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杰青”的帽子还要飞多久?
2019-08-13 10:52:40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熊丙奇看教育 分享至:

据媒体报道,近5年,共有746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分布在148所高校。北京大学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最多,达到55人,比排名第二的清华大学多出14人。


而在不久前,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公布。根据名单,不少媒体、自媒体按入选人数多少,给高校排序,据称,入选国家杰青人数最多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有22人。其次是清华大学,有14人,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有11人,并列排名第3,浙江大学10人入选排名第5。


看到这样根据“长江学者”人数、“杰青”人数,对高校的“排行”,笔者不由感慨,我国社会何时才能摆脱“唯帽子论”?学术评价“头衔化”、“帽子化”只会导致学术研究追名逐利,不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关注入选、被资助的学者,怎样进行研究,而不是把入选人才计划、获得资助项目,就作为人才的荣誉与学校的人才建设政绩。


去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门发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指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在有的单位、部门和地方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并与各种待遇直接挂钩,干扰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并明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开展基础研究工作,要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不是荣誉称号。


去年11月,根据《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清理。


然而,一边是要清理“帽子”,另一边却依旧是群体无意识地把入选人才计划,当做荣益、头衔。怎么突破这一困境?


首先,我国社会舆论必须破除功利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社会对高校办学的评价,对高校办学的走向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对于我国大学近年来重学术研究、轻视人才培养的问题,关注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者,呼吁大学不要成为“论文中的大学”和“排行榜中的大学”,国家也在采取措施,推进大学重视本科教育,以及做踏踏实实的学术研究,然而,还是有很多媒体,盯着大学的排名变化,进行炒作,比如,去年北大清华在某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下降,就炒作为“断崖式下跌”。这不就是盯着排行榜办学吗?


类似的矛盾现象还有很多,诸如一边质疑学校热衷把学院更名为大学,是追名逐利,一边却大声赞美大学更名成功,是上水平上层次;一边质疑地方本科院校不安于定位,追求高大全,一边又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职业教育,解读为“降格”。在这种矛盾的舆论声音中,重视舆论和所谓社会评价的大学,最现实的选择,就是继续功利办学。


其次,从根本上说,舆论的影响还是其次,目前把入选人才计划、获得项目,视为荣誉、头衔的深层次原因,这是行政评价、行政评审,入选计划、获得项目代表对人才的认可,因此,就被异化为荣誉、贴上标签。与发达国家学者申请资助项目,重视的研究成果不同,我国则存在“重立项、轻研究”的问题。只要立项成功,就已经功成名就,谁还认真投入研究?研究接下来就变为包装成果,随后再以上次入选计划、包装出来的成果,再去申请新项目。形成申请项目、立项获得身份、包装成果、再申请项目的学术利益链。尤其荒谬的是,项目资助周期结束后,按理说,就不再是XX资助项目获得者,可是,只要入选一次,就被贴上永久的标签,上个世纪90年代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资助的学者,到现在还是“长江学者”,享有特殊的津贴,当前高校“抢人才”,抢的就是贴上标签的“帽子人才”。“帽子满天飞”,这对我国的学术研究、学术人才培养有多大好处?


破除“唯帽子论”,必须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归根到底,要建立学术共同体,对人才进行专业的同行评价,重视人才真实的能力与贡献。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这指出了人才评价改革的方向,必须认真落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