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严玲,1971年出生,教授级高工,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她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她能静下心来搞研究?严玲说:“每一个鞍钢人都有着一个‘钢铁强国’‘钢铁报国’的梦想。当你穿上这件工装,心中就自然生出一种责任感。”
“在接触了海工钢的设计与研发后,我逐渐发现,我国在海工钢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技术空白。”向海洋用钢材料领域深处探索的“种子”在严玲心中萌发,“空白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有更多可能。”
严玲(右)和同事在对产品进行检测。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供图
“搞技术绝不是闭门造车,必须到现场,真正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掌握更多实践经验,才能练就过硬本领。”从入职鞍钢第一天,严玲就主动申请下到生产一线。后来搞研发,她更是以身作则带团队,与生产一线人员并肩作战。
“对于我们搞科研的人来说,生产到哪,我们就必须跟到哪,这才能确保随时根据现场情况做出调整。”至今,严玲仍深深记得师傅徐建国“搞科研必须深入一线”的教导。“只要有试验,无论多晚,师傅都会带着我们跟踪每一块新研发钢板的生产过程,研究每一个技术参数。”严玲回忆说。
在研发集装箱船用高强超厚止裂钢时,她和研发团队成员接连几周进行24小时“跟钢”试制,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到现场,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钟离开,几乎不眠不休。为了找出性能波动的原因,她和团队成员用两个多月,摸排了全流程的所有关键工序和几十个工艺参数,反复对比分析,“那段时间,连做梦都梦到在看钢板内部的组织照片。”严玲笑着说。
在一线虽然很累,但相比之下,油船勘验才是集苦脏累险于一身的工作。在200米长、40米宽、十几层楼高的庞然大物里,沿着不足一尺宽、几乎与地面垂直的竖梯下到甲板20多米深处,对十余个货油舱挨个勘验,累和险自不必说,更伴有刺鼻的油气味,每次勘验下来严玲都汗流浃背、满身油污。
“要经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研发每一项新产品的背后,都是科研人员和生产一线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大庆435号”服役的3年时间里,严玲多次只身前往南方偏远的修船小岛进行现场勘验。一次,由于靠泊维修的工期紧,只有一天的勘验时间。由于航班延误,她晚上11点多才落地。为了赶上勘验,她独自连夜乘出租车100多公里赶往码头,接着又坐上凌晨2点的接驳船。赶到现场后,她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地在舱室内各个部位进行数据采集、检测分析。
正是凭着严玲的执着和坚韧,鞍钢获取了船用耐蚀钢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并通过制定“原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钢板”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严玲将科研方向瞄准国之重器,勇攀钢铁科技高峰。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鞍钢、奉献所学、持续攻关,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的相关技术难题,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秉承严谨的科学态度、敢闯敢试的勇气、拼搏进取的精神,信守“做一件事就要力争达到最理想的结果”的承诺,体现出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坚守和不懈追求;她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努力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展现了当代中国科研人员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她的奋斗经历,是中国科研人员奋力拼搏的缩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