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航母要想发挥战斗力,主要还是靠舰载机,而舰载机要想发挥战力,除了要能及时升空外,还得安全降落,不然别说持续作战了,还会“痛击队友”。在当前阻拦降落仍占主流的情况下,舰载机要想实现安全降落,少不得被称为“舰载机生命线”的阻拦索。
顾名思义,阻拦索就是一个提供阻力达到拦截目的的工具,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舰载机降落甲板时进行缓冲,通常来说有4道。它的外表,看起来就跟普通的钢索差不多,可朴实的外表下,却是不菲的“身价”,每根造价在150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差不多1000万左右。之所以有这么高价值,是因为它研制难度太高了,对材料、工艺等都有极高要求。
举个简单例子,舰载机在降落时并不像普通飞机那样有个减速过程,反而会将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这样做是为了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升空,避免事故的发生。通常来说,舰载机在降落时至少会保持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再加上舰载机20吨左右的重量,动能是相当惊人的,而留给它缓冲的甲板面积却不多,要知道就连福特级舰体长度也不到350米。可想而知,纤细的绳索,要在几秒内“拉住”这么一个高速的大家伙,需要多么强韧。
也正是因为高难度,世界上只有中美两个国家能独立研制,说得准确点,是目前只有中美两国能独立研制出适应航母需求的阻拦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前英国和俄罗斯也是有这个技术的,阻拦索就是英国发明出来的,就连美国都是从它手里买的,可英国皇家海军因为各方面的因素,选取了垂直降落方案,也就废弃了阻拦索制造技术,比如“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就没安装阻拦索。
而俄罗斯呢,大家也知道,它只有一艘航母,还接二连三的出问题,最近甲板刚被砸了一个大坑,正维修呢,又发生了火灾,据说还相当严重,造成了多人伤亡。连唯一的航母都搞不定,再加上没钱,俄罗斯也就慢慢不太重视或者说没办法重视阻拦索技术了,到现在,已经很难独立自主生产了,所以勉强算它半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国研发阻拦索的历程。当初建造辽宁舰的时候,我国本来是计划从俄罗斯引进阻拦索技术的,可它给出的条件实在是有些苛刻,没办法,我们只能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等着看笑话,因为阻拦索的研发是非常复杂的,并不仅仅是材料、工艺等难关,还要考虑支撑机构、复位系统、冷却系统、膨胀气瓶、蓄能器等等,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而当时我们没有丝毫经验,因此很多外媒纷纷发出“预言”,嘲讽到“没有舰载机的航母马上就要来了”。可结果呢,只用了差不多6年的时间,我国就取得了突破,辽宁号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战力了,而美国当初完全掌握阻拦索技术,可是花了将近40年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