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风采 | 环境断裂研究室
2021-11-02 11:47:25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腐蚀与防护之友》 分享至:

 环境断裂研究室


首席教授:

宿彦京,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6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失效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环境断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环境断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腐蚀与污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Inter. J. Corros. 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编委。

联系方式:010-62333884,yjsu@ustb.edu.cn

团队成员:

岩  雨,1980年生,工学博士,研 究 员,博士生导师; 

黄海友,1979年生,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高  磊,1983年生,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团队介绍:

环境断裂主要研究材料在不同服役环境中断裂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理。环境断裂研

究室是我国最早开展金属材料应力腐蚀的研究单位。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著名冶金材料学家肖纪美先生的领导下开展了飞机起落架的应力腐蚀研究,自此,在我国开创了应力腐蚀和氢脆研究的先河。实验室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环境断裂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团队,壮大成为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6年经原冶金部批准成立的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1990年成为第一批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先后由肖纪美院士和褚武扬教授任主任。1999年成为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乔利杰教授任主任。1990年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第一届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的评估,1993年、1997年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2002年、2007年、2012年通过教育部评估。2005年获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资助。

研究方向:

1.  金属材料的断裂和环境断裂

2.  金属材料的氢脆和应力腐蚀

3.  金属材料断裂和环境断裂微观机理研究

4.  腐蚀产物膜与应力腐蚀相关性研究

5.  材料失效与安全性评价

6.  功能材料的研发及其多场耦合效应

7.  多场耦合作用下铁电材料的环境断裂机理研究

8.  铁电制冷材料的电卡效应研究

9.  功能陶瓷基超材料

10. 多场耦合下铁磁合金的相变与断裂研究

11. 纳米材料力学及环境效应

12. 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微/纳米桥实验研究

13. 多孔纳米金材料的力电耦合效应研究

14. 基于材料基因组工程的耐腐蚀/抗环境断裂材料的研发

15. 生物材料安全可靠性研究

16. 人工关节植入体材料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的研究

17. 金属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

18. 前沿探索研究

19. 机动车尾气净化器蜂窝陶瓷载体

20. 氢测量传感器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和材料大数据技术,宿彦京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材料基因工程大数据技术的示范应用,宿彦京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材料大数据挖掘于分析技术,岩雨

4. “973”计划-课题:基于纳米材料及结构力学新理论的表征方法和测量原理,宿彦京

5. “973”计划-子课题:脆性难加工材料精确控制制备加工的基础研究,黄海友

6. “973”计划-子课题:辐射损伤及其计算机模拟,宿彦京

7. “973”计划-子课题:辐照损伤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宿彦京

8. “863”计划-子课题:先进燃料元件包壳材料和外套管材料的辐照考验研究,宿彦京

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海洋钢结构腐蚀安全性评价和寿命预测技术,宿彦京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晶界类型对柱状晶组织Cu-Al-Mn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黄海友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力腐蚀与腐蚀产物膜力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宿彦京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海等静压对应力腐蚀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宿彦京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强钢的氢脆机理和抗氢脆设计研究,宿彦京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属生物膜的形成机理及其润滑和耐磨蚀特性的研究,岩雨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汽车用高强高塑性中锰钢延迟开裂的机理及规律研究,岩雨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柱状晶组织Cu-12Al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和机理,黄海友

代表性科研成果:

著作:

论文:

1.  Wu, Q (Wu, Quan)[1]; Dai, ZH (Dai, Zhaohe)[3]; Su, YJ (Su, Yanjing)[1]; Volinsky, AA (Volinsky, Alex A.)[2]; Liu, LQ (Liu, Luqi)[3]; Zhong, Z (Zhong, Zhang)[3].Cyclic microbridge testing of graphene oxide membrane[J].CARBON, 2017,116:479-489(IF:6.337)

2.  Xiong, XL (Xiong, X. L.)[1]; Zhou, QJ (Zhou, Q. J.)[2]; Li, JX (Li, J. X.)[1]; Volinsky, AA (Volinsky, Alex A.)[3]; Su, YJ (Su, Y. J.)[1].Cathodic over-potential and hydrogen partial pressure coupling i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of marine steel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J].ELECTROCHIMICA ACTA,2017,247:1019-1029(IF:4.803)

3.  Xiong, XL (Xiong, X. L.)[1]; Ma, HX (Ma, H. X.)[1]; Tao, X (Tao, X.)[1]; Li, JX (Li, J. X.)[1]; Su, YJ (Su, Y. J.)[1]; Zhou, QJ (Zhou, Q. J.)[2]; Volinsky, AA (Volinsky, Alex A.)[3].Hydrostatic pressure effects on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hydrogen evolution and permeation in Armco iron[J]. ELECTROCHIMICA ACTA,2017,255:230-238(IF:4.803)

4.  Wang, ZW (Wang, Zhongwei)[1]; Yan, Y (Yan, Yu)[1]; Qiao, LJ (Qiao, Lijie)[1]. Protein adsorption on implant metals with various deformed surfaces[J].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17,156:62-70(IF:3.902)

5.  Wang, ZW (Wang, Zhongwei)[1]; Yan, Y (Yan, Yu)[1]; Su, YJ (Su, Yanjing)[1]; Qiao, LJ (Qiao, Lijie)[1].Effect of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on the subsurfac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 CoCrMo alloy in albumin containing environment[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7,406:319-329(IF:3.387)

6.  Wang, Y (Wang, Yang)[1]; Yan, Y (Yan, Yu)[1]; Su, YJ (Su, Yanjing)[1]; Qiao, LJ (Qiao, Lijie)[1].Release of metal ions from nano CoCrMo wear debris generated from tribo-corrosion processes in artificial hip implants[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2017,68: 124-133(IF:3.110)

7.  Wang, ZW (Wang, Zhongwei)[1]; Yan, Y (Yan, Yu)[1]; Xing, L (Xing, Lu)[1]; Su, YJ (Su, Yanjing)[1]; Qiao, LJ (Qiao, Lijie)[1].The role of hard phase carbides in tribocorrosion processes for a Co-based biomedical alloy[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7,113:370-376(IF:2.903)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