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记者采访肖老先生时,曾向肖老借阅其所经历的几个关键时期的照片,肖老对本刊记者说:“我就是个教书的,不是演艺明星,我只想踏踏实实做我的学问,我的私生活方面的事情不方便公开,那些个宣传什么的,我不需要。”
古往今来,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西纯朴的民风以及特殊的文化气息,培养出了一名又一名优秀的文化学者。特别是近代以来,人文蔚起,才秀丹青,湖南的报纸评说凤凰城里飞出三只凤凰:当代文坛巨匠、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画坛怪杰黄永玉,以及我们今天采访的这一只“凤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前任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肖纪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我就是个教书的,不是演艺明星,
我只想踏踏实实做我的学问”,朴实的话语,表现了湘西淳朴的民风
当我们按照预定时间来到与肖纪关先生约定的地点时,神清气爽的老先生已等在楼下了,我们非常意外,急忙下车跟他道歉。肖纪美先生摆摆手,笑了笑:“没关系,我也是刚下来。”他亲切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而另一个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当到达采访地点时,肖先生迈着稳健的步子,扶着楼梯,一步步走到三楼,没有人搀扶,也没有气喘嘘嘘,完全不像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当谈起家乡和材料防腐蚀研究的时候,他更是精神抖擞,滔滔不绝。
拳拳的爱国心
肖纪美先生是湖南凤凰县人,他的祖父是前清的举人,曾做过当地的父母宫,他自幼随祖父生活,耳濡目染,热读《四书》、《五经》,他的祖父还经常给当地的苗民上课,肖先生一生酷爱读书,最想从事的职业即是“教师”,这一点便是受当年这段生活经历的影响。
湘西的水土不仅让肖先生充满了文人的气质,更赋予了他爱国的情操。
在肖先生17岁的时候,张治中到湖南省当省主席,把全省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招回县里,宣战抗日。那半年的时间对他的教育很大,他说:“ 以前就知道念书,现在才知道社会情况。”
那个时候肖先生与好友唐智自办了个刊物,叫做《大众呼声》,从事抗战宣传。也就是在那时,无坚不摧的坦克震撼了他。为了抗日救国,为了科学救国,1939年肖纪美考入大学后,选择的专业就是矿冶。他深感我国冶金技术落后,遂决心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肖纪关于1948年2月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回忆在美国的十年,肖纪美先生感慨万分:“如果我没有去留学,就没有今天。” 肖纪美先生这样说。“我在美国第一年念的硕士,又念了两年博士,工作了七年,在大公司研究所,了解他们对钢等金属材料的应用,知道它们应用中出什么问题,这些东西很有用。这一段岁月对我来说非常值得,打下了—个自然科学的基础。”
1957年,在美国学习工作十年之后,肖纪关毅然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美国当时的技术领先,他带着先进的知识回国,一心要用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清华大学等单位都邀请他去工作,但他还是想在冶金领域教育与研究上做些事情,再加上来自祖父的影响,受人尊敬的教育职业,成为他的首选。他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任教。五十多年来,肖老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长期给金属物理专业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课,主讲《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断裂力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合金能量学》和《材料科学方法论》等课程,并编写了10多种大学教材,其中《合金能量学》1987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事实上,肖先生回国的时候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颇为周折。1957年正值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关关系进展缓慢。当时对于肖先生这样的学者想要返回中国,美国政府总是再三地阻挠,但肖先生仍然坚持回国为祖国效力。当他登上回国的万里征程,美国政府宫员依然不死心,移民局先后三次在肖纪美先生归国途中劝说他留在美国,许诺可以帮他找更好的工作,并扣留他在关国赚到的一万美元(直到尼克松访华后才予归还)。但是肖纪美先生不为所动,他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当然要为中国效力。这样的一段往事,让我们看到了湘西人骨子中的坚忍不拔,也让我们看到了肖先生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p#分页标题#e#
肖纪美院士为本刊题词
坚定的防腐教研心
因为在美国公司研究所的工作`经历过解决失效分析、材料断裂、腐蚀等问题,肖纪美先生回国后,一面从事工程结构件断裂的教学和研究,一面将断裂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工程和生产实际,开展对我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讯、电力、铁道、建筑、航空、航天、兵器、原子能等13个顼目的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带领课题组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解决了许多工程中的断裂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获得了显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十年代末,对金属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主要通过测定材料的断裂韧性Kic(即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来确定。以肖纪美为首的课题组,在开展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中,从宏观的断裂和断口形貌,深入到金属的金相组织(如奥氏体晶粒度、魏氏体组织等)结构,一直到原子、电子层次,并对影晌因素进行逐个研究,而后进行计算,运用断裂力学、断裂物理、断裂化学理论进行分析,再通过模拟试验进行验证,最后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构件断裂分析方法,并在国防工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得到了同行专家和工业部门的好评。
当时肖纪关先生积极参加了包括:金属学会、稀土学会、一机部的机械学会、三机部的航空学会、五机部的兵工学会、七机部的航天学会,还有材料探讨会在内的总共七个学会,并都担任了职务,积极地推广腐蚀防护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技术。
后来国家开设了一个腐蚀学习班,专门请肖纪美先生和曹楚南先生授课,各个单位派人来学习。在学习班中,肖先生从腐蚀和断裂这两个角度对腐蚀的破坏与防护进行了解析,使学员受益匪浅。
肖纪美先生常借在学会做报告以及授课等机会宣传腐蚀、断裂力学等知识。为此后我国防腐蚀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谈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成立,肖纪美先生回忆,20世纪6O年代初国家科委成立腐蚀与防护学科组,1976年10月学科组成员重新组成(以学者专家为主体),肖先生是组员之一,他又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奠基人之一,学会成立时就担任副理事长,后任理事长。学会成立初期,先后开办了三次总工程师学习班。这么多年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结了广大腐蚀科学技术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充分发扬民主,提倡学派间自由争辩,为繁荣发展我国的腐蚀科学技术事业,为科技战线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十年代初期,他又与一些专家院士联名给国务院写了一封信。国务院总理主要领导听取了他们的建议,让国家科委(现在的国家科技部)按批示意见实施。为了进—步宣传腐蚀,肖先生和当时的北科大校长张文奇丁起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立顼资助,在中国建立一个腐蚀与防护培训中心。通过科技部的支持和冶金部的努力,最后联合国计划署批准了这个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成立腐蚀与防护培训中心。当时北京科技大学的校长张文奇也十分重视中心的建立,在他与肖纪美先生的带领下,通过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建设来完成该项目,并和腐蚀与防护培训中心共同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
直到现在,肖先生仍然没有停止他的研究,以91岁的高龄,不假他人之手,亲自编写自己的第30本书。他这颗坚定的防腐教研心,值得人们的尊重和学习。
不为繁华易素心
肖纪美先生获奖无数,桃李遍天下,在学术界很有威望,但最令人折服的还是肖先生终身“为士不为仕”的学者风范。
2009年,《科学时报》曾发表文章评论肖老先生一生士而不仕。我们在采访中也提起这件事。肖老先生表示自己的这个想法,至今没有改变过。他认为,虽有古语“学而优则仕”,但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要去当官,也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适合当官。终要留一部分人耐心地做学问,而戴上帽子出仕后,就要好好当官,不要在其位却不谋其职,当个挂名的官。#p#分页标题#e#
有政治才能的人当官,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扬光大。肖先生举了个例子: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很多人都不知道梅贻琦是物理学界的,只知道梅贻琦是教育家。把清华大学办成世界有名的大学。他不像现在学物理的人当了校长,就找人干活,自己却悠哉地做挂名导师了。
肖纪美先生笑称:“ 我觉得人才的话,要想办法利用知识分子的能力,不限于当官,所以我也—直不当官的,我最大的官也就是教研室主任。”
关于现在一些教授只搞科研不教学的现象,肖先生则认为不能绝对化。在学校教授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一些教授可以专门搞科研。搞科研是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料,也能提高教学质量。他认为,有些教授适合授课,有些教授适合搞科研,关于教学与搞科研的问题,应该因人而异。讲着讲着,老先生又谈到士而不仕的问题。他觉得两个问题都是一样的,适合当官的知识分子、适合搞科研的教授,都应该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人各有志,而肖纪美先生的志向不是当官,而是能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总结一生的学习经验,这些都让他的学生、后辈敬佩不已。
迄今为止,肖纪美先生己经出版了29本书,几乎都是一个人执笔完成。肖先生打趣地说:“我不愿意跟年轻人合作,现在有些老教授剥削年轻人。我都是一个人写的,没有这些嫌疑。”
肖纪美先生今年91岁了,刚刚出版的《类比与交叉》一问世便被“交叉科学研究所”重视。老先生打算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再出版自己的新书《融合》,希望与之前的书相结合,作为思维方法的三部曲“类比、交叉、融合”。他认为:各个学科都能由博学、审问、慎思,达到知(即明辨),或通过类比、交叉、融合而有所创新。
他曾写过一首《治学八步》诗,依个人经历,将治学扩展为八步:趣愿、勤学、慎思、敢问、时习、辩证、组建、延展。
启已初学,引人入胜。
知识浓度,随学而增。
不罔不殆,融合均匀。
正反纷争,真理分明。
感性理性,回旋上升。
反复推敲,求是寻根。
交叉类比,组建理论。
广泛应用,再次提升。
这第三十本书完成后,肖先生将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第四本诗集上。
提到肖先生的诗,不得不提到他满腹经纶的祖父。许是在祖父的影响下,肖纪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是重视。在肖先生小的时候,他的祖父便教导他《论语》,之后又给他讲解《孟子》。儒家文化的熏陶,使肖纪美先生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他认为,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应该要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
肖先生曾在其他访谈中说到:“ 我业余学习作诗,尝试以古诗、新诗、词、对联等文体来叙事、描绘,借以抒情、达意、明理。我疏于作律诗及绝句,因为平仄对仗要求严格,力不从心。只是期望“士心为志,诗以言志”,“以诗抒怀”而已。
而在他己出版的三本诗集:《士心集》(1999)、《志怀集》(2004)、《行知集》(2008)中,结合自己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作经历和人生体会,以诗词的形武,按漫谈材料、人生波涛、学习拾锦、稀体新雕四个命题,阐述了对宏观、微观等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的广泛认识,归纳了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回忆了人生经历。他富有哲理、富有激情、诙谐、深刻的人生感悟,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更值得一提的是,肖先生所出版的诸多作品,都没有收取任何稿费。他把自己对学习的体会,人生的感悟编成文字,留给后人作为参考的行为视为个人的兴趣爱好之一。他多次强调着,作为教授的工资已经足够,出去讲学、作报告、出版书籍都不是为了赚钱。
第—次采访结束时,我们均为肖纪美先生淡泊名利,终生教书育人,潜心科研的精神所折服。在众人的邀请下,他为杂志提写了“类比交叉融合”几个大字。#p#分页标题#e#
几天后,肖先生打电话过来,觉得第—次采访时有些问题没有回答完整,便邀请我们去他家里采访。众人再次被他认真的态度所感动。
来到肖先生的家里,我们被屋里大大小小十几个书架所震撼,书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就像是—个微型的图书馆。肖先生介绍说,自己有很多的读书笔记,读书、做学问就是他的生活。家中除了这些书架再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潢,整个房间透着一种简洁、清新的感觉。屋内的陈设也非常简单,由此可见肖先生日常的生活是多么简朴。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请肖老先生给我们杂志的读者说些什么,他说:希望读者理解腐蚀。事物不是绝对的:我们了解腐蚀的原理和防止腐蚀的措施,以及防止腐蚀和利用腐蚀,比如晶界腐蚀。理解腐蚀,然后建立防止腐蚀的措施,把坏事治理,利用腐蚀,这是我们的关键。
与肖纪美先生的谈话使我们受益匪浅。从他的言行中能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曾在书中感慨道:“老得太快,知的太晚,做的太少”他虽已91岁高龄,但思维清晰、身体健康,谈吐间流露着文人的儒雅。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3558-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