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几纳米厚的钝化膜赋予了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钝化膜的稳定性是决定不锈钢耐蚀性的重要因素,是腐蚀领域备受关注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早在1930年,科学家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铁表面的氧化膜在稀酸中很快发生溶解失效,但是当将其从铁基体剥离转移到塑料载体上时,就可以在稀酸溶液中保持相当长时间免遭腐蚀,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氧化膜与金属基体的电接触对于氧化膜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1962年有学者提出了还原溶解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认为表面氧化膜下的铁基体发生氧化溶解,同时氧化膜发生还原溶解,且金属基体的氧化溶解速率决定了氧化膜的还原溶解速率。由于该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发生在氧化膜与金属界面处,这意味着界面结构可能对钝化膜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有关金属钝化膜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钝化膜自身的特性,钝化膜与金属的界面原子构型对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鲜有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建立。
近日,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马秀良、张波和博士生魏欣欣等人利用在过钝化电位下的阳极极化处理,在不破坏不锈钢钝化膜的同时实现了对金属表面原子构型的重构,使不锈钢在酸中的活化时间最高延长了两个数量级,大幅度提升了钝化膜的稳定性及不锈钢的耐蚀性能。相关成果以题为Enhanced corrosion resistance by engineering crystallography on metal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368-8
研究小组利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对比在稀硫酸溶液中浸泡前后的FeCr15Ni15单晶合金表面钝化膜的剖面显微图像,发现原子尺度平直的钝化膜/基体界面变得起伏,说明在界面处发生了基体的非均匀溶解,在实验上证实了还原溶解理论的合理性;同时发现起伏界面都沿着密排的{111}面,说明界面处基体的溶解具有与晶体学取向相关的各向异性,沿[111]方向的溶解速率最慢。
基于这一实验现象,他们利用在过钝化电位下的阳极极化处理,促进金属在界面处的阳极溶解过程,同时抑制表面钝化膜的还原溶解过程,实现了在不破坏钝化膜的同时对异质界面原子构型进行重构。利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术、扫描电子显微术以及原子力显微术等多尺度微结构分析手段,发现钝化膜/基体界面处发生的非均匀溶解导致金属表面产生大量高低起伏的由{111}面作为外表面的纳米多面体,起伏的基体表面由均匀连续的氧化膜覆盖(图1-2)。
图1. 金属/钝化膜界面的晶面重构。
图2. 过钝化处理将界面修饰成由密排{111}晶体学面构成的低能界面。
腐蚀性能测试表明,过钝化处理的单晶合金以及商用304不锈钢在酸中的活化时间最高延长了两个数量级,在盐水溶液中的点蚀击破电位显著提高(图3)。 通常认为,过钝化处理是一种腐蚀破坏过程。然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特定过钝化电位下的阳极极化处理会产生类似“优胜劣汰”的作用,在钝化膜/基体界面处留下大量的{111}面,将商用合金中的随机活性晶界修饰为由{111}面构成的惰性晶界,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图3. 低能密排界面提高材料的耐还原溶解及抗点蚀能力。
图 9:应用于商业不锈钢的过钝化策略。
这一研究结果实现了原子尺度的界面重构,显著提高了钝化膜的稳定性及材料宏观耐腐蚀性能,建立了界面原子构型与钝化膜稳定性的关联,为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在原子尺度上对过钝化机制给予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