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撰文重提了一件发生在 10 年前的旧事。
2010 年,上海交通大学聘请 2008 年的诺奖得主吕克・蒙塔尼担任讲席教授。 除了聘请蒙塔尼担任讲席教授,上海交大还希望国家出资引进蒙塔尼耶,对此,国家组织了两轮相关评审。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根据饶毅教授本人所述,其参与了关于引进蒙塔尼耶的第二轮评审,对引进蒙塔尼耶的持反对意见,并在其公众号中引用了当时给出的评审意见。 「上海交大有引进人才的自主权。是否成为国际笑话,责任应该交大承担。但是,国家不能支持,避免国家经费浪费,避免国家蒙羞。」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诺奖得主、法国著名病毒学专家吕克・蒙塔尼教授在近日接受法国的一个医学专业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用数学模式对病毒基因研究得出的结果,确认了之前印度学者提出的新冠病毒带有艾滋病基因的发现。
作为一位诺奖得主、病毒学专家,蒙塔尼声称新冠病毒系人为合成,且包含艾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无怪乎饶毅教授直接怼起了人,并且不留情面地旧事重提了。
追棒诺奖得主热
自新千年伊始,中国就兴起了一股国外诺奖得主“走穴热”,国外诺奖得主来华疯狂捞金,中国真的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我们不反对诺奖得主来华,其实对于诺奖的崇拜与向往,可以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日本也是先有诺奖崇拜,然后成诺奖获奖大国。但我们发现,国内众多邀请诺奖得主参加的论坛、活动多遭到科学同仁的质疑,多是有名无实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甚至沦为中介机构赚钱的工具,很多流于形式主义。
那么,反对形式主义的诺奖得主来华,也成为了学界的一大呼声。而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引进诺奖得主的另一大主体,是否应该算一下引进“性价比”这本账?
诺奖得主来华的变迁史
诺奖得主从何时起频繁来华,这个已无从考证。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2019年,7年间应邀来华参加活动交流的诺奖得主不少于73场,共计76人之多。有趣的是,2014年之前,到访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半数是经济学奖获得者,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受欢迎程度提升,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来华人数快速增长。
蒙代尔是来华最多的诺奖学者。1999年,蒙代尔因“开放经济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理论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提出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将欧元由概念变成现实,被誉为“欧元之父”。早在1995年,蒙代尔就到访中国,与中国就此结缘。获得诺奖后,更是成为了“常客”。此后10年间,蒙代尔访问中国超过20次。仅2013年下半年,就来了5次。
2014年,媒体也爆出了“一周3位诺奖得主中国行 洋大师中国走穴施道还是捞金”的新闻。记者从某具备策划各类大型论坛、沙龙活动经验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企业邀请蒙代尔和罗杰斯等大师前来演讲报价都是100万元人民币(约16万美元)。实际上,出席演讲捞金只是行程中很小的一部分。羊城晚报记者拿到一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行招商方案,发现诺奖得主在中国每一分钟都充满商机。例如,演讲会中的与大师互动对话环节、往返机场车程中与大师独处、大师亲临企业参观指导、招待晚宴、午宴,均可明码标价,向社会“出售”。
根据招商方案,首席冠名赞助合作伙伴限1家开价200万元、战略合作伙伴限3家叫价80万元、指定赞助限5家每家30万元、支持单位限5家每家15万元。而就活动实际情况而言,诺奖得主能否给中国解惑,仍要打个问号。因为现场对于不少问题,洋大师常常以缺乏对中国的深入研究而表示不宜作答。
《科技日报》因此刊文指出,诺奖并非万金油,刹住诺奖得主“站台”的歪风。批评诺奖得主走马灯似的来中国作秀捞金,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对“动辄请来诺奖得主来讲学等同政绩观”的矫正,也是在提醒运作链条各方,诺贝尔奖从走秀商业价值考量,已非稀缺物品,不再是奇货可居。
高校引进诺奖得主常态化
2019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至少密集引进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海南大学一次性聘请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高校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热情追捧,一直备受争议。赞同者相信,诺贝尔奖得主不仅做出过杰出的科研成果,更拥有过人的科学远见和科技资源,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加盟,对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国际交流都大有裨益。
反对者则认为,近年来的诺贝尔奖常常颁发给数十年前的重要科技成果的创造者,获奖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多数早已过了科研创新的顶峰时期;更重要的是,这些重金聘请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多数不会全职在国内高校工作,有些甚至只有“虚职”“虚衔”。
纵览诺贝尔奖得主的引进名单,不难发现,“名誉教授”“荣誉教授”“特聘教授”等字眼频频出现。这些“××教授”头衔,通常是高校授予在学术界有突出贡献学者的荣誉称号,往往不存在合同约束。即便有合约性质,很多也缺乏实质性的约束措施。也就是说,诺贝尔奖得主作为某一高校的“名誉教授”“荣誉教授”或“特聘教授”,究竟应该为这所高校履行哪些义务,常常是没有明确规定,或缺少制度保障的。
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且有明确的“用人”目标,这是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聘的诺贝尔奖得主有不少是“多面手”。就拿担任海南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其中两位诺奖得主来说,迈克尔·莱维特同时也是浙江大学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和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阿龙·切哈诺沃与中国的渊源更深,他不仅身兼西华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教授、南京大学名誉教授等职,还是第一位担任中国高校领导的诺贝尔奖得主——2015年起,他开始出任筹建中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
算一算引进“性价比”
国内高校引进的诺贝尔奖得主普遍年龄偏大,倒不是因为不欢迎正值盛年的获奖者,只是这样的人选实在太少了。那么,就让我们来试着算一下中国高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的“性价比”吧。
以2019年引入的这10位诺贝尔奖得主为例,他们的平均年龄约73岁,最年长的是2008年诺贝尔奖得主哈拉尔德·楚尔·豪森,83岁高龄,被天津医科大学聘为名誉教授;最年轻的则是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57岁,被山东大学聘为兼职讲席教授。
2016年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已公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超过70岁,且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获奖者的年龄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这可能与近几十年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激增,一些成果“等待”获奖的时间相应延长有关。但即便是依然“高产”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很难说究竟是倚靠世界一流课题组的综合水平,还是诺贝尔奖得主的个人实力;是整个团队欣欣向荣,还是课题组长老骥伏枥。鉴于国内高校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引进了诺贝尔奖得主本人,而非邀请整个团队入驻,对这个问题应当慎思明辨。
另一方面,这些诺贝尔奖得主是否一如坊间猜测的那样,个个身价高昂呢?从有据可查的有限信息来看,不同机构和不同引进方式的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计划到2020年,引进不少于10名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科学家。符合条件的诺贝尔奖得主来深圳组建实验室,最高可以得到1亿元的建设资助。而山东大学公示的兼职讲席教授待遇,则为“聘期内提供10万元/年的岗位津贴;聘期内根据学科特点提供科研活动经费6万元”。
其实,6万也好,1亿也罢,高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等高端人才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提升科研水平、建设学科团队、培养优质人才、扩大社会影响力。如果这些目的达到了,那么谁也不能说这笔钱花得冤枉。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引进”“受聘”“入驻”时,都有宣传有喝彩,一番热闹景象;几年下来,关于这些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果、起到了多大作用,却总是静悄悄的。
缺少了后续的产出报告,重金引入诺贝尔奖得主的“性价比”,难免成了一笔糊涂账。希望未来,这些来华工作的诺贝尔奖得主,都可以做出与诺贝尔奖背景相称的贡献,让这些关于“性价比”的争议,都化作一时笑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