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
2021-04-02 14:54:12 作者:万劲波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分享至:

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与科技格局的新变化和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科技供给的迫切需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的各种“卡脖子”问题凸显,必须承认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取得了重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大关键问题。


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何哲认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在宏观要加强国家导向性和统筹性,在中观要简政放权、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在微观要以科学家为本、以科研工作者为主体,最终形成导向明确、战略统筹、管理科学、活力充沛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认为,要加快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核心观点。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1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要从系统观念、全球视野和长远眼光出发,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统筹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各机构的科技创新及治理工作,将科技治理的效能转化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的成效。


2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十四五”时期,机遇、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系统的科技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3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时期。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释放亿万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畅通研发、设计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大循环,形成“创新友好”的强大国内市场,构建“创新友好”的新发展格局。


4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有哪些具体建议?


1 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


在现有的国家科技统筹机制上,进一步强化完善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和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重点打通科技与教育、科技与产业、科技与基金、科技与财政之间的壁垒,实现科研资源的整合。


2 构建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进一步致力于形成以国家战略需要和产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科技创新发展导向,改变以简单的项目申请和论文专利数量等简单量化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加强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3 建立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承担主体的重大科研项目发包制。


改变以科学家个人为承担主体的重大项目发包制,建立以企业和大型科研院所机构为主体的项目承担机制,由它们受包后,再通过市场机制来邀请科学家进入,最后,也由它们向国家负责。


4 实施以成果为唯一验收标准的项目管理制。


改变现有以过程监督和经费管理为主的复合管理评估机制,重点以成果为唯一验收标准。预期成果的设计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目标来制定,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的预期成果必须要以投产见效为验收,而以原理性验证为目标的科研项目应该以实质性的知识发现为验收。


5 建立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


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以企业还是以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科研项目,都应该建立项目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而完善这一制度,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项目负责科学家的科研自主权和资源使用权。


6 清理影响科学家全心工作的不合理行政干预。


各级科研管理领导干部应认识到科学家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整个科研体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当前国家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关键时期,各级教科研相关部门,都应该切实保护科学家的研究热情,避免对科学家有效工作时间的干扰和剥夺。


01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些不足


宏观层面导向性和统筹性不足


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事实上是三种发展逻辑和路径的混合。


第一种是延续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导向,即以国家重大目标和任务为核心,由国有科研院所承担的科技发展逻辑;


第二种是以国际化为导向,以高水平国际成果发表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发展逻辑,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体系构建上;


第三种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进口替代研发为主要形态的科技发展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工业企业中的科研体系。


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三种体系各自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即各自相互独立、互相协调不畅。伴随着国际化越来越深入和市场化的竞争,第一种以国家任务为导向的科研体系,从人才到机构,逐渐被第二种和第三种体系所冲击,形成了相对被削弱的形态。而第二种以论文发表为导向的体系,又无法充分对第三种企业产品研发体系形成足够的支撑,这又导致了第二种国际化发表体系独大而国家导向和产品导向的科研体系相对削弱的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层面对科研体系的导向性和统筹性不足,无论是在科研方向引导、资源分配还是成果评价上,都削弱了科研体系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支撑。


中观层面不当行政干预过多


在中观层面,主要是我国科研体系的行政管理总体上呈现出条块分割、不当干预过多和约束过紧的特点。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国家建立了科技管理、教育管理、基金管理、财政管理等围绕科研活动的各种行政管理体系。然而,这些体系存在着目标交叉冲突、导向不清晰、评价考核机制过密过细,以过程管理而不是成果管理为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一线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微观层面科研工作者的主体性被削弱


据统计,当前科研工作者用在非科研任务的工作时间多达总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而这一问题竟然长期得不到改变。除此之外,一个科学家为了立项要不停地去拉关系,为了结项要不停地去科研管理部门填表格,为了花掉经费要自学财务知识。钱怎么花,科研工作者不能自主支配,这些都在微观层面严重干扰了科研工作者的主体性。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02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逻辑和思路


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描述,即: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国家导向x资源投入x管理科学性x有效工作时间。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不断增加经费和扩大高素质科研人员队伍(包括引进人才和自我培养),解决了资源投入的问题。然而,国家导向的不足和管理科学性的缺乏,既导致了资源的大量重复无效浪费,又抑制了科学家的有效工作时间,最终限制了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率,导致了各种研究四面开花却不结果的现象。因此,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当前要从明确国家导向和实质性地增加科学家有效工作时间为核心着手点。


1 从宏观层面来看


一是将科研体系发展放在国家发展的最核心战略位置。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科研体系的统筹领导机制。三是构建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标准的实践科研导向。


2 从中观层面来看


打通科研与教育、科研与产业、科研与基金、科研与企业的部门平台壁垒,构建科研大循环机制。在科研行政管理上,废除单纯破碎的以行政部门为主体的项目发包制度,以产业实践为导向,构建以企业为项目主体,实质性成果为评价机制的项目管理体系。


3 从微观层面来看


优化一切对科学家高效科研行为造成妨碍的行政干预,包括繁琐的项目申报制度、项目检查评价机制以及长期被批评的行政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以首席科学家为主体,以最终成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全权项目负责制。取消对科研工作的不正常干预,还科学家以清净纯粹的科研环境。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03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不仅要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还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治理和经济治理已经高度融合,要在全面、系统、协调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实践中提升科技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系统提升“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三种治理机制的协同水平。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科技治理体系,着力“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无论是创新要素供给、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活动组织,还是创新平台搭建、创新环境营造、创新生态维护,都要从系统观念、全球视野和长远眼光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统筹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各机构的科技创新及治理工作,将科技治理的效能转化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的成效。


2、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着眼于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总体目标,明确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路线图,确定科技创新战略方向、重点任务和路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不同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统筹部署创新链,强化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


二是加强战略谋划,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重点基础学科建设,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系统谋划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与全国科技力量互补协同。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促任务,注重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


三是完善选题机制,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任务。坚持“四个面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系统谋划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抓紧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基地、重要人才、专项资金一体化部署。


四是完善平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依托重要科研院所组建集中攻关、突破型国家实验室,依托重点研究型大学和领先创新型企业建设协同创新、引领型国家实验室;依托国际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央地联合、平台型国家实验室,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优化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平台布局,形成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布局,形成技术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创新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基础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空间布局。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形成全国一体化科研数据和仪器设备平台体系。


3、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存在底层基础技术、源头技术、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软件等瓶颈制约。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科技创新前端的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早介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与院所高校建立更紧密的创新伙伴关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效协同。


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引导企业不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办一流品质创新型企业,站稳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深耕细作、开拓创新,以“实业”爱国、以“实业”强国,支持科学、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


三是推动融通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合理布局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以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保障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领先创新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带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创业策源地。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支撑。加强营商环境、创新集群、双创示范基地、共性技术平台和双创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及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解决好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等瓶颈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培育更多隐形冠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


4、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选拔、使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加快国内创新人才培养,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海外人才居留权制度,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实施有效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税收政策,建设顶尖科学家社区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二是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国家、部门、机构、地方人才计划统筹协调机制,精简政府人才计划,形成社会化人才推举制度,确保慧眼识英才。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英雄不问出处。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改革科研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确定方法,建立工资总额与科研绩效联动机制,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普惠激励。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完善提名机制,引导科学家潜心致研。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精简科技奖励种类和数量,从以科技成果奖励为主转向以创新人才奖励为主,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加强科普工作,重点是领导干部、青少年群体、乡村人才和农民,普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健全科研道德、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营造崇尚创新、开放合作、负责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