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校长:我国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建议月收入达到1万元
2024-06-17 13:30:46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享至: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曾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他的一句有关博士生补助的语录也迅速引起热议:


中国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他们每个月的收入仅有3000多元,建议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达到1万块钱。



刘元春表示:这样可以把博士生培养成顶级人才,能够安心的进行研究,同时也能正常支付(生活支出)。


一语戳中很多科研人的内心,终于有人关注到在读博士,真的穷这回事了。


在读博士,真的穷


我国博士生补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家及学校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以及“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受学校、地域、专业等影响,在校博士生的补贴差异很大,但是放眼全国,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还得缴纳上万元的学费,博士生们对于补助水平的回答基本都是“不够花”!


例如,西部某“双一流”高校官网显示,在读博士人均每年能拿到1.5万元学业奖学金,每月1600元研究生助学金,发放12个月,所以全年“收入”约有3.42万元。其中不计少数优秀者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学金,即每生每月大致收入为2850元。


再如北京一985高校官网显示,在读博士人均每年也能拿到1万元学业奖学金、2.2万研究生助学金、1万元左右助研津贴,全年“收入”约有4.2万元,同样不计少数优秀学生获得助教津贴、社会助学金等系列奖学金,即每生每月收入为3500元。


与2000~4000元的收入相比,更多的地方高校甚至仅在每月1500元左右。


曾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望省内切实提高在读博士研究生待遇”,再一次说出了博士生窘迫的现状。


该网友在留言中提出:博士研究生绝大部分属于脱产学习,生活压力较大,有些学校,只发国家给的每年12000元的助学金,且学业奖学金占比由70%调整到 60%,新生入学奖学金改为只有硕博连读才可获得(硕博连读占比大概在5%),试想一下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甚至很多博士研究生都三十岁了,每个月只有1500元的补助,生活压力该有多大,且省内没有针对博士生的科研基金项目可供申请。


对此,该网友在留言中强烈建议,省里可以统一地对博士研究生多一些关怀,如增加省级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在校生的科研基金等。


补贴不足,又没有正式工作和工资傍身,身在塔尖的博士生逐渐被生活压弯了腰。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入不敷出的现状甚至让不少向往读博的人,望而却步。


让博士生群体不再为“生存”而发愁,提高博士生待遇,已刻不容缓。

 

 

提高待遇

高校要积极作为


其实较真来说,说博士生都像“乞丐”,当然是有些夸张的。刘校长之所以这么说,还是为了强调博士生的待遇困境。



博士生是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已经到了一般人该工作的年纪,不少已结婚生子,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每天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却依然是学生的身份,学费照交,却没有薪资保障,甚至有时候被当成“廉价劳动力”。如此境况,当然不利于激励有能、有志之士投身科研,勇于担当,积极奉献。


提升博士生待遇,既是40多万博士生的合理诉求,也是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也已经有不少高校拿出了行动。清华大学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5.1万元;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承诺读基础数学方向的同学,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地多所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待遇,让他们能够静心读书、安心科研。


具体而言,只有各个高校最清楚自己的博士生过得怎么样,最需要些什么,也只有各个高校能够切实地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提高博士生待遇落实在行动上。无论是统筹规划,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还是真金白银,建立多渠道资助体系,都需要高校积极作为,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激励人才,给博士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