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 人物专题 >

徐滨士院士:再制造工程的开拓者

发布时间:2013.06.07 09:58:47信息来源:腐蚀防护之友作者:徐娜

  徐滨士

  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1954起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61年至今历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1990年6月晋升少将军衔。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装各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领域专家。

徐滨士

  在中国,谈到再制造工程技术的发展史,一定会提到徐滨士院士。这位年已八旬的老院士是我国建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新学科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学科发展道路上的开拓者。

  在生活中,徐滨士院士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辈:在学生的眼中,他是一位严厉又不失慈爱的长者;在实验室工作员眼中,他是一位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朋友。他以一种独特的“形象魅力”,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们。

  确立目标

  1931年3月,徐滨士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9个月后,日本帝国主义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并大规模武装入侵我国东北。所以说,徐滨士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是在伪满洲统治的环境中度过的,尽管环境复杂,但他并未因此而荒废学业。1947年,东北全面解放,也正是在这一年,徐滨士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那时,战争刚刚结束,徐滨士的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他念书。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战后接管东北的共产党政府实行了供给制,这让徐滨士顺利读完了大学。对于这点,徐滨士一直感慨万千,在他心中牢记“是共产党培养了我”。这也坚定了日后他入党从军的信念。

  由于之前是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文化氛围下学习,徐滨士的基础较差。回想起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看到国家落后的现状,他深感知识对中国崛起的重要!在哈工大学习期间,他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精力,发奋苦读,以弥补差距。

  1954年哈工大毕业后,徐滨士读了焊接研究生班。当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刚刚成立,急需一批专业教师。于是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服从组织需要,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从事坦克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

  最初,徐滨士对这一工作认识不够,认为只有搞设计和制造的才是高水平,才能有所作为。但是在一次给苏联专家当翻译时,有位专家却提出了“修理也是战斗力”的观点。这位专家认为,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坦克机械化部队的维修人员抢修了43万辆次坦克和装甲车,相当于苏联战时年产量的5倍,这对于保证装甲部队的持续战斗力、战胜法西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苏联专家的这句话给徐滨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他的看法,坚定了他从事维修行业的决心。

  创新发展

  自1954年起,徐滨士一直从事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在他看来,这三者密切相关。其中,维修工程是基础,表面工程是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而再制造工程则是维修工程发展应用的高级阶段。

  通过从事装备维修,徐滨士发现,装备零部件的损伤失效大多发生在表面,如摩擦磨损发生在零件表面,腐蚀从零件表面开始,疲劳裂纹也是由零件表面向内延伸的。

  表面工程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制备出优于本体材料性能的表面薄层,赋予零件耐高温、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防辐射等优异性能。这层表面材料与制作部件的整体材料相比,厚度薄,面积小,但却承担着工作部件的主要功能。

  在种种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徐滨士率先提出并积极倡导建设表面工程学科,组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及全军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之后又提出了纳米表面工程概念,对纳米电刷镀技术、纳米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微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社会和国防系统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表面工程取得了进-步发展,并与制造工程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发展装备全寿命周期理论和剩余寿命评估理论,以微纳米表面工程技术为支撑技术,逐渐形成了再制造工程。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本期焦点

关于第二十一期防腐...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权,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已从2004年开始开展防腐蚀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认证工作包括对申请者专业技术知...
>>详情