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几大主办方、联合主办方、合作承办方风采聚集
2020-04-09 10:25:44 作者:王元 来源:《腐蚀与防护之友》 分享至:

每一届会议的成功召开都离不开背后那些默默支持的力量!在此感谢本届会议所有的承办单位和支持单位!下面让我们一睹 2019 第六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的风采。


主办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经民政部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术性,行业服务性群众团体。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结全国腐蚀与防护科技工作者,民主办会,依法办会,服务社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播科普知识和先进生产技术,编辑出版学术期刊,开展继续教育,为腐蚀与防护学科建设服务,为腐蚀与防护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及企事业单位服务,维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于 1979年 11 月,现有会员 2 万多名,团体会员单位 1600 个,设有 5 个工作委员会,17 个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上海、辽宁等 15 个省市成立了地方学会。


参加的国际组织有:国际腐蚀理事会(International?Corrosion?Council),亚太地区材料和腐蚀协会(Asina?Pacific&?Corrosion?Association)和世界腐蚀组织(World?Corrosion?Organization)。


联合主办单位——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

 

随着海洋强国梦的确立,海洋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海洋环境中工程结构材料腐蚀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水环境下腐蚀数据的积累、腐蚀规律的研究、材料寿命的记录与研究,具有现实的学术、学科方面的意义。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简称材料腐蚀平台)是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的 23 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是长期从事材料环境腐蚀数据积累和试验研究的基地,是材料腐蚀试验、检测分析的权威机构,也是材料腐蚀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多年来,材料腐蚀平台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由民口部门和国防部门共同建设。目前,整合建成了由 30 个国家级试验站和材料腐蚀平台中心构成的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研究基地,构建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通了门户网站——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为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企业创新及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科技支撑服务。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


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推进我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行业化,推动海洋材料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海洋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国科发政 (2008)?770?号)、《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648 号)等文件精神,于 2016 年 6 月在武汉成立“中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由积极从事海洋材料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其他组织机构自愿发起组成。由周廉等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毛新平院士任理事长。


联盟设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包括船舶装备与材料、海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海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海水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与材料、海洋钢铁材料、海洋石油装备与材料、海洋水泥和混凝土材料、钛合金、有色金属材料。


联盟宗旨:联盟本着以技术创新需求为纽带,以契约关系为保障,利于聚集签约各方的科技资源,依托联盟成员间已有的技术经济实力并积极争取国家引导资金及政策扶持的优势,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合作创新相结合,搭建海洋材料产学研用的合作平台、扩大海洋材料的研发、应用,推广,促进海洋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发展目标:彻底改变我国高性能海洋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升我国海洋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联合主办单位——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于 2015 年9 月批准建设的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我国首个在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领域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国际和行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与关键装备材料,设置了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冶金技术、海军装备用金属材料制备技术、海洋工程用金属材料制备技术、海洋装备用特种金属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应用技术五个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113 人,研究人员 106 人,科研用房面积 4.3 万平方米,拥有基础及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工业制备生产三个试验平台,中试生产线 4 条,各类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近百台(套)。实验室聘请了国内 15 名知名院士、专家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工程院翁宇庆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侯保荣院士和曾恒一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领域前沿技术和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促进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引领和推动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领域的“产、学、研、检、用”相结合的重要平台。


实验室特点与优势

 

创建基础性、跨学科和开放式的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目的是瞄准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对材料的战略需求与发展方向,搭建我国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产、学、研、检、用”技术平台,以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对我国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应用形成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更新换代,大幅度提高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国产化率。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功能完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属材料研发支撑平台。一方面,冶金性能实验室、炼钢实验室、冶金水力模型实验室、轧钢实验室、材料腐蚀实验室、焊接实验室等十余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四套 / 条冶金工艺与材料实验装置 / 生产线,具备从原料、炼铁、炼钢、轧钢到产品开发一整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本满足创新工作需求的试验、实验检测手段。另一方面鞍钢具有以世界先进 5500 轧机为核心的功能完备、品种规格齐全的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生产装备及技术。因此,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鞍钢,为鞍钢进一步拓展该领域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重点实验室将发挥研究开发中心和国际性学术交流中心的作用,吸引、凝聚和培养更多优秀技术人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助力国家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二是实验室将重点打造三个实验平台,即基础及共性技术实验室平台、工艺流程中间实验平台、应用技术实验平台,通过三个平台的建设,在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基础研究、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材料检测评价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实验室将助推鞍钢对接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研发出更多更高端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进一步拓展鞍钢品牌市场占有率,鞍钢制造将跨洋越海驶向蔚蓝色的海洋。

 


 

联合主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 1989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筹建而成,1995 年 9 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在 2009 年和2014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两次获评优秀。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75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 1 人,土耳其科学院院士 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9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8 人),研究生 800 余人,年研究经费 7000 余万元。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精细化工领域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开展功能化、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结构设计、功能调控和清洁制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和汇聚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以国际视野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为引领精细化工领域的科学创新、支撑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1) 染料及其光化学:重点开展染料激发态的释能调控、分子结构创新,在荧光染料探针、数码喷墨染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人工光合作用、光电材料、生态纺织染料等领域,揭示染料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规律、实现染料分子功能强化。


(2) 精细化工新材料:开展精细高分子等特殊功能材料和无机功能研究,从分子设计、结晶性能调控、介观结构创新出发,着力研发高立构规整性二氧化碳共聚物、耐温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树脂、高性能化特种阻尼橡胶和炭素材料、硼镁氟等高新技术用精细化学品。


(3) 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聚焦精细化工中的分子活化和界面作用调控,通过模拟酶活性中心和酶作用微环境,研究复杂分子在温和条件下的选择性催化合成、高效分离纯化、能量质量梯级利用及过程耦合,实现精细化工清洁制备和节能降耗。

 


 

实验室在国内精细化工领域科技创新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染料化学家侯毓汾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创建了我国最早的染料专业,八十年代初拓展为精细化工学科,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点,也是全国唯一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学科,随后国家统一将精细化工调整为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在 2001 和 2007 年两次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该学科均总分第一名。2012 年以实验室为核心的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三。这一优势学科为精细化工相关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1989 年国家计委批准在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设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在 2009 年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化工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进入优秀实验室行列。2013 年,实验室在荧光染料识别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1999 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共评选出4项染料相关的国家科技奖,实验室获得了其中的 3 项。2014 年,依托实验室组建的“染料分子功能调控”


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这是自 200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以来全国化工一级学科领域的第三个获批群体。2014 年,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化工领域唯一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科学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关注

 

实验室近期的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如:


①?在三线态自旋转换延长激发态寿命的研究方面,大幅提高了上转换效 率, 被 Nature?China?“Highlight” 栏目(Nature?China,?2011,?doi:10.1038/nchina.?2011.4)进行了专文评述,认为“大连理工大学发现了基于长寿命三线态的上转换发光材料,这种三线态 - 三线态上转换比常规上转换的效率高 得 多 …”;“PhysOrg” 和“ScienceNews”网站专文评述,认为“大连理工大学展示了长的三线态寿命,对光的吸收和利用非常重要 (tremendouslyimportant)”。


②?利用染料“分子转子”内转换对细胞内粘度进行荧光成像,被“Chemistry?View”网站专文报道评价为:“许多疾病与细胞粘度密切相关,但现有机械粘度测定方法不能用于细胞水平。大连理工大学发展了利用分子转子测定细胞内粘度的荧光探针…这是第一个可以双模式荧光成像的分子转子,对疾病病理学研究具有意义”。


③实验室发现的癌细胞内环氧化酶 COX-2 荧光探针,被 J.?Am.?Chem.Soc. 评 选 为“spotlights?article”,并 以“Lighting up the golgi of cancercell” 为 题 报 道(J. Am. Chem.Soc. 2013, 135, 12151);美国化学化工新闻 (C&E News 2013, 7 Aug.)做专文报道和点评,认为“这一研究为癌症诊断和手术边界确定等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可视化工具”。


④著名评述期刊 Synfacts 连续专文介绍实验室在 C-N 偶联等清洁合成方 面 的 研 究 工 作(Synfacts?2010,?5,617;?2011,?1,?105);ChemistryViews网站以“Quicker?Way?to?TriphenylamineDerivatives” 和“Oxygen-PromotedSuzuki?Reaction” 为 题, 亮 点 介 绍 实验室在氧促 Suzuki 反应方面的主要成果。 韩 国 著 名 学 者 Kim 教 授(Chem.


Rev.?2012,?112,?1196)将实验室利用非手性基元构筑手性催化材料、实现高立体选择性催化活性列为近年 MOF 手性催化工作的重要进展之一?(Milestones?ofthe?MOF-based?Asymmetric?Catalysis)。


⑤实验室模拟固氮酶活化氮的研究工作发表在 Nature?Chemistry 上后,受到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会志副主编 Stephen?J.?Lippard 教授的评价:“该研究为可能的固氮酶中间体化学建立了一种优先模型”(J.?Am.?Chem.Soc.?2010,?132,?14689);NatureChina 在其“Research?Highlight”栏目上,以“Organometallic?chemistry:?Nature'sway”为题进行了报道,认为:“这一发现提示人们,在生物固氮过程中,氮气是在固氮酶铁钼辅基的铁原子上固定并活化的,所报道的铁硫簇化合物可以作为固氮酶模型物”(Nature?China,doi:10.1038/nchina.2011.3)。


实验室创新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应用

 

①菁染料应用于新一代五分类血细胞仪血细胞分类计数是医学诊断和健康评估的基本手段之一,我国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仪长期被国外垄断。实验室与深圳迈瑞公司合作,构建了光谱性能(近红外激发)、稳定性(甲醇溶液 60℃耐 7 天)、渗透性(20″完成细胞染色)优异、对核酸具有选择性的 DEAB-TO-3 染料,获中国、美国等发明专利。作为核心技术,进入迈瑞公司仪器的量产应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除常规功能外,还对有核红细胞、含有疟疾虫的红细胞等非正常信息有敏感响应,为临床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参数。合作的迈瑞公司现已累计实现 7000 台销售总量,约 40% 的产品出口,仅试剂销售就达 6 亿元人民币。基础研究工作获 2013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单位)。


1.png2.png

图1.使用菁染料的深圳迈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系统

 

② 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染料是数码喷墨打印的关键材料。国外专利通过在染料分子上引入吸电基团来降低染料分子的电子云密度、提高氧化电位,从而提高其耐候性能,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紫外光辐射下单线态氧和臭氧的氧化分解难题。实验室开发了激发态分子内电子转移内转换(皮秒级)、淬灭激发态的染料体系,使激发态能量迅速以热能形式释放,有效地降低了染料光氧化褪色(微米级)的几率,提高了染料的耐紫外性能。根据这一原理,实验室创制了红、蓝、黑等系列新型喷墨染料,耐紫外牢度大大提高,获中、美、日等发明专利,规模化应用于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公司的桌面打印墨盒,经国际第三方权威对比检测,“耐紫外性能第一”。目前珠海纳思达年产墨盒 0.6 亿个,约占全球通用打印墨盒 20% 以上市场份额,在该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2.png

图2. 珠海纳思达喷墨打印墨盒生产线

 

③ 精细化工催化清洁制备技术实验室根据精细化学品杂原子多、分子复杂的特点,采用模拟酶催化,从活性中心模拟、酶微环境模拟,到改性分子筛催化工业化,实现了化学活化和择形催化的结合。拓展出钛硅分子筛催化丙烯双氧水直接合成环氧丙烷技术,催化剂寿命 >2000 小时,环氧丙烷选择性 >95%,环氧丙烷纯度达 99.7%,为解决氯醇法污染严重、共氧化法受联产制约的国际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选择性活化 C-H 键的催化活性中心,实现了低碳烃芳构化制三苯的工业化生产,2010年以来已应用于30余套装置,最大吨位达 69 万吨 / 年,总生产能力达 600 万吨 / 年,为我国芳烃精细化工开辟了新的领域。


3.png

4.png

图3.大连大化龙岛20万吨/年(上)和濮阳恒润石化20

万吨/年芳构化装置(下)

 

④ 高效分离材料与工程应用实验室从分子和表面作用机理研究出发,采用半贫液吸收、梯级洗脱和再生等质量流梯级利用技术,开发出合成气低温节能型甲醇洗分离纯化工艺,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 100 余套装置中应用,是我国大规模应用的主流技术;开发出 CO 2 吸附分离剂、精馏耦合技术和成套装置,形成食品级 CO 2 精制分离技术,已获得中、美发明专利授权,解决了 99.9999% 超纯 CO 2 工业化制备的国际难题,在中、韩、阿联酋、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20 余套工业化装置并稳定运行,减少 CO 2 排放 500 余万吨,获 2012 年国家优秀发明专利奖(第一获奖单位)。


5.png

图4. 徐州金宏10万吨/年高纯CO 2 分离回收装置

 

针对以卤代烃气体为代表、对环境生态影响极大的精细化工生产尾气,实验室开发出高耐溶胀有机蒸气分离膜及梯级耦合分离技术,形成了工艺包和专利池,在 30 余项回收项目中成功应用,其中研发的大连石化富氢气体回收处理量达 82000?Nm 3 /h,刷新了我国炼厂气分离回收装置处理量的纪录。该类有机分离膜打破了国外垄断,每年创造经济效益 >3 亿元 / 年,CO 2 减排 >20 万吨,获 2010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单位)、2013 年国家优秀发明专利奖、2013 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


6.png

7.png

图5. 大连石化含烃复杂尾气膜回收装置(上)和浙江

合盛氯甲烷膜回收利用系统(下)

 

实验室创新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① 低频宽带特种阻尼橡胶潜艇是各国掌握制海权的重要武器,研制新一代具有低频宽带特征的声隐身材料已成为确保未来型号潜艇安全的关键因素。实验室通过对阻尼集成橡胶分子结构、序列结构以及聚集态结构的精确设计,实现了对阻尼特征峰的“峰位、峰高、峰宽”的有效调控,成功地创制了具有低频宽带特性的高性能阻尼集成橡胶,获国防专利,完成了百吨级阻尼集成橡胶的规模化生产制备,成功研制了潜艇声隐身所需的新一代消声瓦,低、高频带吸声系数均高于军方设计值 5%,实现了“厚度薄、质量轻、频带宽、吸收强”的目标。


8.png

图6. 阻尼集成橡胶

 

②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高性能树脂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高分子材料,是航空和国防等领域急需的精细材料。实验室近年研究的高分子量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PPENS)系列新型高性能树脂,由于引入强极性氰基侧基,使其耐热性、阻燃性、机械强度等均有显著提高,与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产品 PENTM 相比,Tg 提高140℃以上、热变形温度高出110℃以上,不仅能热成型加工,还能通过溶解制漆、涂料、膜等,而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目前PPENS系列高性能树脂已得到应用:


如航天天线罩连接环表面防护耐 400℃以上的耐高温隔热涂料、适用于井下高温强酸恶劣环境的采油用加热电缆、航空用多功能膜、耐高温漆包线、绿色环保耐高温高频覆铜板、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等,获 2011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获奖单位)。


9.png

图7.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树脂耐高温特种零部件

 

在未来的几年中,实验室在继续保持纺织染料等精细化工研究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分子识别染料、太阳能转换染料、精细高分子产品及环境友好精细化工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更高的起点上引领和支撑我国精细化工领域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发展。


热忱欢迎海内外从事精细化工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和优秀人才来实验室工作、学习,共谱精细化工新篇章!


联合主办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千年古都西安,在孕育半坡文明的浐河之滨、现代气息浓厚的浐灞生态园,坐落着一所庄严的军营、美丽的学府——空军工程大学。这里是人民空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是军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更是青年学子献身国防、实现人生理想的知识殿堂。学校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是空军专业技术最高学府。下辖航空工程学院、防空反导学院、信息与导航学院、研究生院、航空机务士官学校等 5 个正师级学院(校),空管领航、装备管理与无人机工程等 2个副师级学院,以及基础部、军政基础系,形成 “ 六院一校一部一系 ” 总体架构。担负着为空军培养航空工程、防空反导、通信导航、空管领航、装备管理、无人机等领域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和任职培训、现职军官基本培训和辅助培训、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升级培训和预选培训、文职人员培训和外军留学生培训等任务。学校具有学科专业综合、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模式先进、教研设施完备、创新团队强大、发展空间广阔、生活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等八大优势。


学校现有 9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 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28 个本科专业(方向)。授权学科覆盖了 4 大学科门类和大学所有主干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军事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协调发展,空天网一体化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5 个军队重点学科,1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 个军队 “2110 工程 ”


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共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700 余人,其中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973 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 “ 求是 ” 奖、青年科技奖等获得者 70 余人。规划在校学员 10000 余名,其中研究生 1500 余名。


注重学员综合素质全程培养,近年来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获奖 1000 余项,等级数量位居全军院校前列。近几年承担科研项目 1100 余项,建校以来,共获国家和军队科技奖励近 800 项。


学校共有五个校区,占地 10300 亩。


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共有各类实验室 453 个、训练场地 53 个,建有 11.5 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大楼、西北地区高校最大、功能齐全的室内综合训练馆、完备的飞机实习中心、地空导弹和通信导航综合演练场。图书馆总面积 4.35 万平方米,阅览座位 4800 余个,藏书 160 万册,电子图书近 226 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5000 余种,建成了集实体资源和虚拟在线馆藏为一体的四校区共享的图书资源体系。校园网实现了一校四区互联,依托数字校园搭起了网上教学、办公、远程教育平台,信息终端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办公等场所和学员宿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军地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 34 个学员实践实习基地,为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被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军“生态营区”。


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我校“学好优良传统、当好合格传人”教育活动,在坚定学员理想信念和成长成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验做法被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联合转发。


联合主办单位——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 年 11 月 23 日,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仪式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海洋化工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725 研究所、厦门大学、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等国内 13家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院所、大学和 13家海洋防腐行业的知名企业共同组成。


该联盟成立后将以解决船舶、桥梁、码头等涉海重大工程以及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能源开发过程中的腐蚀与保护问题为主,研究包括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在内的各种材料与表面处理层,在海洋环境因素作用下遭受破坏的原因、过程机理及腐蚀控制与监测技术。该联盟将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以海洋防腐蚀核心技术的研发、技术合作与交流、工程化应用为着力点,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针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大技术需求,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化、产业化的推广应用为手段,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我国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的总体实力,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驾护航。


联合主办单位——耐蚀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从 20 世纪初至今,世界各国对耐蚀钢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耐蚀钢逐渐作为普通钢种广泛应用。20 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进行耐蚀钢的研究和大气暴露试验,结合我国资源优势开发出08 CuPVRE 系列、09 CuPTi 系列数十种耐不同腐蚀介质、不同强度级别的钢种,但耐蚀钢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2010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鞍钢集团、中国钢研发起,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加,共同成立了耐蚀钢联盟。


鞍钢、中钢协、武钢、宝钢等 12家理事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天津钢管、江阴兴澄特种钢铁、冶金标准研究院及其他相关单位的代表和专家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会议。


耐蚀钢联盟是面向我国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现代交通、先进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发展需求,重点突破耐蚀钢关键材料技术,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耐蚀钢材料体系和生产工艺流程,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以点带面推动耐蚀钢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实现高品质耐蚀钢材料国产化和规模应用。建立一批专业化生产示范线和国家级研发平台与中试基地,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平耐蚀钢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到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新格局。通过联盟把我国的耐蚀钢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为耐蚀钢产业技术发展作出新贡献。


联合主办单位——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于 2013 年 8 月 17日在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举行。


实验室定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经2013 年 4 月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正式批准建立的,实验室定位于“海洋新材料与工程化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创新应用研究”,是我国材料领域海洋特色鲜明的一个重点实验室。


聚焦海洋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以国家海洋战略和区域海洋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致力于海洋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集成和工程化应用,研究材料和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加速推进以解决电化学耦合腐蚀、生物污损、力学 - 化学交互磨损等三类重大海洋材料损伤和防护的机理和技术为核心的协同能力,逐步完善海洋新材料设计制备新思路、耦合损失新机理和海洋新材料创新体系,成为海洋新材料向产业化转化和国防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将实验室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高水平实验室。


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70 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研究员 19 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千人计划3 人、青年千人计划 2 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


人才 5 人、“浙江省千人计划”4 人),副研究员(高工)19 人,博士后 10 人,留学生 3 人,高级访问学者 6 人,在读计划内研究生 30 人,联合培养研究生35人,课题生58人。自实验室成立以来,注重团队式的协作攻关,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技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学术团队,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领军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团队的总体科研水平和应用推广能力。通过搭建一流的科研实验平台、引进优秀青年科研骨干、锻炼科研一线人员、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者精神等措施,实验室已成为国内海洋新材料和防护技术领域颇具影响的研究集体之一。


实验室主任:王立平研究员;实验室副主任:汪爱英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院士;实验室学术秘书:赵文杰研究员;实验室行政秘书:郑琴

 

平台建设方面:


实验室目前拥有科研和办公用房4000 多平方米,拥有各类材料工艺设备和专业检测设备总值达 4500 万元。目前海洋新材料专业测试下设有七个实验室(海洋功能涂层检测实验室、海洋环境模拟评价实验室、减阻水洞实验室、盐雾加速实验室、生物污损实验室,磨蚀电化学实验室和模拟深海环境的力学实验室)。此外,为了弥补实验室在自然环境试验场方面的严重不足,实验室通过与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国家电网以及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等合作,建立了相关海洋(南海)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试验站。此外,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还拥有价值2 亿多元的各类分析检测设备,具备从事海洋材料设计、制备、分析、评价、检测的能力。


专利情况:


实验室依托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宗旨,高度重视成果转化。2012-2016年共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302 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62 件,其中多件发明专利成功进行了转化及实施,推动了我国海洋新材料技术的科技进步,支撑了国防高技术工业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工业的发展。


发表论文:


2012-2016 年度实验室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 319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233 篇, 影 响 因 子 IF>5 的 37 篇,IF>3 的 111 篇; 在 本 领 域 防 护 涂 层材料表界面设计及磨蚀性能主流刊物如 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Corrosion?Science、Surface?and?CoatingTechnology、Applied?Surface?Science、Wear、Tribology?International 发 表 论 文100 余篇,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呈连年陡增态势。


经过 4 年的飞速发展,实验室在海洋新材料开发、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内外已形成重要影响。未来五年,实验室将瞄准国际海洋新材料的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对海洋新材料与高端装备的重大需求,在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上从基础到应用开展研究工作,为国家海洋科技事业和涉海国防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实验室将一如既往地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目标,关注科研队伍建设,重视核心骨干青年人才培养;加强海洋新材料领域多学科交叉,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积累总结,快速推动海洋新材料与技术在我国海洋经济领域以及涉海国防高技术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和规模化推广。


合作承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 A 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 1949 年 4 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 年 7 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 年 10 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 年 4 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 年 3 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 年启动实施“211 工程”


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 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 年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2012 年 12 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该校区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


2017 年 9 月,经国家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 A 类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 4167 人,其中专任教师 2520 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2 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 1 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 3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 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2 人、讲座教授 6 人、青年学者 1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7 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31 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1 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 人,教学名师 4 人,青年拔尖人才 4 人),“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0 人,“973 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 2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6 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16 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 19 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17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16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4 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 35 人;博士生导师 846 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 859 人,副高级职称 1132 人。学校现有博士生 4616 人,硕士生 11113 人,本科生 25512 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育人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 个学部,11 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 个专门学院和1 所独立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 3 个学院;盘锦校区设有 8 个学院和 1 个基础教学部。有 29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2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5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MBA,含EMBA)、公共管理(MPA)、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等 19 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等 4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 88 个本科专业,5 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8 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 23 个。4 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领域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6 个。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 7 个学科群,涵盖 17 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建设 20 个一级学科。目前有 9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 1%,其中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前 1‰;10 个学科领域进入 QS 世界学科排名前 500 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共有 32 个一级学科参评,7 个学科进入 A 类,19 个学科进入 B 类(其中 B+,8 个);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13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10%。在 2016 年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 2 个 A-。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 1 个国家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 [ 共建 ]),6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工程实验室 ](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 CAE 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 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 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 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学校有 6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 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 类 ]),4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造管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检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7 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5 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 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7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 个公共技术创新平台,16 个校外研究院。


7 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 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 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 54 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 26 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621 项。2012 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 1 项、银奖 1 项、优秀奖 8 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1.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72.7 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 347 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 6.4 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9.6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


学校与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217 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校所合作关系;2015-2018年,获批教育部外国文教专家引智项目60余项,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3163人,资助金额共计 3870 万元。教师赴海外交流近两年派出近三千人次出国境开展短期交流,同时通过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等每年派出一百余名教师赴国境外进行长期交流,大力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专业水平,学校积极拓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海外实习等 150 余项海外交流项目。近两年,每年派出长短期交流学生约两千人次。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


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数据截至 2019 年 5 月)


合作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 1950年 8 月 1 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60 多年来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 5 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 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 2 个功能实验室,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 7 个研究支撑单元。西海岸新区园区建有科考船岸基支撑平台,江苏南通建有中科院长江口生态站,位于青岛市古镇口军民融合区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及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 700 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 600 人,两院院士 3人,博士生导师 102 人,硕士生导师172 人,设有一级博士学位点 3 个,二级博士学位点 9 个,硕士学位点 10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3 个和 1 个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60 多年来,研究所在我国海洋科技主要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 1100 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 1100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论文 3800 余篇),出版专著 230 余部;授权发明专利近 500 件。


进入 21 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科技专项,积极致力于深海技术装备研发、深海研究体系建设及深海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为代表的科考船队,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学考察航次任务,获取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深海探测技术及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使我国有能力真正走向深海大洋。同时,依托从近海到深海,从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印度洋的科学考察研究,海洋所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未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将继续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以“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为使命,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筹建及海洋研究所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两所融合发展为契机,努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合作承办单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于 2013 年 12 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 6 月正式运行,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建成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地、代表国家海洋科技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主要科技中心。


建成协同创新的科研体系,开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以开展基础前沿研究为目标,以不断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重点汇聚青岛优势单元力量组建8 个功能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海洋战略性前沿技术体系构建与自主装备研制及产业化为目标,汇聚国内优势力量,已建成 5 个联合实验室,在建 3 个联合实验室。围绕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率先形成先发优势的目标,面向国内院士和国际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建设开放工作室,引领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已组建 3 个开放工作室。

 

稳步推进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增量带动存量”的原则,通过共享满意后补贴的方式,高效共享各类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科研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服务。


已建成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正在建设海洋同位素与地质年代测试平台、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平台。未来将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适时组建相关公共科研平台。


实行人员分类管理。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动态调整、能进能出”的原则,探索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实行科研人员“双聘制”、管理服务人员“职员制”;科研人员采用专家评估考核制,管理服务人员采用定期逐级考核制,最大限度激发人员创新潜力。实施“鳌山人才”计划,面向全球选聘各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已汇聚了一支含 30 位两院院士、22 位千人计划专家、75 位国家杰青和23位长江学者的2200余人的科技队伍。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助力打造海洋与气候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北并重、东西共举,在全球规划布局 5 个国外分中心。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发组织合作,在霍巴特市合作建成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签署协议备忘录,在大学城合作建设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要求,力争到“十三五”末,初步构建“核心+网络”的组织架构,科研队伍规模达到4000人,推动建立中央管理和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工负责的新型管理体制,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


合作承办单位——广东省科学院

 

【发展现状】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新的广东省科学院。新的广东省科学院于 2015 年 6月 28 日揭牌成立,由原省科学院、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省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研究院所整合组建而成,为广东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省科学院发展定位为“聚焦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究,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目标为“广东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即“一个定位,三个目标”。


目前,省科学院院部设有管理机构8 个,院直属法人单位共 25 个(其中,骨干科研机构 24 个)。研究和支撑服务领域涵盖生物与健康、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装备与制造、电子与信息、智库与服务六大板块。全院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 196 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 个,其他国家级平台15 个),牵头成立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1 个,主办 9 种中文学术期刊,拥有科普场馆(基地)7 个,挂靠省级以上学会 15 家,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广东省工程系列冶金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及广东省突出贡献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至 2018 年底,全院在职职工 3766人(不含参控股企业),其中全职院士3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26 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68 人,具有博硕士学位 1338 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222 人,在读博、硕士研究生 517 人;设有博士后工作站 5 个,在站博士后 46 人。


经过三年的改革发展,第三方评估认为,“广东省科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省级科学院,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在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展望】


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着眼于充分发挥在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中的支撑性和战略性作用,省科学院聚焦“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目标任务,力争在未来五年,奋力实现创新能力质的跃升,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应有贡献。根据《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计划(2019—2023 年)》,省科学院将实施七大行动举措,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步伐。


一是省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创建行动。实施杰出科学家引进专项、“百人计划”引进专项、“千名博士(后)计划”引进专项、百名青年人才培养专项、青年科技工作者引导专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二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培育大湾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加强与港澳的科技合作。


三是支撑性战略性研究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科研培育专项、集成技术示范专项、研究所绩效考核引导专项。


四是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实施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专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省部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培育专项、科研平台基础条件修缮改造专项。


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推进专业科技孵化器建设、促进创新链与资金链有机融合、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六是科技合作水平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国内科技深度合作、全力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七是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培育省科学院检测认证服务品牌、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创新服务企业的模式和手段。


合作承办单位——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南钢始建于 1958 年 ,1996 年完成公司制改造 , 由南京钢铁厂改为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集团公司”)。1999 年 3 月,南钢集团公司以部分钢铁主业资产投入发起设立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00 年 9 月 19 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282),控股股东为南钢集团公司;2003 年 4 月,南钢集团公司进行三联动改革,以资产出资与上海复星集团合资成立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2010 年 10 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南钢钢铁主业实现整体上市,控股股东变更为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公司座落于大企业积聚、经济发达的南京江北化工园区和高新开发区,西由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三桥、纬七路长江隧道,东由南京长江二桥、长江四桥与南京都市圈相通,紧临宁通、宁洛、宁连、宁淮、宁合等多条高速公路,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拥有包括 2 个万吨级在内的数个自备货运码头,厂区内设铁路专用线与京沪铁路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公司拥有从矿石采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


经过近年来连续不断的投入,公司所有工艺装备均已完成了大型化、现代化改造,全面实现了提档升级,具备年 1000万吨粗钢的生产能力。公司本部目前已形成板材和长材两大生产体系以及与其配套的炼铁和炼钢系统。其中,板材生产体系主要装备有一条 5,000mm 宽厚板生产线、一条3,500mm宽中厚板(卷)生产线和一条 2,800mm 中板生产线;长材生产体系主要装备有一条高速线材、一条带钢和 4 条棒材生产线。此外,公司下属子公司 -- 安徽金安矿业目前具备 100 万吨精矿粉的年生产能力;另一下属子公司 -- 宿迁金鑫轧钢还拥有两条年生产能力达 40 万吨的异型钢生产线。公司所有生产线均通过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均荣获全国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或“江苏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是国内最早推行“产、销、研”


一体化的公司,拥有新产品研发推广中心、研究院、技术质量部三个平台,分工协作、协同推进。公司目前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 5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39个;授权专利 418 件,其中发明专利166 件;主持及参与制修订了 14 个国家和行业标准。


南钢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公司通过了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全国冶金行业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全国钢铁行业第一家“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和国内钢铁行业第一个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


近几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改项目,使吨钢能耗、吨钢水耗大幅下降,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企业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


公司制定出台了《南钢国际化战略实施方案》,涵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原燃料资源研究利用、国际资金利用与运作、国际技术合作、国际投资、国际人才与智力引进六大方面。目前,公司在欧洲、韩国、印度、中东、东南亚均已完成了市场布点;在印尼投资合作建设的钢厂已经启动,一批国际投资合作项目正在洽谈;在高性价比境外铁矿石资源利用、国际资金利用与运作、国际技术合作、国际人才与智力引进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公司实施“钢铁 + 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驱动,做强钢铁产业本体,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快推进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以“钢铁领域先进材料智造平台”和“能源环保、智能制造等新产业”为有机整体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公司未来将成为产品优、服务好、竞争力强、环境美的一流钢铁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