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启动资金高达10亿元的“科学探索奖”正式公布第三届获奖名单,50位青年科学家上榜。他们将在未来5年各获得由腾讯基金会资助的300万元(税后)奖金。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由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奖项聚焦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等9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产生50位获奖人。该奖项每年遴选50位获奖者,每人在未来5年获得每年60万元(税后)、累计300万元的现金资助,并可对奖金做自由支配。
本文总结了今年在材料相关研究方向获奖的科学家介绍,一起来看看材料领域的“中坚力量”都在做哪些研究吧。
桂敬汉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桂敬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07年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导师:田伟生研究员;2012年至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田伟生课题组任研究助理;2013年至2016年于美国Scripps研究所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Phil S. Baran教授。2016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Natur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12年),礼来亚洲优秀研究生论文奖二等奖(201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7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19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20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2021年)等奖项。
目前桂敬汉研究员的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发展简化的方法和策略为上述挑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受大自然精密合成机器的启发,寻求识别和探索关键化学转化以快速构建目标分子的核心骨架结构。这一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合成一定质量的天然产物及其合成类似物(可放大合成),从而能够评估它们的生物医学潜力。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来构建化学键,并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发现方面具有实用和广泛的应用。
黄明欣 香港大学
黄明欣教授分别于2002及200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于2008年从荷兰TUDELFT获得材料科学的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法国安赛乐米塔尔担任研究工程师。于2010年加入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6年升为副教授,2019年晋升正教授。研究领域为金属及合金材料。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香港协作研究基金、香港研究影响基金、香港科技署等项目负责人,并与来自中国内地、欧洲、美国的企业紧密合作。在《科学》等期刊上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是7个SCI期刊的编辑或编委成员,2018年获香港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奖。
当前研究主要包含:(1) 金属结构材料微观组织性能调控及其相关的相变和变形机理;(2)开发新一代汽车轻量化超高强钢。研究内容包含试验研究、理论建模和三维模拟,同时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与鞍钢、宝钢、法国阿米集团、美国通用汽车等企业紧密合作。
焦宁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焦宁教授以化学药物及其中间体的高效、廉价、绿色合成、以及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后期修饰和新药发现为目标,长期致力于合成方法学研究。基于原子引入反应提出了碳氢化合物氮化反应策略,突破了氧合反应的瓶颈,发展了绿色、高效的氧化、氮化、卤化等新反应、新试剂,为廉价、高效、绿色的药物合成和改造提供了直接、有效的途径,完成了一系列复杂天然产物、药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合成及结构修饰改造,并发现多个针对代谢综合征、以及用作光动力治疗的先导药物分子。以通讯作者在 Science,Nat. Chem.,Nat. Catal., 等期刊发表论文 170 余篇,他引 11000 余次,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先后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Roche Chinese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中国药学会青年药物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多项资助和奖励。
彭海琳 北京大学
彭海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200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2009年斯坦福大学博士后。2009年6月回北京大学任教,2014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北京大学三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委副主任、北京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兼任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石墨烯科技创新专项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科学通报》和《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erials Today》、《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主要从事物理化学与新能源纳米技术研究,发展了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石墨烯、拓扑绝缘体、金属硫氧族材料)的制备科学及器件应用研究。在Science, Nat. Mater., Nat. Nanotech., Nat. Chem.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授权专利14项和申请专利35项。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十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首批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Small青年科学家创新奖和2017年MRS Singapore ICON-2DMAT Young Scientist Award、2018年教育部青年科学奖,2018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袁荃 湖南大学
袁荃,博士,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复杂样品分析研究, 在提高复杂样品中目标分子检测灵敏度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在 Science, Nat. Commun., Proc. Natl. Acad. Sci. 等国际顶尖期刊上 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 2019 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奖励计划,2017 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项目。研究方向包括:1. 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制备,2. 基于DNA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3. 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分析检测和生物成像
陈海生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
陈海生研究员,1997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获博士学位。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工作;200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5年起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所长、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新型物理储能系统、叶轮机械内部流动、限定空间尺度的流动与传热等工作。已主持各类项目30余项,编写专著13部/章,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专利200余项,授权160余项。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英国能源学会会士、科技部863项目首席专家等。目前担任《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Energy Storage》、《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副主编/常务副主编,《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7个学术期刊编委等。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总干事、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关村储能产业与技术联盟理事长。
卢怡君 香港中文大学
卢怡君(Yi-Chun Lu),2007 年获得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副教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清洁能源存储和转换过程的基本理解和材料设计。她的研究小组特别专注于高能的金属-空气电池及金属-硫电池的电极和电解质设计、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氧化还原活性物质和溶液化学以及对控制电化学能量转换和存储过程的界面现象机理的研究。同时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副编辑。在Nat. Materials, Nat. Energy, Joule,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Nano Ener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总引用次数8000余次。
沈俊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沈俊,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新型制冷技术研究,围绕最具潜力替代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的新型固态磁制冷技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揭示了滞后损失对制冷能力的影响机制,设计了大磁熵变、低滞后损耗的高性能磁性材料;研制了与温度梯度匹配的多层磁回热器,温跨、制冷量均提升一倍;发明了耦合气体制冷的新型复合磁制冷系统。主持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中科院关键技术团队等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172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1项。
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杂志副主编、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磁制冷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王海辉 清华大学
王海辉,2003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后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洪堡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2020 年 11 月入职清华大学化工系。王海辉教授在无机膜分离、膜催化反应和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反应-反应耦合的思路,实现了在透氧膜反应器中水分解制氢、NOx分解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耦合。在二维膜方面提出“自支撑”、“自交联”、“高度有序”等二维膜结构设计策略,解决了二维膜普遍存在的致命性溶胀问题及渗透性-选择性难以兼得的难题,在纳/埃米尺度下对二维膜的孔道结构进行精密调控,使其在气体分离、离子截留、纳滤等重要分离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Nature Energy,Nature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dvances等化学化工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论文引用16000余次。组建了华南地区首个中德无机膜用于清洁能源与洁清环境联合实验室。曾获得德国洪堡基金(2003年)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2014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第一完成人),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和2019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陈蓉 华中科技大学
陈蓉(Chen Rong,Professor),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双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客聘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前担任美国英特尔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家高层次海外引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入选者。承担国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青年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制造工艺与装备,先后荣获德州仪器微电子领域女性领袖奖、半导体研究协会Simon Karecki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金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十余项国内外奖项。
研究方向围绕着选择性原子层沉积方法、纳米颗粒改性、薄膜工艺与设备开发、柔性光电器件制备等展开,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青年科学家项目、湖北省创新群体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Nat. Comm.,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Small, Sci. Bullet., IJEM,OEA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授权50余项,包含9项国际专利。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主编撰写了“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受邀参与撰写了英文纳米系列丛书等。
刘开辉 北京大学
刘开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委“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 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2004);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2009);2009-2014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工作。
刘开辉课题组长期从事低维材料生长机理与光谱物理研究,擅长开发先进技术手段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团队自主设计米级单晶制造装备、搭建单个低维材料单元水平的纳米光谱学表征系统、开发二维材料复合光纤全光纤器件。近年来,在二维材料表界面生长调控、米级单晶薄膜通用制造技术、表界面耦合物理及器件方向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google引用率>7300,h因子48),其中包括通讯作者文章Nature (2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2篇),Nature Photonics (2篇),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 (4篇),Advanced Materials (10篇),JACS (2篇),Nano Letters (6篇),PNAS,Science Bulletin等。
刘庄 苏州大学
刘庄,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6月回国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并组建独立课题组,研究背景横跨材料学、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近年来在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领域从事研究,围绕肿瘤诊疗中的若干挑战性问题,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纳米探针用于体外生物检测与活体分子影像,并探索了多种基于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的肿瘤光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策略。2014年起连续入围Elsevier出版社发布的“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材料科学类);2015年起连续入选美国美国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化学、材料)。主要研究方向如下:无机纳米材料与肿瘤诊疗创新技术、高分子与仿生纳米载体、纳米生物材料与肿瘤微环境调控、纳米放射医学、生物材料与免疫工程、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的临床转化。
张一慧 清华大学
张一慧,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长聘教授。2011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先后担任Postdoctoral Fellow和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张教授致力于利用力学原理和多学科交叉解决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中的挑战性科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建立先进材料和结构的新力学理论和计算模型, 并发展具有特异性能的材料和系统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当前的主要研究焦点是柔性微结构技术,侧重于发展能够重现或超越生物软组织力学/物理性能的结构化软材料,以及能够提供新功能或高性能的三维微电子器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建立力学引导的微尺度三维结构组装新方法,提出力学设计新概念,建立三维组装的大变形理论、计算力学方法、实验技术及反问题设计方法,发展该方法在三维微电子器件、微机电系统及电磁器件中的新型应用2. 发展具有仿生或非常规力学特性的结构化软材料,研究结构化软材料的制备方法、非线性细观力学模型、失效机理及实验技术,探索在生医器件及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3. 发展柔性可延展电子器件及系统的力学设计新理念,建立力学分析的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以下是本届“科学探索奖”完整获奖名单:
文章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9/464990.shtm
http://guigroup.sioc.ac.cn/gui_group/prof_cn.html
http://web.hku.hk/~mxhuang/People.htm
http://sklnbd.bjmu.edu.cn/team/jiaoning/eng/
http://www.bgi-graphene.com/article/178
http://quanyuan.whu.edu.cn/YQ.html
http://www.iet.cas.cn/gkjj/xrld/200701/t20070108_492614.html
https://www.yclueeil.com/people
http://www.ipc.cas.cn/sourcedb_ipc_cas/cn/lhsrck/jcqn/201209/t20120917_3645351.html
http://mec.tsinghua.edu.cn/info/1062/1232.htm
http://faculty.hust.edu.cn/chenrong2/zh_CN/index.htm
http://faculty.pku.edu.cn/liukaihui/zh_CN/index.htm
http://www.suda.edu.cn/home/jsfc/201709/f5e5f40a-3e91-45b1-bf58-db96f4038ab0.html
https://www.hy.tsinghua.edu.cn/info/1152/1767.ht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