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完整名单)
2017-01-11 12:28:52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科技部 分享至: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20171101357526010


    赵忠贤,男,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担任国防课题组业务负责人和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0多年来,除参加国防任务的几年外,他一直从事超导研究,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超导临界温度很低,广泛应用受到影响,寻找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甚至室温超导体一直是科学家长期的梦想。在百余年超导研究史中,出现了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赵忠贤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柏诺兹和缪勒关于“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达35K 超导性”(后获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该工作与他多年坚持的“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导致高临界温度”的思路产生共鸣。1987 年2月,赵忠贤及合作者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推动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热潮。1987 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 物理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奖项。1989 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排名第一)。


    赵忠贤的第二个主要贡献是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长期的坚持和积累,赵忠贤在探索新的高温超导体方面逐渐地发展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存在多种合作现象的层状四方体系中,有可能实现高温超导。2008年日本一小组报道了LaFeAsO有26K的超导电性,赵忠贤结合他的学术思路,认识到其中可能孕育着新的突破。基于LaFeAs(O,F)压力效应研究,赵忠贤提出轻稀土元素替代和高温高压的合成方案,率先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从26K提高到52K,显著超过了40K的麦克米兰极限。很快又合成了绝大多数50K以上的系列铁基超导体,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最高临界温度纪录。2013年,赵忠贤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5年,获得国际超导领域重要奖项Matthias奖。


    赵忠贤坚持高温超导研究40年。他注重培养人才,积极为年轻人营造良好环境。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 研究员


    Tu Youyou


    中国中医科学院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20171101357526161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是发现青蒿素。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得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国“523”会议上作了报告,从此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她和她的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她的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青蒿素是与已知抗疟药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据WHO《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包括ACT的治疗,从2000年全球疟疾发病2.14亿例、死亡73.8万人,到2015年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团队因研制青蒿素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1978年她领导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屠呦呦以“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又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年来,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开展青蒿素功效的拓展研究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名单

 

1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2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名单

 

3


    2016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人选和组织



   
一、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Katharina Kohse Hoinghaus)

 

1


    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德国籍,女,1951年12月生。燃烧学专家,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士,先后担任国际燃烧学会主席、德国科学和人文委员会委员等职。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赫英郝斯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燃烧诊断学者,开创并引领了生物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已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居里奥·纳塔化学工程奖章、化学/化工领域杰出女性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等。


    近20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德科技合作,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担任学术兼职,与中国学者开展了深入合作,在燃烧诊断学、燃烧反应动力学和燃烧新技术领域合作发表论文30余篇。她提名推荐了多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燃烧学会、国际燃烧会议和权威燃烧学期刊中任职,并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包括中国全部3位国际燃烧学会Bernard Lewis奖得主。她还与中国学者在中国举办了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推动国际燃烧会议于2010年在中国首次举办,切实提升了中国燃烧学科的国际影响。


    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西班牙文简称CIMMYT)

 

2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是非营利性的国际农业研究和培训机构,成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墨西哥。由云南省推荐。


    CIMMYT是绿色革命的发源地,以培育优质、抗病、高产玉米和小麦品种闻名于世,其宗旨是通过提高玉米和小麦的产量来消除贫困,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CIMMYT有1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3位科学家获世界粮食奖。


    CIMMYT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多项重要贡献:CIMMYT热带玉米种质推动中国玉米在高产、广适育种方面取得突破,直接或间接利用CIMMYT种质育成了40多个主栽玉米杂交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CIMMYT小麦种质推动中国小麦在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利用CIMMYT种质育成主栽品种60多个,累计推广7.4亿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玉米和小麦分子育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Genetics发表论文2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联合实验室及联合项目实施,助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并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有350多名中国科研人员到CIMMYT做访问学者或培训,他们中的20多人现已成为中国玉米和小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


    三、约翰·库茨巴赫(John Elmer Kutzbach)


3

 

    约翰·库茨巴赫,美国籍,男,1937年6月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长期担任麦迪逊分校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世界一流的气候模拟学者,也是古气候模拟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库茨巴赫教授作为古气候模拟先驱者之一,利用物理与生物地球化学数值方法,模拟地球变化过程,开创性地将气候、地质和生态科学相联系,研究其间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成功揭示了气候环境变化在构造和轨道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机理和驱动因子,为人类深入理解地球系统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开辟了新方向,同时开启了公众认知气候科学的新纪元。


    库茨巴赫教授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近30年,无私传授先进学术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开启了中国传统地质学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动力学研究新阶段。他推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美重大和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的立项,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中国学者的密切合作,为中国优秀领军人才的成长和步入国际学术舞台,并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克里斯·葛立夫(Christopher Gordon Groves)

 

4


    克里斯·葛立夫,美国籍,男,1958年5月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国土资源部推荐。


    葛立夫教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岩溶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是活跃在国际水文地质、岩溶学术界的代表性专家,其参与撰写的专著《Methods in Karst Hydrogeology》已成为国际岩溶学术界的重要指导手册。


    自1992年以来,他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西南大学等4个单位密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知识传授、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引荐相关领域国际著名专家来中国参与合作,为中国岩溶学科注入发展驱动力;通过传授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开展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调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数据,新建、更新、完善一批岩溶研究专业实验室,成功实施“中国环境健康项目”;为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桂林,以及中心的建设、运行做出重要贡献,2013年国际岩溶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期评估,同时“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促进了中国岩溶学科跨越式发展。


    五、简·埃蒙德·阿布瑞尔(Jean Raymond Abrial)

 

5


    简·埃蒙德·阿布瑞尔,法国籍,男,1938年11月生。国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原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由上海市推荐。


    阿布瑞尔教授是安全攸关软件开发方法“B方法”的创建者与实践应用的引领者。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创立了可信软件开发方法“B方法”,为形式化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他提出的软件开发方法被国际工业控制领域广泛接受并应用,成为保障工业安全产品的里程碑技术。


    自2005年起,阿布瑞尔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首次将“B方法”系统级的工控软件高安全保障解决方案引入中国,打破该技术的国际垄断,增强了中国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指导完成多个安全软件系统的设计研发,提升了中国安全攸关行业自主可控软件的研发能力。阿布瑞尔教授以海外学术大师身份领衔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协助华东师范大学筹建并获批了科技部国家可信软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创建可信软件国际暑期学校,已连续举办11年,为工业界与学术界培养了一批高端软件研发人才。


    六、维尔纳·胡芬巴赫(Werner Alfred  Hufenbach)


    维尔纳·胡芬巴赫,德国籍,男,1942年7月生。国际著名轻量化工程科学家,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高级教授,德国国家电动汽车研发技术“轻量化首席科学家”,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推荐。


    胡芬巴赫院士是著名的“德累斯顿系统轻量化模式”的创立者,拥有109项发明专利,发表文章或专业书籍708篇(册)。Rolls Royce航空发动机、空客、宝马、奥迪等多家世界著名企业轻量化进程均深深地打上了他的“烙印”,他被誉为“欧洲轻量化之父”。


    他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中国的发展,从1981年就开始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向中国转让轻量化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与中方共同研发了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与原金属车身相比减重50%。他积极帮助培养中国青年科学家,特别是2003年至2013年担任同济大学教席教授,培养学生千余名。2015年以来,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联合在德国建立起高端轻量化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帮助中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附科技部官方链接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jl/gjkjjlsj/201701/t20170110_130367.htm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中国腐蚀与防护网http://www.ecorr.org
 
 
 
责任编辑:刘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