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聚合物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2025-07-08 17:09:14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涂料工业 分享至:

 涂料工业:

地质聚合物(geopolymer)简称地聚物,是一种无机聚合物,它能通过地聚合反应快速形成特殊空间网络结构,通常具有较高的耐火性、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当应用于建筑涂料行业时,地质聚合物在混凝土防腐、钢结构防火、木结构阻燃、墙体反射隔热等板块均表现出突出的性能,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地质聚合物简介

地质聚合物由硅铝酸盐原料(硅铝酸盐矿物或含硅铝钙质的固体废弃物)与碱激发溶液(硅酸钾/硅酸钠与氢氧化物的混合物)通过地质聚合反应形成,它是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Si−Al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且具有特殊的无定形-半晶态复合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力学性能:地质聚合物的主要力学性能均比玻璃、水泥优异,并可与铝合金、陶瓷等材料相媲美,其性能对比参数如下表。

性能
地聚物
水泥
陶瓷
玻璃
铝合金
弹性模量/GPa
50
20
200
70
70
抗拉强度/MPa
30~190
1.6~3.3
100
60
30
抗弯强度/MPa
40~210
5~10
150~200
70
150~400
断裂功/(J/m²)
50~1500
20
300
10
10000

耐腐蚀性:地质聚合物中的Si−O和Al−O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室温条件下,该材料不论在有机溶剂、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还是其他盐溶液中都很稳定。

界面粘结性能:地质聚合物可以引起混凝土表面的黏附力、范德华力、界面摩擦力以及引起混凝土表面骨料引起的机械联锁作用,从而产生界面粘结性能。

阻燃隔热:地质聚合物本身是由无机氧化物组成网络状的结构体系,在1000~1200 ℃不分解、不燃烧,并且其导热系数为0.24~0.38 W/(m·K),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早强快硬:地聚物材料在强碱激发的作用下可迅速发生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聚合生成稳定的三维的网络结构,具有快凝早强的优异性能,例如地聚物胶凝水泥在4 h之后其抗压强度可达20 MPa,而普通水泥则需要数天的时间。

二、地质聚合物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1. 混凝土防腐

钢筋混凝土属于钢筋增强类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混凝土本身多孔结构,容易遭受氯离子和硫酸盐腐蚀。许多研究者发现,在保护钢筋免受腐蚀时,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性能,在实验模拟酸碱或海洋条件时,使用地聚物涂层的混凝土在强度维持、粘结稳定性、防离子渗透等方面均明显更优。

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地聚物涂层仍面临两大挑战:其一,现有研究多基于短期暴露实验(如6个月),而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周期常达数十年,涂层在长期干湿循环、冻融作用下的性能退化机制尚不明确。其二,地聚物与混凝土的界面结合强度受基体表面粗糙度、含水率等施工条件影响显著,但当前文献对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探讨不足。未来研究需结合加速老化实验与现场跟踪监测,并建立涂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以推动其工程化应用。

2. 钢结构防火

钢结构因其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周期短、抗变形能力强、可循环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和隧道等现代建筑建造。虽然钢结构本身不燃,但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能,火灾环境中钢结构表面温度急剧上升,其机械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失效。基于地质聚合物固有的耐火、优异的抗腐蚀性和高黏附性,它能够很好地解决钢结构防火涂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团队用树脂和硅灰分别对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进行了改性,得到了防火防腐功能一体化地质聚合物基涂层材料,涂层经1 h火焰冲击后,钢板背面稳定温度最高为243 ℃,低于钢结构材料失效温度,且该涂层材料能保护钢材料暴露在露天环境中180天不被腐蚀。

地聚物涂层的防火性虽优于传统膨胀型涂料,但其经济性与施工便捷性仍需优化。一方面,改性过程中添加的树脂或纳米填料(如硅灰)大幅提高了原料成本,可能限制其大规模推广。另一方面,地质聚合物涂料因其快凝特性,通常需现场配制并快速施工,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未来研究探索低成本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替代硅灰,并开发预混干粉涂料以简化施工流程。

3. 木结构阻燃

木材质量轻、抗震性好、美观和施工速度快,常用于建筑物梁柱、墙体和屋顶等结构部分,还可用作永久性装饰材料或辅助材料,如园林建筑、胶合板和木质地板等。然而,木材容易燃烧,导致建筑物结构受损,释放有害气体,这给木材在建筑材料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重大挑战。将经过多种无机填料掺杂改性的地聚物涂料用作木材阻燃涂层,其遇火会生成致密的残基层,残基层能通过膨胀效应隔绝热量与氧气扩散,还可催生吸热的交联反应,吸热过程协同抑制烟雾释放,最终实现高效阻燃。

地聚物涂料在木材上的阻燃性能引发了广泛的研发兴趣。但不同于钢结构,木材的力学性能往往更容易受到地聚物涂料的影响,例如高掺量无机填料可能导致涂层硬度增加,降低木材的柔韧性,进而影响其在装饰领域的适用性。这是目前地聚物涂料在木材阻燃涂层上应用推广的主要问题。

4. 墙体反射隔热

反射隔热涂料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节能材料,通过有效地反射、阻隔、辐射太阳光的能量,能明显降低建筑物外墙、屋顶和室内温度。地质聚合物的基材料导热系数低,不易老化,具有较高太阳反射率,非常适合作为无机外墙建筑涂料基体。不同的研发团队将二氧化钛、中空玻璃微珠、硫酸钡、纳米二氧化硅等多种无机填料进行配比后掺杂,所制得的地聚物隔热涂层能实现90%以上的反射率和高达20 ℃的隔热温差。

地聚物涂层的反射隔热性能已接近商业化产品水平,但其环境适应性研究仍存在空白。例如高湿度地区涂层表面易滋生微生物(如藻类),导致反射率衰减;而紫外线长期照射可能引发填料的光催化分解,影响耐久性。建议研究地质聚合物在不同环境中的服役老化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三、展望

地质聚合物涂料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界面粘结性、耐腐蚀性、耐久性、阻燃隔热性能以及早强快硬的特点,在建筑防护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为混凝土防腐、钢结构防火、木材阻燃、墙体反射隔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不过当前地质聚合物涂料的研究仍受限于实验室规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较多挑战:其一,材料的脆性大、易开裂特性限制了涂层的长期可靠性;其二,施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阻碍了规模化推广;其三,示范工程项目数量较小,缺乏实际应用数据。

关于地质聚合物未来在建筑涂料板块的发展,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创新:开发固废协同利用技术(如粉煤灰、矿渣),优化硅铝比以提升抗裂性;探索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如丙烯酸乳液、纳米纤维增强),平衡涂层韧性与功能性。

工艺升级:研发预混干粉涂料或环境友好型固化剂,简化施工流程,提升涂层均匀性与附着力。

应用深化:建立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量化涂层耐久性,积累实际应用数据。

此外,地质聚合物涂料的多功能集成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如施工规范、性能检测标准)将是实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随着绿色建筑需求的增长,地质聚合物基涂料有望成为可持续建筑防护材料的核心选择之一,为行业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