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当傅凌岚,一个22岁的年轻女子,踏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开始跟随李宏斌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时,她的学术背景主要集中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对于生物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高中课本的层面。然而,仅仅过去了八年时间,傅凌岚的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抗癌药物研发公司的员工,用她的专业知识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不久前,她在李宏斌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更是登上了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这一成果有望为无数患者带来福音。
傅凌岚用八年的时间,不仅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开辟了新的方向,也展现了她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回忆起当年面试的场景,李宏斌教授依然印象深刻。他说:“第一次见到凌岚,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有着化工材料背景的学生,在得知博士期间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分子生物学时,都会感到有些畏惧。但凌岚不同,她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新挑战的积极态度。她告诉我,她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正是这份勇敢和坚持,让傅凌岚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我们都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李宏斌(右)指导傅凌岚(中)等学生开展研究 这篇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其目标设定可谓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之前,尽管科研人员为此付出了数十年的辛勤探索,但始终未能实现显著的突破。软骨,这个生物体中的神奇存在,既坚硬又富有韧性,堪称自然界的奇迹。正是这种特殊的性质,让它成为我们身体中的“减震器”,在我们奔跑、跳跃时,承受并分散着巨大的能量,守护着我们的骨组织和肌肉组织不受损伤。然而,当软骨遭受严重且不可逆的损伤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材料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替换软骨的可能性。他们试图制造出一种人工支架,其性质尽可能接近天然软骨,以期在生物降解的过程中帮助软骨自我再生。然而,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因为人造材料往往难以同时兼具刚度和韧性。坚硬的材料往往容易脆裂,无法与天然软骨相提并论。面对这样的困境,科学家们开始转向大自然寻求启示。傅凌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原生软骨之所以既坚硬又韧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部的蛋白质和其他分子形成的相互缠绕的网络结构。这种分子链的缠结有助于耗散能量,同时增强材料的强度。因此,我们决定尝试在蛋白质水凝胶网络中引入链缠结,以模仿软骨的这种结构和性质。” 与传统的聚合物水凝胶相比,蛋白质水凝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容易在生物体内降解。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精确控制蛋白质序列,从而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基团。这样的尝试不仅为软骨再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傅凌岚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科研突破。你知道吗,过去我们所熟悉的蛋白质水凝胶,大多都显得柔软无力,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但傅凌岚和他的团队不甘于此,他们决心打破这个局限。想要让水凝胶变得坚硬,他们首先需要引入链缠结。然而,传统的串联球状蛋白链长并不足够,使得分子间的缠结成为了一个难题。面对这样的挑战,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于是,他们巧妙地对串联球状蛋白进行了化学解折叠。这个过程就像解开一团复杂的毛线球,让原本紧凑的肽链得以舒展,变得更加细长。 这些伸展开的肽链,仿佛无数条细细的丝线,相互交织、缠结,使得材料的物理交联密度大大增加。但这还不是终点。他们进一步利用光化学交联和蛋白质复性等先进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精细的调控和优化。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得蛋白质网络更加紧密,而且赋予了材料更强的韧性和抗疲劳性。想象一下,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些原本折叠的蛋白就像弹簧一样,通过解折叠吸收能量,使得整个材料更加坚韧而不易破裂。这样的设计,使得他们最终获得了一种既坚硬又具有韧性的新型蛋白质水凝胶。令人瞩目的是,这种新材料的硬度相比天然蛋白交联后的软材料提高了惊人的40倍!而且,它的压缩模量更是高达1.7 MPa,这与我们身体中的软骨组织相媲美。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种水凝胶在经过600多次的反复快速压缩后,依然保持着出色的性能,没有出现明显的疲劳和损伤。“这个结果让我们非常振奋!”傅凌岚难掩激动之情。确实,这一突破不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材料应用领域,更为未来生物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傅凌岚与导师李宏斌合影 在充满希望的2020年,他们曾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满怀激情地将这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投向了全球顶尖的学术期刊Nature。然而,命运似乎给他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他们的稿件并未获得预期的认可,遭到了拒稿的待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审稿人都对这个新材料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期待能在生物体内亲眼见证这种材料修复软骨的神奇效果。对于课题组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他们过往的经验中鲜少涉及动物实验这片神秘的领域。但正是这次挑战,让他们看到了突破自我、探索新知的机遇。于是,李宏斌教授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决定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为了验证新材料在生物体内的效果,他们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蒋青教授团队紧密合作,利用兔子构建了动物实验模型。两年的漫长探索与无数次的实验尝试,终于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喜讯。在膝关节软骨受损的兔子体内植入蛋白水凝胶后,仅仅12周的时间,这些兔子的膝关节软骨便展现出了明显的再生迹象。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这些新生组织,发现它们的理化性质与天然软骨极为相似。更为惊喜的是,兔子体内既未出现未降解的凝胶残留物,也未产生任何排异反应。这一发现无疑为新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趣的是,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软骨的再生效果与蛋白质水凝胶的硬度之间存在着一种比想象中更为复杂的关联。偏硬的凝胶似乎比偏软的凝胶在修复软骨方面效果更好,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硬度使得凝胶与骨骼和软骨组织的相容性更佳,从而为身体提供了有效的再生线索。然而,当水凝胶的硬度过高时,修复效果却会受到影响,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凝胶在体内降解速度过慢。在补充了完整的动物实验结果后,他们信心满满地将论文重新提交给了Nature。这一次,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论文很快便通过了审稿。李宏斌教授笑谈道:“动物实验确实比一般的材料学研究周期要长得多。我们在第一次被拒稿后,整整补了两年的动物实验才得到这个结果。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为科学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突破。” 傅凌岚 在李宏斌眼中,傅凌岚犹如一颗璀璨的科研新星,她的敏锐洞察力总是能捕捉到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因此总能在实验中捕捉到那些特殊的、令人惊喜的现象。在蛋白质水凝胶力学实验中,大多数研究人员往往更偏向于探究材料的拉伸性能,而压缩性实验则相对较少涉足。然而,傅凌岚却在一次实验操作中意外地发现,无论她如何努力,手术刀都无法轻易切开这种新型水凝胶。这一发现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让她立刻意识到这种材料可能在压缩性能上有着非凡的表现。于是,她果断地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性检测,而这份数据最终也成为了她论文中的一大闪光点。此外,傅凌岚在读博期间还发表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工作成果。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半定量方法,用于指导蛋白质凝胶的力学设计。这项创新性的工作成果被成功发表在了《大分子》这一权威杂志上,不仅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更为我们今后的实验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灵感。这样一位才华横溢、颇具天赋的学生,如今已经决定投身于工业界的研发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她必将继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傅凌岚 “如何选择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我多次向李老师请教咨询。有一天我和李老师打了足足两个小时的电话(那是在疫情隔离期间)。”傅凌岚说。 李宏斌没有直接给她具体的建议,只是客观描述了自己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看法,然后让她听从自己的心声,选择最感兴趣的职业方向。聊完后,傅凌岚对摆在面前的两条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毕业后,她决定尝试投身工业界,去药物研发公司工作。 “从事学术研究,是探索未知。而去企业,是追逐明确的研发目标。我想后者可能更适合我。”傅凌岚说,“现在我在企业已经工作两年了,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