日常生活在没有家庭帮助的情况下捉襟见肘”。

 

作为拥有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的在校博士生,补贴不足,又没有正式工作和工资傍身,身在塔尖的他们逐渐被生活压弯了腰。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入不敷出的现状甚至让不少向往读博的人,望而却步。

 

相比博士生,硕士生的待遇则更加惨淡,有的学硕甚至一个月只有几百块。让研究生群体不再为“生存”而发愁,提高待遇已刻不容缓。

 

近几年,已有多位学者专家提出建议,呼吁提高博士研究的待遇。饶毅、施一公等学者曾联名发起建议信《关于加强对研究生支持、提高科研主力质量的一点建议》。

 

建议信中提出:尽快提高研究生补贴,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士气,让他们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而且可以吸引优秀学生留在国内为我国科技发展出力,从而有利于我国今后研究生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研究生们将是我国科研事业未来几十年的中流砥柱。保护好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对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两会声音: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丁洪带来了一份关于提高研究生待遇和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的提案。

 

丁洪建议,要大幅提升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待遇,额度可根据同机构博士后待遇进行一定比例的折算。

 

他分析,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通常是同届学子中的佼佼者,但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与毕业生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以C9高校为例,目前博士研究生每年收入在4-5万元左右,而2022届的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已超过12万元(参照《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学业水平和收入的倒挂,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较为不利。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博士后待遇已显著提升,诸多科研机构已为博士后开出超过30万元年薪。

 

“目前存在一种不利于研究生成长的现象,有些导师把这研究生或博士生当成cheap labor(廉价劳动力)去使用,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如果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导师就不能这样做了。”丁洪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就有过相关提案。

 

倪闽景认为,“对于博士生,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博士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现在博士生一个月补贴大概3000元,我希望至少能提高到1万元,这样全中国超50万名全日制博士生大概需投入超50亿元,但这是值得的。”

 

同时,丁洪也表示:“在现行分配制度下,新成立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名额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他举例道,前些年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西湖大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现在又涌现如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福耀科技大学等不少新兴的科研型大学,解决研究生名额问题应该是它们的非常关键的任务。

 

众所周知,对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研究生名额对于各课题组的团队组建和成果产出至关重要。目前,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基本上是由教育部统一分配。

 

丁洪提出,国际上的许多著名高等院校的科研研究生招生是以导师科研的需求为基础自行决定的。而导师科研需求是与其科研经费额度,尤其是可支配的人员经费额度密切相关。一方面,科研项目需要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来支撑,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也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来保障。因此,将研究生名额分配方式与科研经费额度挂钩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他建议,教育部以一些高水平的高校作为试点,下放研究生招生名额。

 

高校落实,真的涨了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也呼吁,“提高研究生待遇,为他们进入研究道路提供更好的保障。”目前,丘成桐已经通过募集资金的方式成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在清华大学公布并实施,除了支持国内优秀学生外,还期待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研究人才加入。

 

除了清华大学外,已有不少高校通过提高“薪酬”待遇,让博士群体不再为“生存”而焦虑。

 

2022年9月1日起,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金平均从每学年4.6万元提升至5.8万元,平均涨幅26%。奖助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经费、导师(培养单位)配套投入。方案实施后,导师从科研经费中分担的部分有所增加。这一举措是为让学生更专注做研究,也有利于导师投入更多精力培养学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2022年10月发布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显示:博士研究生第五年级,导师至少为博士研究生发放2.4万元的助研津贴。

 

此外,河南大学表示,每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助学金在4年基本学制内每年增加5000元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对博士生奖助学金进行了调整。

 

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力量的后备军,是我国科研人才梯队的重要储备,提高博士生待遇的过程,也是建立健全博士生培养机制的过程。给博士生创造潜心科研的稳定环境,让其拥有相对“体面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一心投入科研,从而保证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长足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