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论文大多出自学术大拿团队,背后“玄机”是……
2019-08-16 09:18:14 作者:蔡宁 来源:蔡宁科学网博客 分享至:

如果作者没有较高的学术资历和声望的话,即使做出再漂亮的成果,也难以在顶刊发表。


一个典型发论文看出身的例子是PNAS,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的综合性期刊。上面的论文大都出自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团队。

几个月以前,我收到某二区期刊编辑部来信,邀请我给一个临近截止期的特刊(Special Issue)投稿。

开始我以为这封信是群发的,因为以前曾在该刊发表过论文。后来问了一下合作作者,他没有收到这样的来信,才知道这是约稿。

回想起这几年,已经收到过几次SCI约稿了,有的杂志是投过文章的,有的则从未听说过。这引发了我对论文发表中马太效应的思考。

论文的发表,是有马太效应的。

随着时间推移、发表记录的增长,这件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首先,随着经验的积累,从学子慢慢成为学者,逐渐走向成熟,自身的科研水平、写作水平和对研究问题的把握逐步深化。

这样,论文成果的创作难度会降低,质量也会提升。

如果更深层地探究这个现象的原因,则要归于论文评审机制。

论文的评审过程和结果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成分。对一篇稿件的审理,要由一个责任编辑和几个审稿人形成一个微型临时委员会,共同决策判定。

责编一般不是小同行,甚至未必算大同行。审稿人其实也不一定是小同行(当然他在审稿意见里不会承认),因为绝对意义的小同行往往数量太少,不易找到。

在这种情况下,对一篇稿件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难度非常大,很大程度要靠“蒙”。

科学论文主要分为理论性和实验性两类。对于理论性的论文,理想的审稿人需要确认理论推导过程的正确性,在确认结果正确的前提下,还要预判研究工作的意义。

然而,除非是自身在研究中已深刻思考过同一个问题的学者,其他人要完全搞清这些事项,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现实中难以实现。

对于实验性的论文,结果的正确性更难在审稿中判断。即使是小同行,时常也要靠直觉来推测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是否恰当。

就是说,审稿人需要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姑且相信作者。

审稿的前提基调是质疑。而要从质疑中形成信任,真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这个时候,审稿人往往就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查看一下作者的背景,俗称“人肉”。这些工具包括度娘、Scopus、Orcid等等。

请注意:这是学术界的常规操作,不然那些责编是怎么找到你并且邀请你审稿的? Elsevier旗下的期刊,会给每一个审稿人免费开放一个月的Scopus高级使用权限,鼓励调查作者背景。

人肉虽然难听,但在学术界却是个中性词。一个在网上查不到任何信息的科研人员,绝不会是一个好学者,除非他从事涉密研究。

俗话说:知己知彼。一个不会查看同行背景的科研人员也不大可能是一个好学者。

假如谁遇到这样的评审专家,那就自求多福吧。

显然,一个拥有良好发表和引用记录的作者写出来的稿件,内容靠得住的概率更大。因为,人比较“靠谱”,所以“信得过”。

对于稿件内容存疑之处,审稿人会更加放心一些。根据我多年的审稿经验,事实也确实如此。

特别是对于顶级期刊的稿件,这个问题尤为突显。

因为敢投顶级期刊的稿件,都有两把刷子,往往不易发现什么硬伤。但是顶级期刊的录用率很低。

这样,审稿人就会很伤脑筋,到底录用还是不录用,非常纠结。

所以,如果作者没有较高的学术资历和声望的话,即使做出再漂亮的成果,也难以在顶刊发表。

一个典型发论文看出身的例子是PNAS,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的综合性期刊。上面的论文大都出自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团队。

那么问题来了。

照这样说来,新手岂不是没机会了?这是永无出头之日的节奏啊!

没关系,其实对于新手,这个魔咒也可以破解。

完全意义的科研新手,大都是在读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其实只要导师的团队拥有较好的学术声誉即可。

那如果导师的名气也叫不响咋办?

这时候可能就需要设法跟一个同行专家学者合作一下了。

稿件有专家学者的署名,相当于专家学者用自己的学术声誉为稿件内容做了担保,或者“背书”(endorsement)。审稿人就放心多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