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最破的教室,最简陋的设备,最短的建校史,却走出172位院士,2位诺贝尔奖得主...
2022-05-31 14:27:29 作者:AEIC学术交流中心 来源:AEIC学术交流中心 分享至:

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只存活了八年,却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它位于中国西南,位置偏僻,却大师云集;它建校时间短暂,却走出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


它就是西南联大。


虽然它早已成为历史中的大学,但江湖上从不缺少它的传说。


01. 乱世中的奇迹


1937年7月30日,南开大学遭遇日军的空袭,校门及大部分校舍瞬间成为废墟。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从此之后,各大高校屡受劫难。


为躲避战火,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起,前往长沙合并组建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然而,开课仅一个学期,长沙告急,临时大学,不得不再次搬迁。


这一次,他们选择去云南昆明。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938年4月2日,三所高校的大部分师生抵达昆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长一职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出任。


自此,西南联大在云南度过了八年艰苦岁月。


02.西南联大


当年的昆明毕只是一座边陲小城,远没有现在繁华。大量的师生涌入,学校宿舍一时难以安排。


虽然已有搭建新校舍的计划,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陆续抵达的师生必须先有地方安置。


于是,当地的不少中学主动向师生们开放,借出宿舍。


也有很多庙宇暂时放下顾忌,让联大的实验室搬进庙宇,与供奉的神明共处一室。


国学大师钱穆,在昆明的岩泉寺完成了《国史大纲》的写作,而费孝通的社会实验室,就安置在昆明的鼓楼魁星阁。


一路奔波,缺衣少食,宿舍简陋,设备稀缺。


但这所有的客观条件,都抵挡不住联大人对学术的向往。


03. 一心向学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西南联大,就是美、强、惨的典型。


惨,说的是学习环境。


“教舍很破,一面墙,围着一块荒地,后面都是坟;铁板盖着的房子,有门有窗,但窗子上没玻璃,谁迟到了就得站在窗子边上旁听吹风。”


“走进食堂,大家站着吃饭,挑着米饭里的沙子、小石头和稗子。所谓蔬菜都是很清的汤水漂着几根菜,肉是不常见的。”(出自《回望我的西南联大》)


强,说的是学术态度。


即使四处逃难,西南联大人依旧随身带着书和仪器,依旧不忘对学术的追求。


朱自清是当时图书馆的馆长,运书的过程,比步行团更道阻且长,但正因为有了这些书,才有了后来,无数大师彻夜看过书的西南联大图书馆。


联大学生必须修满132个学分,其中约五分之三为选修;所有学生必修中国通史、西洋通史、大一国文和大一英文;大考小考不断,涉及基础理论的课月考一次,工学院、理学院月考两次。


校长梅贻琦托人从欧美购来大学教科书的样本,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成批复印,又辗转香港运到昆明,使得西南联大的教学一直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


04. 云南师范大学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重新拆分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员北归。


三校联合成立的师范学院,作为献给云南的礼物留在昆明,成为了今日的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如今依旧坐落在校园深处。


留存于旧址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西南联大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等遗迹,依旧提醒着人们,那段存在于历史的过去。


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


1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继承了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


而未来,它将会走向更远,更宽广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