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评职称难,躺平也难
2024-08-20 16:22:38 作者:科研城邦 来源:科研城邦 分享至:

 

 

一位45岁讲师,因0.1分只差再次与“副教授”职称失之交臂,而且还突发了心梗。

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成悲剧。


对高校老师来说,评职称是一件天大的事。

职称和待遇、学术发展等直接挂钩。

在实行“非升即走”的重点高校里,它甚至决定一个老师能否顺利续约。

大部分高校里,评职称既要论又要项目的。

不久前,一位自称“闲人的胡言乱语”的讲师分享了自己评职称的遭遇。

尽管他在高校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但至今仍是讲师一枚。

他抱怨,十几年前,论文发表费是几千块。对于月工资仅有2200的他来说,已经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了。

现在,这项费用居然高达七八万!(讲师工资不可能涨几十倍吧)

理科教师一般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他作为文科教师,几乎得不到多少资助。


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很多时候,大学老师最关注的并非是发表费用,而是论文可怜的录用率。

即便“破五唯”后,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把核心期刊(以C刊为例)发文作为学位授予、职称评定的主要条件之一。另外,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结题,也都对发表核心论文有较高的要求。

核心期刊就这么点。即便核心期刊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即便很多刊物从双月刊扩展为月刊,但仍改变不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另外,大家也吐槽:

某些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依旧十分稀少,想在上边发表论文的人却多得很。

核心期刊发表的很多稿件都是约稿、人情稿。

核心期刊存在学校背景和职称歧视,不接收在读博士生的一作(或独作)投稿,甚至不接受民办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教师的投稿,不接受讲师的投稿等等。

总而言之,发国内核心期刊太难!

有人说,国内核心期刊太卷,那就考虑国外的洋期刊吧!

以前,这是个好的出路。很多国外期刊上的文章良莠不齐。质量不太高的文章也容易过关。然而,现在各高校对国外期刊的学术质量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2021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首次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每年对名单更新一次,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今年2月,2024年度预警名单已经出炉。


除了论文,科研项目也是拦路虎。在211以上的高校,申请到一个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是评副教授的必要条件。以今年国自然为例。

据网友反映,今年国自然竞争激烈,资助率或再创新低。

据透露,关于资助率,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某个小口,面上项目的资助率仅为11.19%,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往年,也凸显了当前科研资源的稀缺性与科研竞争的加剧。

2022年至 2024年间,整体资助数呈现上升趋势,从534项增加至539项。

面上项目资助数变化:223--222--235

青年项目资助数变化:293--293--284

地区项目资助数变化:18--19--20

资助率变化,整体来说,呈现下降趋势!面上项目资助率变化:16.65%--16.03%--11.19%

青年项目资助率变化:17.75%--17.82%--17.41%

地区项目资助率变化:14.52%--12.42%--11.63%

经历千辛万苦,评上了副教授。有人就宣称:打算直接躺平了。真的能躺平?真敢躺平?恐怕,以后连教授都不敢这么说了。


不要以为评上教授就可以躺平了,干不好给你撸成副教授,再不行给你搞成讲师!这不是段子,这是国内大学正在进行的一项管理创新。

2022年3月中旬,某985大学校长的一番话被媒体广泛报道。他说:“教授可以降级为副教授,副教授还可以降级为讲师”。他说:“争取再用五年,让国字号人才突破1000人,教职工总人数五年后整体减少1000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