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了阐明选择性激光熔化(SLM)Mg-RE合金的致密化行为、变形响应和强化机制,本研究通过先进的材料表征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WE43合金。合适的激光输出模式落入过渡模式,允许使用最佳加工参数(P=80W,v=250mm/s和d=50μm)制造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屈服强度=351MPa,极限抗拉强度=417MPa,断裂伸长率=6.5%和显微硬度=137.9±6.15HV0.1)的近全密度样品(孔隙率=0.85±0.021%)。粘塑性自洽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SLM Mg-RE合金的塑性变形响应主要由基底〈a〉和棱柱〈a〉滑移驱动。从变形前的随机纹理开始(最大极限密度倍数,最大MUD=3.95),塑性拉伸使晶粒与Z轴对齐,最终导致断裂后{0001}<1010>纹理取向(最大MUD=8.755)。SLM状态的主要相主要由α-Mg、Mg24Y5和β'-Mg41Nd5组成,平均晶粒尺寸仅为4.27μm(约为挤压状态的四分之一),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比。除了晶界周围的纳米β'相和半相干Mg24Y5相(失配=16.12%)外,少量的纳米ZrO2和Y2O3颗粒也起到了弥散强化的作用。SLM状态的高机械性能主要归因于沉淀硬化(44.41%)、固溶强化(34.06%)和晶界强化(21.53%),沉淀硬化主要由位错强化(67.77%)驱动。高性能SLM镁稀土合金部件在TCT Asia 2024上制造和展示,受到了广泛关注。这项工作强调了SLM Mg-RE合金的巨大应用潜力,并为推进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镁合金,尤其是镁稀土(Mg-RE)合金,凭借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促血管生成特性、与皮质骨相近的弹性模量,在医疗植入物领域极具潜力。然而,其标准电极电位低,在体内降解迅速,且传统工艺制备的合金机械性能一般,限制了实际应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因独特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希望,但用于Mg-RE合金时存在内部残余应力高、元素熔点差异大导致加工窗口窄等难题。
在本研究中,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和伯明翰大学的团队联合,以WE43合金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等对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输出处于过渡模式(VED为90-110J/mm³),且工艺参数为P=80W、v=250mm/s、d=50μm时,能制备出孔隙率仅0.85±0.021%的近全密度样品,其机械性能良好,屈服强度351MPa、极限抗拉强度417MPa、断裂伸长率6.5%、显微硬度137.9±6.15HV0.1。
研究发现,该合金塑性变形主要由基面〈a〉和棱柱面〈a〉滑移驱动,变形前为随机织构,变形后晶粒向Z轴排列,最终呈{0001}<10-10>织构取向。微观结构方面,合金晶粒细小,平均尺寸约4.27μm,仅为挤压态的四分之一,主要相有α-Mg、Mg24Y5和β'-Mg41Nd5。除晶界处的纳米β相、半共格Mg24Y5相外,少量纳米ZrO2和Y2O3颗粒也参与强化。经计算,合金强化主要源于沉淀强化(44.41%)、固溶强化(34.06%)和晶界强化(21.53%),其中沉淀强化主要由位错强化(67.77%)主导。
相关研究成果以“From macro-, through meso- to micro-scale: Densification behavior, deformation response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elective laser melted Mg-RE alloy”发表在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上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956725000027
表1 SLM在不同状态下制造了WE43合金
表2 不同状态下WE43合金的化学成分(wt.%)
图1 WE43粉末颗粒
(a)宏观形貌;
(b) 粒度分布;
(c)(d)典型的SLM制造的WE43样品。
表3 本工作中采用的加工参数
图2 (a)不同参数组合下的RD统计;(b)RD和VED之间的关系。
图3 VED驱动SLM Mg-RE合金宏观/微观形貌演化机制。
图4
(a)通过高分辨率μ-CT检测SLM WE43样品的孔隙度;
(b)SLM/挤压WE43样品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
(c)通过不同技术制造的Mg-RE合金的UTS-TE气泡图。
表4 WE43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图5 SLM WE43样品不同变形机制下的SF统计:(a)基底<a>;(b) 棱柱形<a>;(c) 金字塔<c+a>;(d) 紧张结对。滑动面突出显示,Burgers矢量由红色箭头显示。
表5 本研究中用于VPSC模拟的滑移系统硬化参数。
图6 (a)单向拉伸过程中的相对活动;(b)TEM-BFI;(c)不同工程应变下PFs的应变-应力曲线模拟分析;(d)(c)的放大图显示了断裂状态下的PF。
图7
(a)不同状态下WE43粉末和合金的XRD光谱;
(b) 具有EDS插入物的SLM制造的微结构的相分布;
(c) SLM状态的计算固体分数;
(d) Mg-Y和Mg-Nd的部分相图。
图8 WE43合金在典型挤压状态下:(a)IPF,带有部分BC嵌件;(b)粒度分布;(c)主要元素和PFs的相组成。
图9 SLM WE43样品在不同XY横截面下的典型微观结构:(a)OM;(c) IPF中插入了BC和PF;(e) 粒度分布;XZ截面下:(b)OM,局部SEM视图;(d) IPF中插入了BC和PF;(f) 粒度分布。
图10 SLM WE43样品的TEM观察:
(a)插入DFI的BFI;
(b)与(a)中的放大图对应的主要元素分布;
(c)β′-Mg41Nd5和Mg24Y5相的HRTEM;
(d)点I和II的详细检测。
表6 本研究中使用的关键参数用于计算SLM WE43合金的强化机理。
图11 (a)SLM WE43合金强化作用的预测;(b)SLM制造了镁稀土合金工件进行演示。
本研究通过对SLM成型的WE43 Mg-RE合金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发现激光输出处于过渡模式(VED=90-110J/mm³)时可制备出高密度SLM样品。当加工参数为P=80W、v=250mm/s和d=50μm时,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孔隙率仅0.85±0.021%,极限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417MPa和6.5%。
(2)通过VPSC模型和TEM表征证实,该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主要由基面<a>和棱柱面<a>滑移驱动。变形前样品微观结构以随机织构为主(MUD=3.95),变形过程中晶粒逐渐向Z轴排列,断裂后呈现{0001}<10-10>的取向趋势(MUD=8.755)。
(3)SLM Mg-RE合金的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4.27μm,约为挤压态的四分之一。主要相包括α-Mg、Mg24Y5和β'-Mg41Nd5。除了晶界周围的纳米β相和半共格Mg24Y5相,少量纳米ZrO2和Y2O3颗粒也有助于沉淀强化。计算表明,合金主要由沉淀硬化(44.41%)、固溶强化(34.06%)和晶界强化(21.53%)三种机制强化,其中沉淀硬化主要由位错强化(67.77%)控制。计算得到的屈服强度约为359.54MPa,与实际测量值351.0MPa相比,误差仅为2.43%。
(4)研究团队利用优化的SLM参数制造出具有复杂结构的Mg-RE合金制品,在TCT Asia 2024上展示并获得关注,表明该研究成果在制造具有复杂结构和优异机械性能的Mg-RE合金方面具有实际应用潜力,为开发先进的复杂形状医疗器械奠定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