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负责人李晓刚教授致辞
2013-08-08 15:34:52 作者:李晓刚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网 分享至:
 非常荣幸通过该网站与各界同仁相识!

         我们人类本身主要生活的环境为大气圈、岩石土壤圈和水环境圈这三大环境,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用途的各种物质。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是指材料在大气、土壤和水环境或其它特殊自然环境下,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失效的过程。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是进行材料(制品)在我国自然环境中腐蚀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基础性试验研究的基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材料环境腐蚀的过程,各种环境下材料腐蚀试验站起到揭示材料与环境交互作用规律和机理,探索材料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主体功能,在科学研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事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末,根据国家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机械组金属腐蚀分组建立了全国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站网,开始了我国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工作。1961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腐蚀科学学科组成立,将此项工作列入国家重要科技任务,后又列入1963~1972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10年中,试验被迫中断,很多试验站被破坏。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腐蚀科学学科组恢复活动,把全国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站网建设和材料腐蚀数据积累工作列入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六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把“常用材料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研究”列入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于1986年成立。此后,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一直由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并从“七五”到“十五”把“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站网建设和数据积累”列为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进行持续不断的支持,使环境腐蚀试验站网的各项工作不断深入。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一代科学家,如师昌绪院士、侯祥麟院士、曹楚南院士等为这些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与劳动,并始终给予热情的关怀。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的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已被列入国家的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科学技术部将其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给这项工作注入了很大的活力。长期以来,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共积累了大量的各类材料失效数据,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学科发展直接提供了基础数据。近年来,为“天宫一号”按时发射与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也为我国新时期海洋事业、交通运输、能源工业等几乎所用工业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服务和试验服务。

         随着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建设与共享”和基础性专项“我国材料腐蚀损失及对环境污染调查”的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十五”重大项目“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行为与规律预测”和“十二五”重点项目群“材料自然环境腐蚀与老化”等科研项目不断进行,各类材料在我国自然环境下腐蚀数据积累的数量越来越多,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行为的研究与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入。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研究梯队,在 28 个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站网工作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2006年建立了“国家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网”,目的旨在使积累的大量材料自然环境腐蚀数据为全社会所共享,以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将所认识和掌握的材料与环境交互作用行为与规律介绍给广大用户,力图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服务。目前正值“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全新打造的门户网站“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建设完成,承蒙各界同仁厚爱与支持,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秉承科技工作者的务实作风,努力工作,团结各试验站的科技工作者,并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所发展的一系列原则、规范和标准,把“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办得越来越好!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    任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李晓刚  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