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2017-07-10 09:54:50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114产学研 分享至: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化平台为载体、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在科技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形成等各节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服务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建立起评价、激励等保障机制,确保成果转移转化率稳步提高。

 

  创新和丰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


  一、拓展科研成果向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等转移转化的有效路径。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立及时、高效、畅通的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参与行业企业战略规划、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技术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现实问题研究。


  三、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和掌握市场所需、企业所求,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


  四、鼓励科研院所、高校面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技术培训,畅通成果转移转化渠道。


  五、联合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大型企业等,建设好一批科技园、产业园区或成果转化试验区,孵化和扶植一批新的骨干企业。

 

  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1

 

  搭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桥梁,探索市场需求对接新模式。瞄准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之间找准结合点,及时提供科技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形成全程参与的成果转移转化决策机制。


  完善科技园区的引领和辐射机制,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直接服务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实体,实现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推广无缝对接。


  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科技协会、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等建立合作共赢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网络。积极探索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项目申报、结项、成果转移转化等市场运作方式,实现成果转移转化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形成政府主导和各种科研主体共同参与的转移转化供给新格局。


  改变部分科研机构市场开发孤立化、低水平、不规范等现状,发挥成果转移转化主体的市场交换功能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直接提供者”向“促进者”和“发包人”转变,提高供给效率和转移转化质量。

 

  推进协同创新机制的综合评价改革

 

  整合科研院所、校际和院所(校)内资源,释放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活力,着力构建强强联合、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契合的科研协作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以及民间学术组织等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用相关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开放共享。


2

 

  鼓励科研团队式、集约式研究,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组建以院士、知名专家为核心、人员结构合理、研究合作稳定、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灵活的创新团队,健全以项目为纽带、内外联合、充满活力的新型科研组织。

 

  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在科研院所、高校推进科研和成果转移转化人员岗位分类管理,完善科研规划、评审立项制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确定科技项目选题,采取招标制和定向委托相结合的立项模式,提高科技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规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明确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评价奖励等工作的责任主体。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配套政策


3

 

  一、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力度,设立财政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增加攸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研究的经费投入,发挥好财政科研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科技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


  二、建立和优化面向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岗位,通过“间接有偿”的投入方式及“市场评价”的分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三、各科研院所、高校要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要,在人员聘用、项目支持、经费使用、科技创新活动安排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四、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每年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团队、优秀人才、优秀科技成果的奖励和宣传力度,不断增强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人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中国腐蚀与防护网http://www.ecorr.org


责任编辑:王元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62313558-806


邮箱:fsfhzy666@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