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解读 金属泡沫,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黑科技?其实它是一种充满气泡的金属材料,就像一块“金属海绵”!科学家通过特殊工艺(比如在熔融金属里注入气体或添加发泡剂),让金属内部形成无数微小孔隙,既保留了金属的强度,又变得轻盈多孔。这种结构让它成为电磁波、噪音和热量的“全能战士”! 金属泡沫的三大超能力 1. 隐身术:捕捉看不见的电磁波 你的手机、Wi-Fi、雷达都在发射电磁波,但过多的电磁波会干扰设备甚至危害健康。金属泡沫凭借多孔结构,让电磁波在孔隙中反复“碰壁”,最终转化成热量消散。更厉害的是,科学家还给它“镀”上磁性材料(如Fe3O4),让它像磁铁一样吸走电磁波,轻松实现“隐身”效果! 2. 隔音大师:让世界安静下来 地铁轰鸣、工地噪音让人头疼?金属泡沫的孔隙就像无数“迷宫”,声波钻进去后与孔壁摩擦,能量逐渐被消耗成热能。更妙的是,科学家还在孔隙中填充聚氨酯泡沫或生长氧化锌“尖刺”,让声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3. 轻量王者:比羽毛更轻,比钢铁更强 传统金属笨重?金属泡沫的孔隙率最高可达98%,密度只有水的1/10!但它依然抗压、耐高温,甚至能用在航天器和防弹装备中。比如钛金属泡沫,既能屏蔽电磁波,又能承受极端环境,简直是“太空材料”的完美候选! 配方1:模板法——复制大自然的灵感 用聚合物泡沫当“模具”,浸满金属浆料后高温烧掉模板,留下金属骨架。就像用石膏翻制雕塑,简单高效! 配方2:熔体发泡法——金属版“烤面包” 在熔化的金属中加入发泡剂(如氢化钛),高温下释放气体,金属像面团一样膨胀。冷却后切开,内部全是均匀气泡! 配方3:电镀法——给泡沫“穿金属外衣” 将导电的聚合物泡沫浸入金属离子溶液,通电后金属逐渐覆盖表面,最后烧掉塑料芯,得到镂空金属网。 未来展望:金属泡沫的无限可能 智能建筑:用金属泡沫墙隔音又隔热,还能屏蔽电磁辐射。 环保科技:回收废旧金属制成泡沫,变废为宝。 人体植入:生物相容性钛泡沫,未来或成骨骼修复的新选择! 科学家正尝试将金属泡沫与相变材料、石墨烯结合,打造能储热、发电的“超级海绵”。也许有一天,你的手机壳、降噪耳机甚至太空服,都会用上这块神奇的“金属海绵”! 从屏蔽信号到降噪减震,金属泡沫用它的“千疮百孔”默默守护现代生活。下次听到“泡沫”这个词,别忘了——它可能正藏在你的手机里,替你挡掉看不见的电磁攻击呢! 图片解析
什么是金属泡沫?
图2 (a)电沉积工艺制备开孔金属泡沫的示意图。(b)溶液燃烧法制备镍泡沫的示意图。(c)气体注入法制备金属泡沫的示意图。(d)熔模铸造法制备开孔金属泡沫的示意图。(e)模板法合成开孔铝泡沫的示意图。(f)空间占位技术制备金属泡沫的示意图。(g)喷射成形法制备金属泡沫的示意图。(h)铸造发泡法流程示意图。
图3 (a)模板法制备金属泡沫的流程图。(b-d)开孔铝泡沫的微观结构。(e)不同PPI值开孔铝泡沫的电导率。(f)镍泡沫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图4 不同形态和添加量的TiH₂制备的铝泡沫截面孔径分布:(a)未球磨,0.5 wt%;(b)未球磨,0.3 wt%;(c)球磨,0.5 wt%。经许可转载[43]。版权所有2017,Springer。(d)颗粒分散对最终孔径影响的示意图。(e)多孔镁泡沫和(f)多孔铝泡沫的立体显微照片。
图5 (a)Ni/rGO复合泡沫的制备过程示意图。(b)Ni、Ni/rGO和rGO泡沫的高孔隙率对比。(c)多孔镍的微观结构图像。(d-f)多孔镍在压缩过程中不可逆变形的图像。
图6 (a)开放孔AZ91镁合金泡沫的宏观形貌。(c,d)两种不同模具温度下铸造泡沫的支柱形貌。(f,g)不同模具温度下样品的归一化应力-应变曲线平均值及能量吸收效率与压缩应变的关系。
图7 (a)rGO/Cu泡沫的制备示意图。经许可转载[64]。版权所有2022,Elsevier B.V. rGO对(b)能量吸收应变行为和(c)压缩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d)rGO/Cu泡沫的SEM图像。(e)FeNi泡沫(Fe:Ni=1)和(f)FeNi泡沫(Fe:Ni=0.5)的SEM图像。(g)FeNi泡沫孔隙密度和平均孔径随Fe含量的变化。(h,i)钴泡沫的平均孔隙面积和孔隙面积中值(含不同电沉积时间琼脂)。
图8 (a)尿素(Al-carb)和蔗糖(Al-suc)作为空间占位剂制备开孔铝泡沫的示意图。(b)Al-carb泡沫和(c)Al-suc泡沫的SEM微观结构。(d)Al-carb与Al-suc泡沫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e)能量吸收与相对密度的关系。(f)冷冻铸造与空间占位法制备的铜泡沫的能量吸收与致密化对比。(g)样品在不同应变下的变形快照。
图9 (a)动态气体注入装置示意图。(b)喷射成形法制备金属泡沫的示意图。(c,d)氢气压为5 psi(S-1)和10 psi(S-2)制备的泡沫样品的SEM图像。(e-i)不同氧含量混合气体下铝泡沫的垂直截面形貌。
图10 (a)电磁波传播路径示意图。(b)铝泡沫内的涡流示意图。(c)多孔吸声材料的能量耗散机制示意图。(d)电磁屏蔽机制示意图。(e)电磁波在金属泡沫中的传输示意图。(f)金属泡沫的吸声机制示意图。
图11 (a)镍泡沫基材料的合成示意图。经许可转载[25]。版权所有2021,Wiley-VCH GmbH。(b)铝泡沫、(c)铝颗粒间扩散结合、(d)Al-NiO泡沫、(e)Al-NiO-CNFs泡沫的高分辨率SEM图像。经许可转载[37]。版权所有2022,Elsevier Ltd.(f)Co₃O₄@NF的SEM图像。(g)三维网络结构Ni@Co₃O₄的电磁波吸收机制示意图。经许可转载[139]。版权所有2019,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h)不同Ni/S比的Ni₂S₃@NF的反射、阻抗匹配与衰减性能。(i)本工作与已报道高导电吸波材料的性能对比。(j)Ni基复合材料的三维反射损耗图。经许可转载[144]。版权所有2023,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12 (a)石墨烯-铜三维网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示意图。(b)不同厚度VGNs/MFs的导电性。(c)VGNs/CF和(d)VGNs/NF的截面SEM图像。(e)Ni/rGO泡沫的电磁波吸收性能频率依赖性。(f)Ni/rGO泡沫的三维反射损耗图。(g)Ni/rGO泡沫的微观结构图像。(h)铝泡沫的电磁屏蔽效能曲线。(i)VGNs/MF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机制示意图。
图13 (a)MXene/石蜡/PDMS/镍泡沫夹层结构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b)相变复合材料的层状结构。(c)CNTs含量对Al基复合泡沫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d)Ni/PANI复合泡沫的弯曲、卷曲与扭转形变稳定性。(e)三维网状纳米填料对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提升。(f)本工作与已报道材料的性能对比。(g)P-PANI纳米纤维与氧化f-Cu的相互作用机制。
图14 (a)Al/PU互穿相复合泡沫的制备过程。(b)阻抗管测试吸声系数的示意图。(c)Al泡沫与Al/PU复合泡沫的吸声系数对比。(d)对应吸声机制。(e)Cu泡沫与CFSA样品的吸声系数-频率关系。(f-k)不同生长时间下Co₃O₄针状物的形貌演变。(l)不同ER含量的CFSA样品形貌完整性对比。(m)Al/PU复合泡沫的SEM图像。
图15 (a)双层结构铝泡沫的制备过程。(b)不同孔结构铝泡沫的吸声曲线。(c)功能梯度金属泡沫(厚度60 mm)的吸声系数分布。(d)不同厚度下PPI 45、60、80泡沫的平均吸声系数。(e)10 PPI金属泡沫与填充复合泡沫的吸声系数对比。(f,g)ZnO微棒修饰开孔铝泡沫的SEM图像。
课题组简介
张玉晶,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稀土磁性合金及磁性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共10余项,迄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cta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引用2000余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江苏省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江苏省科技副总,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作为第一指导教师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赛道第一),第十届“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徐锋,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金属磁性材料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参与出版教材专著6本。获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作为第2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科技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作为第1发明人,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江苏省专利金奖1项;指导学生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