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风采 | 上天入海,翱翔蓝天 ——写在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前夕
2017-12-27 11:57:08 作者:甘志宏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2017 年 4 月 29 日,航空工业特飞所/ 通飞研究院自主研制的 AG600 大型灭火 / 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在珠海进行了首次地面滑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身处现场的我,为自己有幸参与这一大飞机的研制而欢欣鼓舞,对即将到来的首飞充满了期待。


1
 
    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的大型灭火 / 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 最大起飞重量 53.5 吨,20 秒内可一次汲水 12 吨,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能力,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改装必要的设备,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任务的需要。国内飞机研制技术,尤其是腐蚀防护控制技术落后,加之 AG600 使用环境严酷,因此海洋环境下腐蚀防护与控制设计技术成为 AG600 研制过程中必须克服的技术难关。为攻克这一难关,腐蚀中心广泛搜集国外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先进技术资料,随之而来,专业英语关又成为腐蚀中心员工面临的最大难题。中心制定了边学边干,边干边教的策略,大家不辞辛劳,利用晚上和双休日加班加点完成英文资料的翻译与整理;并安排专人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培训,适时召开专项技术研讨,深入学习并掌握了波音、空客、美军在结构选材、表面防护、防腐蚀密封设计、排水设计、缓蚀剂应用、结构细节设计和腐蚀控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针对水陆两栖飞机结构及使用环境特点,按全寿命周期的腐蚀防护与控制思想开展 AG600 的防腐蚀设计、试制和试验。从立项、设计、各大机体供应商商联合制造,到适航挂签、总装、全机全面进入地面联调联试阶段等,历时 8 年,几乎每一步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与突破,终于锻造出 AG600。2015 年7 月 17 日,AG600 飞机在华南公司全面进入总装阶段;2016 年 7 月 23 日,AG600 飞机完成总装并成功下线;2017年 2 月 13 日,AG600 飞机全部 4 台发动机首次试车成功;4 月 29 日,AG600飞机成功进行首次滑行……为保障 AG600 飞机部件及总装试制工作顺利开展,2014 年初,腐蚀防护与控制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先后奔赴中航工业西飞、成飞民机 / 成飞、陕飞公司参与部件跟产工作;2015 年,随着总装工作正式开始,腐蚀防护与控制研究技术人员又成为珠海现场 001 架总装跟产队的重要一员。在部件及总装过程中,跟产队及时协调、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两年来,为了配合珠海总装工作,有的同志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常年坚守在生产一线。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生产装配中出现的各项技术难题,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超差、代料等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迅速制定措施,为各部段、各系统构件、全机总装的生产、装配保驾护航,确保 AG600 飞机各部段按时、按节点交付。

2
 
    腐蚀防护与控制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 年,中心员工大多是 80/90 后,专业知识不全面,更无实际经验。为解决设计师队伍技术和经验不足的问题,从型号立项之初,中心就返聘了三位参与过水轰五等十几个型号研制的老专家来中心工作,这个平均年龄超过68 岁的专家团队,每天与中心的年轻员工一样加班加点。他们结合多年飞机型号的研制经验,制订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总体技术方案到详细设计,再到零件生产和部件装配,老专家们与中心的年轻员工共同完成了 AG600 的攻坚工作。2014 年中心年轻员工毫无生产制造经验的矛盾凸显,中心又请来了两位具有 40 余年水轰五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实践经验的老专家,他们刚抵达特飞所就马不停蹄地转战西飞、成飞、陕飞、珠海等试制现场,工作中他们发挥出军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术素养,带领中心年轻员工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腐蚀技术难题,加快了 AG600 的研制生产进程。

    回想八年研制路,腐蚀全体员工为大型灭火 / 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未来,腐蚀人继往开来,继续为 AG600 的安全和持续使用保驾护航!
 
    ●  作者简介
 
1.png
 
    甘志宏,女,1973 年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化工专业。现任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腐蚀防护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设计师,获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

    腐蚀防护与控制;航空涂料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和技术负责完成国家“十二五”预先研究项目、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对外合作项目以及湖北省国防科工局军用技术推广等项目。荣立集团公司二等功 1 次,荣获中航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2 项,国军标 1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EI 检索 6 篇,国家核心期刊 6 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