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官宣:辅导员,支持全脱产读博!
2025-10-29 14:31:58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材料学网
分享至:
教育部最新报道揭示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如何通过“四个聚焦”策略,积极推进新时代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该校不仅支持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术水平,还鼓励他们到党政机关、高校和基层挂职锻炼,以此拓宽视野并提供成长平台。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事务管理等多重职责。随着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化,辅导员培养的重点已从单纯的岗位经验转向学术研究和理论素养的提升,职业化和专业化成为发展新趋势。众多高校如宁夏大学等纷纷推出支持政策,鼓励辅导员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有机会转入教学科研岗位,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早在2017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就已明确指出,高校应鼓励辅导员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并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学任务。这一举措旨在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和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坚实保障。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进一步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委托招生培养单位招收专职辅导员的比例不得低于70%。根据招生计划,2025年将有72所高校参与该专项计划,总计划招生300人,涵盖*****理论、党史党建、心理学、管理学、国家安全学等多个相关专业领域。
(图源:教育部)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校辅导员队伍正迎来一场学历升级的浪潮。许多高校在招聘和职称评审中提高了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使得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西北工业大学最近公布的辅导员岗位拟录用名单中,20位候选人均为博士研究生,其中90%来自985工程高校。这一趋势并非孤立现象。2024年,北京工商大学计划招聘5位博士生担任辅导员,而西安工业大学公布的专职辅导员招聘结果也显示,15位新聘人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这表明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背景有了更高的期待。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
此外,辅导员群体对自身成长的渴望与对职业未来的考量,也推动着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加入读博深造的队伍。他们希望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和专业研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未来在高校的人才梯队中占据更稳固的位置打下基础。
(图源:小红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多所高校纷纷响应,出台措施支持辅导员读博。除了一般的支持政策外,有部分高校还设置了辅导员读博奖励办法。
在博士培养领域,各地高校不仅为辅导员创造了优越条件,还积极开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各地区根据自身的教育特色,推出了多元化的支持政策,从制度保障到能力提升,全方位促进辅导员素质的提高。华中科技大学定期举办“立德树人讲堂”和辅导员沙龙等活动,根据辅导员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职责分工,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计划,如“新入职辅导员21天成长计划”和“副书记研修班”,以提高培训的效果。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则通过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构建了从新上岗到专家型的全周期培养体系。 同时,一些高校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实践锻炼活动。例如华北电力大学每年组织新入职及骨干辅导员前往能源电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老带新模式加速新任辅导员的成长,并实现学校与行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在激励机制上,青岛科技大学创新性地设立了校社科基金(辅导员研究专项)和学生工作“揭榜挂帅”项目,并提供配套经费支持,以此鼓励辅导员投身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取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批准。
(图源:青岛科技大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