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初心,三代坚守!工程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技术团队的科研故事
2022-03-28 14:20:29 作者:中交四航研究院 来源:中交四航研究院 分享至:

 导 读


中交四航研究院工程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技术团队,肩负着“提高我国海洋工程结构使用寿命”的初心使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砥砺奋斗,代代传承,硕果累累。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很多建成不满三十年的海港工程纷纷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这引起了交通部的高度重视,开始在全国建立暴露试验站进行研究。1986年,当时的四航科研所在湛江港建成“华南海洋工程材料暴露试验站”,在国内率先开展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潘德强老先生带领第一代建筑材料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相继开发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有机涂层和阴极保护等防腐蚀新技术,制定了《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等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使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

1996年,深圳盐田港二期码头开始建设,这是国内首次引入英国标准,按照按50年设计使用年限建设的码头。耐久性团队技术骨干王胜年接过潘德强前辈的接力棒继续科技攻关,实现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海港码头中的首次成功应用。21世纪初期,研究团队进一步完善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解决了普通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差的技术难题,在我国首次提出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要求,成果成功应用于盐田港集装箱码头三期建设,并纳入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历经三十余年的积累,耐久性团队研究形成了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理论,建立了可靠的耐久性寿命计算模型。为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建设提供坚实的耐久性保障关键技术。

2009年,在港珠澳大桥初步设计阶段的结构耐久性研发过程中,耐久性团队研究建立了“港珠澳大桥耐久性模型”,解决了120年寿命的世界难题,备受国内国际同行关注和认可。张宝兰带领沉管预制厂实验室团队开发了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攻克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

研究团队代代传承,不断创新,实现了海港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由不足30年提高到50年,100年甚至100年以上,显著提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品质和服役寿命,开创了我国海洋工程结构耐久性技术的重大飞跃。2011年,“提高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成套技术及推广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新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下,耐久性技术进一步发展成技术性能高、适用面广、基于成套技术的综合技术体系。2018年,第三代耐久性技术团队科技骨干苏林王、熊建波带领团队研究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智能化浇筑和质量控制技术,为我国沉管隧道首次采用钢壳结构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耐久性团队牵头组织的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获批成立,大大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时代呼唤匠心归来,振兴需要信念担当。中交四航科技工作者将继续秉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实现让建筑物更长寿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